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浏览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屏风作为一种特殊的家具样式,其出现很早。东汉文史学家李尤在《屏风铭》中对屏风的特点进行了描写:“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屏风可以作为摆设,使用时应陈设张立,亦便于收纳。屏风可以阻挡凉风邪气,抵御雾气露水,屏风已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家具,而是承载着儒家道德伦理的具体象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多首诗中写到屏风:“____”白居易提示出屏风的另一功能,即将屏视作绘画的载体——画屏。

    挂轴于唐末五代被发明之前,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两种媒材是手卷和屏风。巫鸿在其主编的《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一书中写到二者之间有两大区别:一是它们不同的“媒介特性”。手卷是时间性的,需要观者以手操纵,逐渐展开;屏风却是空间性的,特别是那些正反两面都绘有图像或题有文字的屏风,更是必须在分隔的建筑空间中观看欣赏。古代画家和工匠利用画屏的这个特点,常在其正反两面描绘和书写彼此呼应的图像和文字,以传达特殊的象征意义或美学趣味。另一区别在于二者不同的使用场合和服务对象。手卷画的创作是为了观者的独自阅览,而画屏则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既可出现在

    现实生活中,又用于陪葬或装饰墓室。例如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便体现了以上诸多特点。

    1965年,山西大同石家寨发现了建于北魏延兴四年(474)的琅琊王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司马金龙墓的彩绘漆屏屏风正面的画面题材多为列女,有《周室三母》《鲁之母师》《班女婕妤》《启母涂山》等。这些典故大都出自汉代刘向所著《列女传》,《周室三母》出自《列女母仪传》,画中的三位妇女,容貌矜庄,衣带当风,有着雍容华贵的气度,自汉代宫廷起就有了以列女图为装饰的屏风。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文化,上承先秦两汉遗绪,下启隋唐。李清泉在文中将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绘屏风还原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活中解读。在日常生活中,坐姿的改变导致了屏风尺寸、结构的变化。当时的床、榻家具并不普及,随着人们起居习惯的转变,原本的席地而坐慢慢转向以床榻为坐具的盘腿坐和垂腿坐。进而出现了以屏风和榻结合而成的新型家具——屏坐榻,并在之后广为流传。从目前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屏风实物资料,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赋予这类屏风载体的不同文化趣味。对于画屏中图像的研究,以及画中所绘的屏风物像的研究也为思考艺术史和艺术创作中“物”和“绘”的关系提供了一批重要例证。巫鸿提出,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国古人已经把屏风作为更大的画面和图像程序中的有机因素,或使用屏风图像分割和规划空间,或用以突出画中的主体人物。唐代开始对屏上画面有了更详细的表现,使之成为整体图像程序中的“画中画”。这意味着屏上的画面和屏外的图像之间发生了种种互动,其结果是大大增强了绘画的内容丰富性和艺术表现力。

    (摘编自吴雪莲《有关屏风的文化趣味》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陈设的地点”,是《物绘同源》这本书的缘起与背景。2019年巫鸿本人在苏州博物馆主持策划了“画屏:传统与未来”展览,这成为本书的起源。

    在我看来,此书存在双重面向。第一层,是巫鸿面向外部世界的对话。作为配合展览而出现的学术研究文集,这本书是巫鸿作为一个学者型策展人,将短期专题展览与长期学术研究进行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展览本身具有极强的视觉观赏性,而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展线设计和文字说明,予以展示和分享;另一方面,研究仍需付诸纸面,依托完整的文本论述予以梳理和讨论。可以说,“画屏”展览很好地实践了学术研究与展览的相栖共生。此外,

    配合展览、但比《物绘同源》一书早半年推出的,是一本画屏立体书——《奇妙的屏风世界——画屏:传统与未来》,这本书围绕巫鸿对于屏风的解读展开,选取六幅“屏风入画”的文物,在书页中添置三维的屏风卡纸,使得阅读体验更为立体和可爱,可以视作不错的科普故事读物。

