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开学考试
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其中,“大合唱”指的是(    )
    A .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政议政 B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 2.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立                  ④大庆油田建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3.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
    A . 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 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4.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54年至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   )
    A . 实现经济恢复 B . 实行互助合作 C . 运用和平手段 D . 消灭剥削阶级
  • 5.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 . 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 .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7.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 全党的中心工作。”这主要反映出了我国(       )
    A . 大规模战争威胁已经不存在 B .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C . 城市国有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8.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     )
    A .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 .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9.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10.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 . 阐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D .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 11.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如图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

    A . 人民至上 B . 理论创新 C . 统一战线 D . 自我革命
  • 12.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他曾在著作中引用古典名句:“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这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 全面依法治国 B . 全面从严治党 C . 全面深化改革 D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3.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最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 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D . 新中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 14.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周恩来说:“中国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 . 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 D . 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
  • 15.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54年缅甸总理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这种恐惧。”“恐惧”的消除主要是因为中国
    A .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 16.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
    A . 重返联合国 B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 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7.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 .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 18.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1956年5月26目,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若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不会繁荣的。……”据此推断毛泽东提出的方针是
    A . “一化三改造” B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一国两制”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1分)
  • 19.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3—1956年期间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材料三   1982年9月上旬,常熟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求,通过干部培训和典型示范,由点到面,分批推进,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由原来的220个发展到2059个,占总队数的26.5%。

    ——摘编自姚福年《苏州地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1953—1956年期间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变化原因。这一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地方上推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党和政府调整土地政策的出发点。
  • 20.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部分)

    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

    1952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作了全面规定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99年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01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在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2017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部署实施边境地区就地就近脱贫专项行动

    材料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习近平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采取的政策。并分析这些民族政策实施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一国两制”在我国已取得的成功实践范例。
    3. (3) 材料三中双方应坚持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原则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1. (2024九上·南宁开学考)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团结努力奋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分成三组开展了“循着国家记忆、迈向民族复兴”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组一查阅档案】

    材料一   第1小组查阅档案后收集的资料

    (1)第1小组收集的资料中,图1和图2是关于民族复兴征程中哪两件大事?结合3幅图片,他们调查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小组二实地探查】

    材料二   第2小组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考察所反馈的部分信息

    (2)根据第2小组反馈的信息,如今的小岗村和深圳市有何新发展?这一新发展是源于我国发展进程中的哪一历史事件?

    【小组三访谈人物】

    材料三   第3小组的成员访问了身边的爷爷奶奶,从爷爷奶奶那里听听“身边的历史”。

    一位爷爷说:从前买菜买米是用粮票的,读书上学只在一个小学堂的,生病看医是请大夫把脉的,农民收割庄稼是用镰刀的,平头百姓住的房子是土坯的……现如今,绿色食品成为人们所求,网购的方便快捷为大众所爱。小小学堂也换成如今崭新明亮的教室,政府的暖民心行动也让百姓生活多了一丝情意。

    (3)结合材料三中爷爷的讲述,概括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使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