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远古时期,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氏族、部落。战国时人记得“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汉朝时人则说黄帝、尧帝时天下就有“万国”。文献所载古人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与考古学家的推断是契合的。苏秉琦考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六大区系丰富的资料,指出文化遗址的分布呈现着“满天星斗”的状态。费孝通指出:“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点。”

    我们考索的眼光不妨再放远一些。从“满天星斗”的天下万国到秦汉时代天下一统的大帝国的形成这中间经历了数千年之久。正是在这个时段里,大大小小的数以万计的氏族、部落正历经着融汇的历史进程,从“万家”到“一家”,这是上古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诸多氏族、部落融汇为中华民族的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个时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天下一家”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大致有两个思路:一是将天下作为皇帝一家(或一人)的私产;二是将其理解为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后世称颂皇帝的臣工常从前一思路说话,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则多取后一思路。历来的有识之士强调“天下一家”是谓天下一统,唐儒杜佑说:“秦汉以降,天下一家,即岭南献能言鸟及驯象,西域献汗血马,皆载之史传以为奇物,复广异闻,声教远覃。”宋儒欧阳修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欧阳修和杜佑的说法一致认为“天下一家”,指的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惟有在此局面下,物品得以交流、士人可以平等参加科举考试。

    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反过来说,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历经了诸氏族、部落之间漫长时段的相互融汇。在融汇的过程中,氏族、部落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学习的进路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大势,此一历史发展大势,可以用“认同”进行概括。诸氏族、部落间的“认同”,以及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认同”,如对于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也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的。而国家认同,则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节选自晁福林《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国家认同》)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三: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胸怀仁爱之心,践行互助之义,济人之困,解人之忧,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

    ——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节选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举战国时人、汉朝时人、苏秉琦和费孝通的观点,说明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存在着“满天星斗”的“万国”。 B . 称颂帝王的臣工常将“天下一家”理解为天下是皇帝一人的财产,而皇帝却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 C . 天下一家局面的形成,是“国家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是诸邦国、部落间的“认同”,是对中央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 D . 白衣战士冲锋在前、普通人坚守岗位、八方支援物资,这些场景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引杜佑和欧阳修的观点,意在表明天下一家指天下一统。这种局面有利于扩展见闻、远播教化、交流物品以及择取人才等。 B . 材料二中说“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这里的“全世界”与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围一样。 C . 材料二中“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与材料三中面对疫情我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可见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一脉相承。 D . 材料一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壮阔的历史进程”,材料二与材料三所涉及的主要事件也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一部分。
    3. (3)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这是天下是皇帝私产的观念的体现。 B . 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天下,是中华民族融汇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分裂的战国而言是巨大进步。 C . 材料三第一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言的引用,既让文本内容变得丰富,又让传统精神与当代表现相映生辉。 D . 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在今天都不必要,我们重点还是要关注国家认同。
    4. (4) 材料三中使用的一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试进行分析。
    5. (5) 对于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2.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边城》题记

    沈从文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但因此一来,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因为它对于在都市中生长教育的读书人说来,似乎相去太远了。他们的需要应当是另外一种作品,我知道的。

    照目前风气说来,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及大多数读者,对于这种作品是极容易引起不愉快的感情的。前者表示“不落伍”,告给人中国不需要这类作品,后者“太担心落伍”,目前也不愿意读这类作品。这自然是真事。“落伍”是什么?一个有点理性的人,也许就永远无法明白,但多数人谁不害怕“落伍”?我有句话想说:“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大凡念了三五本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问题的洋装书籍,或同时还念过一大堆古典与近代世界名作的人,他们生活的经验,却常常不许可他们在“博学”之外,还知道一点点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因此这个作品即或与当前某种文学理论相符合,批评家便加以各种赞美,这种批评其实仍然不免成为作者的侮辱。他们既并不想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便无法说明这个作品的得失,——这本书不是为他们而写的。至于文艺爱好者呢,他们或是大学生,或是中学生,分布于国内人口较密的都市中,常常很诚实天真的把一部分极可宝贵的时间,来阅读国内新近出版的文学书籍。他们为一些理论家,批评家,聪明出版家,以及习惯于说谎造谣的文坛消息家,同力协作造成一种习气所控制,所支配,他们的生活,同时又实在与这个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远了。——他们不需要这种作品,这本书也就并不希望得到他们。理论家有各国出版物中的文学理论可以参证,不愁无话可说:批评家有他们欠了点儿小恩小怨的作家与作品,够他们去毁誉一世。大多数的读者,不问趣味如何,信仰如何,皆有作品可读。正因为关心读者大众,不是便有许多人,据说为读者大众,永远如陀螺在那里转变吗?这本书的出版,即或并不为领导多数的理论家与批评家所弃,被领导的多数读者又并不完全放弃它,但本书作者,却早已存心把这个“多数”放弃了。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是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记