    第二层面向,或可认为是巫鸿与自己的一次对话。巫鸿早先已出版过《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一书,着重探讨屏风在其绘画语境中的功能和意义。彼时,巫鸿已提出屏风在传统中国艺术中具有一种 “三位一体”的身份:作为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屏风可用来区分建筑空间;作为二维平面,屏风可用来绘制图画;作为画中所绘的图像,屏风可用来构造画面空间、提供视觉隐喻。这种将屏风视作“建筑形式”、“绘画媒材”与“图像符号”三位一体的观念,指涉了屏风作为图像载体和图像本身的双重身份,更进一步,这种“重屏”反思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内涵:传统中国绘画的自我知识必须是双重的,同时是对媒材和再现的指涉。

    (摘编自戴若伟《中国古代的屏与画: 面向外部的对话,面向自我的梳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屏风可以作摆设,可以阻挡凉风邪气,抵御雾气露水,承载着儒家道德伦理的具体象征。 B . 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是手卷和屏风,两者区别在于媒介特性、使用场合、服务对象。 C . 画屏是空间性的,往往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常用于起居生活、陪葬以及装饰墓室。 D . 唐代屏风上画面成为整体图像程序中的“画中画”,屏上画面和屏外图像之间有了互动。
    2. (2) 下列有关材料中论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列举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说明画屏也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的特点。 B . 材料一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来阐明屏风作为绘画媒材的文化趣味。 C . 材料二从面向外部世界和面向自己两个方面讲述巫鸿《物绘同源》这本书的写作缘由。 D . 材料二列举《奇妙的屏风世界—画屏:传统与未来》一书,意在说明其是较好科

      普读物。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那些正反两面都绘有图像或题有文字的屏风,才必须在分隔的建筑空间中观看欣赏。 B . 出现屏坐榻,并广为流传的原因就是人们坐姿改变,将席地坐变为了盘腿坐和垂腿坐。 C . 巫鸿将短期专题展览与长期学术研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展览的相栖共生。 D . 屏风“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图像符号”三位一体,暗指其作为图像载体及图像本身的双重身份。
    4. (4) 下列选项中哪一句填入材料一的空缺处最合适(  )
      A .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B .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C . 软褥短屏风,昏昏醉卧翁。 D . 最忆后庭杯酒散,红屏风掩绿窗眠。
    5. (5) 大连现代博物馆将举办屏风展,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为观展嘉宾说一说中国人为何钟爱屏风。
  • 2.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现代文阅读II

    报 施

    茅盾

    文书上尉张文安得了一种军医也不大有办法的疙瘩病,向师长请了长假,师长给了他一千元盘缠,他离开了服务三年多的师部。回家路上他盘算着钱的用途,他一直想着买一头牛回家,给两位老人家一种难以形容的惊喜。自从他家损失了那壮健的花牛以后,父亲好几次筹划款项,打算再买一头,都没有成功。

    到家已经不早,两位老人兴奋得很,连夜告诉左邻右舍。第二天一早,①东边山峰上那一轮血红的旭日还没驱尽晨雾的时候 , 探望的人就挤满了张家堂屋。

    他们七嘴八舌地把一大堆问题扔到张文安面前,竟使得这位见过世面的小伙子手足无措,不晓得回答谁好!他只能笼统回答道:“好,好,都好,前方

    什么都好!打得很好!吃的么?那自然,到底是前方呢,可是也好!”几位年轻人向张文安探听在前方打鬼子的同村人消息。

    “不知道。”他摇头说,又怕对方误会,解释道:“你想,前方部队那么多?知道在哪一个战区,哪一个部队呢?”

