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 1. (2024六下·顺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人的一生有很多“朋友”相伴:同学是我们的朋友,他陪着我们度过①kōng xū乏味的时光,为我们赶走②jǔsàng□③shū jí是我们的“朋友”,它带我们走向未知的④lǐng yù□“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它⑤kāng kǎi地为我们提供资源□“困难”也是我们的“朋友”,只要你勇敢面对就能活出⑥jié rán不同的人生□

    1. (1) 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2. (2) 在语段中的“□”中填入合适的标点。
    3. (3) 语段中“资源”的“资”与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鼓励 B . 聪颖 C . 紧缺 D . 排辈
二、阅读下面这则报道,完成词句练习。(13分)
  • 2. (2024六下·顺平期末) 阅读下面这则报道,完成词句练习。

    ㅤㅤ今年高考时,早上不到八点各考点门口已聚集了不少送考的家长。有的送考家长穿着旗袍,有的送考家长穿着印有“金榜题名”的定制款服装,有的送考家长高举粽子,还有的送考家长手拉画有“鱼跳起来”图案的横幅……许多老师也穿上了红色旗袍,手捧向日葵迎接自己的学生。

    1. (1) 下列是关于这则报道的评论,评论中的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网友“晴天”:老师和家长们真是别出心裁 , 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B . 网友“暖洋洋”:如今,穿旗袍送考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C . 网友“无忧无虑”:依我看,此类做法使家长们“鸡娃”状态重见天日
    2. (2) 请用语言、动作或心理描写,试着写一写考生在考试前的忐忑不安。
    3. (3) 我们知道,在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语段中老师和家长们的做法又有什么寓意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

      穿旗袍——手捧向日葵——高举粽子——

      ①鲤鱼跃龙门

      ②—举夺魁

      ③一举高中

      ④旗开得胜

    4. (4) 高考结束后某校举行了以“芳华灿烂,共赴山海”为主题的毕业联欢会,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毕业联欢会策划书》。(提示:四处错误)

      ㅤㅤ我们在制造《毕业联欢会策划书》时,要想好此次联欢的活动名字和活动目的,计划好活动的时间,选择好活动的地点。策划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也要做好分工,活动流程要尽量一定考虑周到。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 3. (2024六下·顺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ㅤㅤ早晨上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解锁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不想动手做饭,用手机外卖APP为自己点一份热气腾腾的美食;开车去不熟悉的地方,打开导航系统道路情况一目了然;回家再也不怕忘带钥匙了,只要生物识别就能打开家门……

    新技术的融入,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1. (1) 概括上面这段材料,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科技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B . 导航系统的功能很强大。 C . 可以不带车钥匙和家里的钥匙了。 D . 科技让我们不用自己做饭了。
    2. (2) 在查找资料时,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真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正像有句古诗形容的那样。这句古诗是( )。
      A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3)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网上看病买药、订餐、购物……请选择你生活中的事例,围绕“科技带来便利”写几句话。
四、请按要求填空。(11分)
  • 4. (2024六下·顺平期末) 古诗词填空。
    1. (1) 【雨中看人】烟蓑雨笠,诗中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苏轼的喜悦;“天街小雨润如酥,”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浥轻尘,”是王维的离愁;“,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 (2) 【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 5. (2024六下·顺平期末) 下面的插图你一定很熟悉吧!请选择一幅插图,写一写关于它的故事。

    1. (1) 我选择图,其书名是《》。
    2. (2) 我印象深刻的情节: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 6. (2024六下·顺平期末) 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学习,贵在实践

    ①冷空气袭来,气温陡降至个位数,终于入“冬”。到朋友家拜年,闲聊时提及朋友家养的乌龟,友人沮丧地说,很奇怪,这家伙不吃不喝,喂猪肉不吃,换了牛肉也不吃。我也好奇起来,不吃不喝,它要绝食?

    ㅤㅤ②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对呀!乌龟是冬眠动物,我怎么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ㅤㅤ③我不禁深思起来。乌龟是冬眠动物,我和朋友是知道的,生物课上都学过。书本上的知识,到了生活中,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不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算是真正掌握了吗?我想不能算,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这不算真正地掌握知识。

    ㅤㅤ④这种事不是孤例。两年前,我在家里窗台上搞了个“袖珍菜园”,种了生菜、上海青、葱、蒜,还有黄瓜。青菜种植很成功,我品尝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一查才知道,因为生长在窗户内的黄瓜接触不到蜜蜂和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后来经过人工授粉,黄瓜结果了。

    ㅤㅤ⑤花朵只有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个常识我们在书本上学过,但在生活中没有实践过,就缺乏了辨识能力。总以为书本上的知识,学过就一定能掌握,这种“有识之士”一直存在。其实不然,乌龟冬眠、花要授粉,这些都是常识。

    ㅤㅤ⑥《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古人不仅注重书面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如此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古人的这种学习理论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ㅤㅤ⑦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ㅤㅤ⑧学习,贵在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1. (1) 梳理作者的观点,并简单叙述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事例。

      观点

      示例一

      示例二

      学习贵在实践

    2. (2) 第⑥段引用《论语》中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 )。(多选)
      A . 为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论据。 B . 有效说服读者: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 C . 鼓励大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 (3) 联系全文,说一说短文结尾第⑧段的作用。
六、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将此文策划为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大家。(14分)
  • 7. (2024六下·顺平期末)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将此文策划为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老海棠树

    史铁生ㅤ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ㅤㅤ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整天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在那儿玩弹弓,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了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春风拂面,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ㅤㅤ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这当儿奶奶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ㅤㅤ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她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上射弹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又重新把菜洗了一遍,奶奶洗完菜重新捡起针线,又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ㅤㅤ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那时我大些了,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扫院子。“咧啦嘱啦”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让我帮忙:“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已。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ㅤㅤ⑥冬天,窗外风中的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扫盲识字课本》,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有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你给我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就回答:“不知道。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道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终于她抬起头,眼里全是惭愧,竟毫无对我的责备。

    ㅤㅤ⑦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在我的梦里,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下,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情景,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 (1) 策划剧情拍摄: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完成思维导图。
      奶奶在老海棠树下糊纸袋
    2. (2) 策划特写镜头:为合理安排特写镜头,需要对文章的内容理解透彻。

      ①特写镜头—:“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读短文,文章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的目的是( )。(多选)

      A.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

      B.体现奶奶对“我”的关爱。

      C.突出“我”动作的敏捷。

      D.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祖孙情作铺垫。

      ②特写镜头二:奶奶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下列对奶奶“张望”这一神态描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奶奶干活累了,直起腰,喘口气,向远处张望,目的是休息一下。

      B.奶奶的“张望”是她的习惯动作,每当干活时都会这样做。

      C.奶奶的“张望”是希望有一份工作,能跟上时代,自己不被时代抛弃。

    3. (3) 展现演员情感:理解短文中作者的情感,和导演一起指导演员的演出。

      ①情感一:第⑥段中“奶奶。”“奶奶!”“奶奶——”,从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和语气来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是

      A.哀求奶奶

      B.着急,急于得到奶奶的原谅

      C.不安,伤了奶奶的心

      ②情感二:想一想,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4) 展现细节:请你展开想象,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中任选一两种描写方法,写一写“我”和奶奶在老海棠树下的情景。
七、习作。(30分)
  • 8. (2024六下·顺平期末) 习作。

    ㅤㅤ“达人”指的是某一方面的高手。作文写得好的是“写作达人”,饭菜做得好吃的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的是“钢琴达人”……你身边有没有某一方面的“达人”?请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充实,语句通顺;③5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