    文本二:

    《边城》新题记

    沈从文

    民十随部队入川 , 由茶峒过路,住宿二日,曾从有马粪城门口至城中二次,驻防一小庙中,由河街小船上玩数次。开拔日微雨,约四里始过渡,闻杜鹃极悲哀。是日翻上棉花坡,约高上二十五里,半路见路劫致死者数人。山顶堡砦已焚毁多日。民二十二至青岛崂山北九水路上,见村中有死者家人“报庙”行列,一小女孩奉灵幡引路。因与兆和约 , 将写一故事引入所见。九月至平结婚,即在达子营住处小院中,用小方桌在树荫下写第一章。在《国闻周报》发表。入冬返湘看望母亲,来回四十天,在家乡三天,回到北平续写。二十三年母亲死去,书出版时心中充满悲伤。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死者在生人记忆中亦淡如烟雾,惟书中人与个人生命成一希奇结合,倘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

    一九四八年

    【注】①民十:指民国十年,即一九二一年。②兆和:沈从文妻子张兆和。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作者开门见山地表明了创作立场和情感。作者对农民和士兵怀着温爱,这与他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 B . 文本一说“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可见作者认为《边城》在当时并不具有普世文学价值。 C . 文本一中“我并不即此而止”表明。《边城》只是作者某个创作计划的一部分,是他对民族命运思考的一部分。 D . 文本二写到沈从文随部队入川,在茶峒住宿两日,这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成为他创作《边城》的重要素材。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 文本一第二段中的“不落伍”“博学”等词语采用了反讽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一些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不满和批判。 B . 文本一第三段中的“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等表述,体现出作家的忧患意识与良知。 C . 文本二中,“闻杜鹃极悲哀”“路劫致死者数人”“山顶堡砦已焚毁多日”等描写,为《边城》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D . 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与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世界有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
    3. (3) 请根据文本一概括作者所期待的“理想读者”的特点。
    4. (4)  以你阅读《边城》的经验而言,你觉得《边城》在今天是否“落伍”了?请阐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文言文阅读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 , 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

    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于孝友,轻财好施。伯父太白早亡,子孙未立,杜氏姑卒未葬,先君没,有遗言。公既除丧,即以礼葬姑。及官可补,复以奏伯父之曾孙彭。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 , 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既而A谪居B于黄C杜门D深居E驰骋F翰墨G其文一变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与辙皆师先君”与《师说》中“师之所存也”的“师”字意思相同。 B . “追和之者几遍”与《项脊轩志》中“或凭几学书”的“几”字意思不同。 C . “平生笃于孝友”与《陈情表》中“则刘病日笃”的“笃”意思不同。 D . 荫,因祖先有勋劳或官高而受封得官。这是古代授予官职的一种重要形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谪居黄州是苏轼人生分水岭。此前,他才高八斗且自视甚高;此后,他潜心向学,钻研学术,学贯儒佛道三家。 B . 苏轼继承其父遗志精心修撰古籍。他完成的《易传》《论语说》和《书传》,使千年前的精微道理在后世得以彰显。 C . 苏轼轻财好施善待亲人。他在除去丧服后依照礼制安葬姑母;有机会荫补时,又奏请为伯父的曾孙苏彭封官。 D . 苏轼性情直爽为人正直。他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极力称赞,看到别人的不足就直言批评,能够见义勇为而不顾危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