    “哦,早猜到你都不知道啦!”有人讥讽一句。张文安着急起来了,正想辩白,却有一个比较老成的人插嘴道:“算了,算了!我来问一个人,要是你再不知道,那就算是个黑漆皮灯笼了。山那边村子里喂驮马的陈海清上了前方,带着四匹驮马、一个伙计。”“陈海——清!”他记起来,自己还没上前方时,村里曾经议论陈海清丢下老母和妻子,带着四匹驮马投奔了后方勤务,被编入运输队,万里迢迢地去打日本的事。“怎么不知道!”他戛然缩住,他又感到了惶惑。到了前方以后的陈海清,究竟怎样呢?在前方的紧张生活中,这名字早从他记忆中消褪了,然而由于一种受不住人家嘲笑的自尊心,更由于不愿老给人家一个失望,他昧着良心勉强说:“他过得很好!”

    问的人接着说:“唉,过得很好。可是他的驮马都完了。他儿子前年接到信,两匹给鬼子飞机炸得稀烂,一匹吃了炮弹,剩下一匹,生病死了,他要给驮马报仇,不把鬼子打出中国去他不回家!你说他过得很好,是个喜讯,他家里两年接不到他的信了。”

    “原来是——”张文安惘然,感到众人的眼光都射住了他,忙改口道,“原来是两年没信了。陈海清是好人,炮弹有眼睛,不打好人!”他越说越兴奋,“我想他应该是一个上等兵了,也许升了排长。陈海清,他是我们村子里的光荣!”“老天爷还有眼睛!”众人赞叹说。张文安伸手抹一下头上的汗珠,惘然一笑,不再出声了。

    午后,浮云布满空中,淡一块,浓一块,天空像幅褪色不匀的灰色布。张文安到集市找董老爹,董老爹告诉他“千把块钱只好买半条牛腿”。一千元如何运用的打算整个儿被推翻了!他带着满肚子的懊恼和气愤走出市镇。

    云阵似乎降得更低了,好像直压在头上,呼吸不方便。张文安懒懒地,不情不愿地回家。②一个年轻人奔过来,见了他就欢天喜地地招呼着。这个年轻人满脸通红,眼里耀着兴奋喜悦的光彩,拦住了张文安,杂七夹八说了一大篇。张文安听到一半,也就明白了,这个年轻人是陈海清的儿子,刚到他家里去过,现在又赶回来,希望早一点看见他,希望多晓得一些父亲的消息。

    “你是陈海清的儿子?你父亲带着四匹驮马到前方?”张文安惊讶地说。年轻人的兴奋和快乐感染了他,他忘记了自己和陈海清在前方并未见过一面,压

    根儿不知道这个人在什么地方,“了不起,你父亲是一个英雄!”他随口回答了年青人喜不自胜的询问,完全忘记这是他自己编造出来应付村里人的。

    陈海清的儿子说:“我祖母还要问你一些话。她老人家不亲自听见不放心。”

    张文安突然心一跳,像从梦中醒来。呆了半晌,才看清在自己面前的,除了那儿子,还有一位老太太和一位有病的中年妇人。

    “妈妈的病是急出来的,”儿子说,“今天听得喜讯,就精神多了!”

    “谢天谢地,到底是好好儿在那里,”老太太脸上的皱纹展开了。“好人总该有好报!”那病人喃喃地说。

    张文安见祖孙三代高兴,心中惴惴不安,支支吾吾编造陈海清的生活状况;又将陈海清编派在某师某营某连,大胆地给陈海清创造极有希望的前途。

    祖孙三代静静地听着,虔敬而感奋,从他们那哆开的嘴巴和急促而沉重的鼻息就可以知道。突然那位老祖母颤声问道:“张先生,海清没有请你带个信来么?”

    张文安窘住了,一只手无意中碰到藏在贴身口袋里那叠钞票,莫明其妙地兴奋起来,大声说:“信没有,带了钱了!”

    老祖母和孙儿惊异地“啊”了一声,中年妇人轻声吐了口气。

    张文安心突突地跳,很艰难地从贴身口袋里掏出那一叠票子,慌慌张张地把它塞到陈海清儿子手里。

    “啊,多少?”那年轻人问。

    张文安没回答,老太太插嘴:“嗯,这有五百吧,海清……”还没说下去,张文安的回答吓了她一跳。

    “一千!”张文安从牙缝里进出两个字。祖孙三代齐声问道:“多少?”

    “一千,够半条牛腿了。”张文安说,心里有一种又像痛苦又像辛酸的异样感觉。

    老太太哽咽了,中年妇人低声啜泣,年轻人捧着票子发愣。张文安松一口气,好像卸脱了一副重担,从祖孙三代颤声道谢的包围中,逃也似地走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文安从前方回到家中,父母连夜把消息告诉左邻右舍,致使第二天一早就客满堂屋,这表现了二位老人炫耀的心理。 B . 张文安走出集市以后,不情不愿地回家,这是因为他想为父母买一头牛的愿望落

      空了,想着如何再为家里做些贡献。

      C . 陈海清带着四匹驮马上前方打日本,人们很是佩服,两年没有音信,人们也很关心,向从前方回来的张文安询问他的情况。 D . 收到一千块钱以后,陈海清的亲属激动不已,万分惊喜,怕祖孙三代对自己一再感谢,张文安“逃也似地走了”。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大量的对话、细腻的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展开情节,呈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微妙的变化,表现人物性格。 B . 文中①句属于自然环境,不仅能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体现“早”,还能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出小说的主旨。 C . ②句中一个“奔”字既精炼传神,又生动准确,写出了年轻人的速度之快,体现了其想见张文安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 D .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一千元钱的来历,结尾又交代了这一千元钱的去处,这让文本首尾照应,让选文部分的故事相对完整。
    3. (3) 本文以“报施”为题,请分析其含义。
    4. (4) 对于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张文安,有人认为是陈海清,请联系选文,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文言文阅读

    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命礼部、鸿胪寺不作乐。先是,礼部尚书吕震请于上,宜受贺作乐如朝仪,上不从。震请之,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黄淮、金幼孜皆言陛下言是。震曰:“四方万国之人,远朝新主,皆欲一观天颜,圣上固孝诚至,亦宜勉徇下情。”上顾士奇等曰:“礼矣。”对曰:“诚如圣谕,必欲俯徇舆情,亦不宜备礼。”上从之。明日,召士奇等谕曰:“为君以受直言为明,为臣以能直言为忠。自今朕行有未当,但直言之,毋以不从为虑。”各赐钞文币。颁诏天下,罢山场、园林、湖池、坑冶,民采取,悉照洪武年间例办纳。大理寺少卿戈谦言事过激,吕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颇厌之,杨士奇以主圣臣直,从容为上言之,且曰:“谦虽昧于大体,盖亦感恩图报耳。”上遂待谦如初,命百官毋以谦为戒,已而召谦为副

    都御史。时有中官采木四川扰民者,召谦谕曰:“尔素清直,其为朕穷治之,勿怀疑畏。”夏四月,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中官给笔札,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左右或言宜有分别,庶不滥恩。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可与民较锱铢”时近臣有进言太平之政者,杨士奇进曰:“流徙未归,疮痍未复,远近犹有艰食之民,须休养数年,庶几人得其所。”上嘉纳之,复谕蹇义等曰:“曩与卿‘绳纠谬’银章,惟士奇封入五疏,余皆无有,岂朝政果无阙,生民果皆安乎?”诸臣顿首谢。每边将陛辞,辄戒曰:“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用法尚宽厚,然深恶赃吏,每戒法司曰:“国家恤民,必自去赃吏始。”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1. (1) 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上曰A恤民B宁过厚C为天下D主E可与民F较G锱铢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固,文中是“坚持”的意思,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不同。 B . 过,文中是“过度”的意思,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的“过”意思不同。 C . 听,文中是“允许”的意思,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意思相同。 D . 愆,文中是“过失”的意思,与《氓》中“匪我愆期”的“愆”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接受群臣朝拜时,明仁宗要求相关部门取消奏乐,杨士奇等人对此表达了赞同支持;此前吕震坚持认为皇帝受贺时应该奏乐,仁宗拒绝了他。 B . 大理寺少卿戈谦说话过激,一度让明仁宗不满;杨士奇劝谏说戈谦识大体且知恩图报,后来仁宗待戈谦像原来一样,还任命他担任副都御史。 C . 有近臣进言称当今是太平之政,杨士奇反对这一说法,认为国家灾难未消,还有百姓生活艰难,需要数年的休养生息,才能人人安居乐业。 D . 明仁宗曾发给蹇义等人“绳愆纠谬”银章,意在让他们发现并指出朝政之失,但他们无所作为,仁宗对比多次上疏的杨士奇,批评了他们。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尔素清直,其为朕穷治之,勿怀疑畏。