      ②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5. (5)  苏轼在学术、书法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请概括苏轼是如何评价自己在这两方面的成就的。
  • 4.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其二)

    黄庭坚

    东京望重两并州 , 遂有汾阳整缀旒

    翁伯入关倾意气 , 林宗异世想风流

    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

    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

    【注】①东京:指后汉,即东汉。两并州:后汉郭丹、郭伋都曾任并州牧。②汾阳:汾阳王郭子仪,他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拯救了国势垂危的唐朝。缀旒(liú):连缀在天子冠上的珠串,比喻皇室。③翁伯:汉郭解字翁伯。他入关时,贤豪闻声争来交欢。④林宗:东汉名流郭泰字林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常以诗交际,诗题提示了写作缘由,作者是受郭明甫的邀请而为其西斋赋诗。 B . 本诗前四句用典,且皆是郭姓名人的历史遗事,照应标题中提到的好友郭明甫。 C . 颔联下句用“风流”一词,是说郭明甫仰慕黄庭坚的才华而请黄赋诗,点题精准。 D . 尾句中的“三径”与《登快阁》尾句中的“白鸥”同属于与归隐有关的典故。
    2. (2)  宋诗以说理见长,试分析本诗颈联与尾联的说理内容。
  • 5.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使用了大雁传书的典故的一句是“”。
    2. (2)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神妪”来衬托李凭技艺的一句是“”。
    3. (3)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写道“”,所以最苦最痛时,常常会呼天叫父母。
    4. (4) 李白《蜀道难》中,“”一句直接写出了剑阁的地势特点。
    5. (5) 李密《陈情表》中,“”提示了李密写此文时的岁数。
    6. (6) “弄”字是一个很“神奇”的动词,用在古诗词中常带给读者一种新奇的感受,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Ⅰ

    很多人对提笔忘字、不会准确口头表达感到焦虑。人们担心千百年传承的语言文字会就此式微,也担心自己会丧失语言文字这种最显著的身份标识。如何重塑语言文字能力?这已经____。比如202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明确要求,要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相关部门的努力,和来自普通人的反思和呼吁,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和合力:在互联网时代,拯救我们的书写和语言能力。这种____并非只是一种“复古”风尚,而是有着深沉厚重的现实意义: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基础的智力活动和思维习惯,依然是人们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但同时,它的生存发展良好与否又高度依赖人们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它虽然生命力强韧,但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灾害。随着AI时代的到来,图片和视频都可以一键生成了。早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们最需要就是“会提问的人才”,是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让机器能够理解的人。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

    ____”,李白到重庆思念谁我不知道,我到了重庆,就想约上三五好友,来一顿火锅,在滚烫火辣的沸腾中一边大快朵颐 , 一边畅叙友情,真是快哉!说起火锅的起源,也与穿城而过的江水不无联系。传说中火锅发端于清末码头的船工餐食。物是人非 , 曾经成群结队的码头船工消失于岁月流转中,连同曾响彻峡江的川江号子如今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曾在三峡博物馆中领略过这些曾经回荡在川江上的民歌,旋律简单,用词朴拙,但字句铿锵,曲调高亢,扑面而来一股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息。虽然无缘穿越历史相见,但不难想见那群在川江上劳作的人们——用脊梁撑起了大型货轮盛行之前出川入川之交通重任。在博物馆,除了三峡风物,还有关于抗战的篇章。难忘八十多年前,无数科研文化教育人才汇集于此,在硝烟炮火中仍爱不释手 , 而无数川渝男儿顺江而下,有许多人长眠于故乡千里之外。前者有功于保存文化与复兴的余脉,后者则让人见到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1. (1)  文本开头波浪线处引用的是两句古诗,下列选项中,填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B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 (2)  画横线处的三个成语有两个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为正确的成语。
    3. (3) “脊梁”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试分别具体分析该词的含义。
四、作文(60分)
  • 8. (2024高二下·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未来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会提问的人才’,是能够用语言描述清楚、让机器能够理解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语言也需要发展,我们理解语言的心态也应有所改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能照搬本套试卷中的材料;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