      ②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

    5. (5) 请简要概括仁宗对百姓“仁”的具体表现。
  • 4.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戏题阶前芍药①

    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②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③,悠悠南国④人。

    【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任永州司马时期。②欹(qī):倾斜的意思。③溱洧赠:《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之芍药为香草名。④南国:江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开头先把芍药与众花对比:凡花已随春而凋谢,唯有芍药开在今晨,突出芍药不同凡花的美好形象。 B . 三、四句诗人把芍药比作醉酒微醺的窈窕佳人,“留”字赋予芍药人格化,更富有情趣,作者对芍药的赞扬跃然纸上。 C . 五、六句诗人展开想象:惠风和畅,芍药频频向诗人摇手,诗人被芍药的美姿吸引,独自欣赏到夕阳西下。 D . “戏”为诗眼,七、八句用戏谑的口吻说:芍药沁人的芳香飘进窗内,好似来与静卧的人亲近。
    2. (2) 此诗与柳永的《望海潮》写作目的相似,诗中最后两句别有意蕴,请简要分析。
  • 5.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人郑珍用“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的诗句去描绘雨后的深山秋景,这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 “”两句。
    2. (2)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能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3. (3) 《扬州慢》中,“”两句赋予废弃的池塘和残存的古木以人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I

    在我国,放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鲁班首创“木鸢”,这是最早的风筝。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将竹哨绑在风筝上,放飞时风吹竹哨,声似筝鸣,十分悦耳,____,并沿用至今。那时很多人在放风筝时,都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名称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____,让纸鸢随风而去,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不幸、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因此,在古人眼中,____。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丫鬟发现一个大蝴蝶风筝断了绳,挂在了竹梢上。林黛玉的丫鬟(甲)想要去捡别人放掉的风筝,体弱多病的(乙)笑着劝阻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又说:“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稻香老农(丙)劝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住在怡红院的(丁)则说:“可惜不知落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它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罢了。”不难看出,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除难的手段,不能捡拾别人放的风筝,也是怕沾上晦气。

    1. (1) 下列选项中填写的人物与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中的描述完全一致的是( )
      A . 甲:紫鹃      乙:林黛玉       丙:李纨     丁:贾宝玉 B . 甲:鸳鸯       乙:王熙凤       丙:探春     丁:史湘云 C . 甲:紫鹃      乙:林黛玉       丙:探春     丁:贾宝玉 D . 甲:鸳鸯       乙:王熙凤       丙:李纨     丁:史湘云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7.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II

    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

    黄河。

    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前无车辆,后亦无车辆的公路上。公路崭新,光滑得如同一块蜿蜒的玻璃板,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茁壮着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神采飞扬地展示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

    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堤上”。愕然,还没回过神来,突然间,没一点儿思想准备,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

    1. (1) 下列句子中的“呢”与文中加点的“呢”,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 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B .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C . 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D . 王利发:那为什么呢?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3. (3) 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逗号和感叹号的表现力。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二下·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中,作者被突如其来的黄河之美震撼,但是这样的震撼之美不能永远得到。人生之中,我们更应该追求“曾经拥有”还是“天长地久”呢?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观点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