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8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更新时间:2024-10-16 浏览次数:16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延伸阅读 

     闻鸡起舞 

     东晋时,一个名叫祖逖(tì)的青年与好友刘琨(kūn)住在一起。他们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无限忧虑和悲愤。www.21-cn-jy.com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fù)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练好本领,为国家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持长剑,刘琨手挥大刀,在皎洁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两人认真地练起武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成语“闻鸡起舞”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后来人们用它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 

    1.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纪律严肃而公正。 

       来回翻身。 

       振作精神,努力自强。 

    2. (2) 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的句子。 
    3. (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看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心练一身过硬的本领,为国家效力。寒来暑往,他们坚持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的人。21·cn·jy·com 

    4. (4) 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 2. 课外阅读。

    西门豹罢官

    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为官清廉、终日勤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不过他对魏文候的左右亲信从不去巴结讨好,所以这伙人怀恨在心,便勾结起来,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向魏文侯做述职报告后,政绩突出的他本应受嘉奖,却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明白自己被罢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给了他。

    西门豹回到任所后,开始疏于实事,而去极力巴结魏文候的左右。又一年过去了,他照例去述职,虽然政绩比上年大为下降,可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为官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为注重亲近您的左右,所以给您留下好印象,您就对我大加礼遇,可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赏罚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过来,连忙对西门豹表示歉意说:“过去我对你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你加深了认识希望你继续做官,为国效力。” 

    1.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里。

      A.停止 B.免去;解除 C.完毕

      日勤勉

      A.最后 B.自始至终 C.终归

      ③疾恶如仇

      A.痛恨 B.急速;猛烈 C.疾病

    2. (2) 你觉得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是个怎样的人?
    3. (3) 西门豹政绩突出,魏文侯为什么要罢了他的官?后来为什么西门豹的政绩大为下降,却受到丰厚的奖赏?
  • 3.  课外阅读。

    司马迁退礼洁身

    司马迁38岁时,曾任汉武帝刘彻朝中的太史令,主持编写《史记》。

    一天,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想笼络司马迁,好让他为自己在史书中美言,特派仆人给送来一件十分贵重的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接过礼物,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看见盒里装着的是一对晶莹透亮的玉璧,不禁惊呼起来:“啊!太美了,这真是稀世之宝啊!”

    正在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司马迁听到女儿的声音,放下手中的笔,用手摸了一下这精美的玉璧,赞叹道:“是啊,真是‘白璧无瑕’啊!”女儿见父亲也这样赞誉玉璧,心里十分高兴,更是爱不释手了。

    司马迁见状,便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我的乖女儿,你知道白璧最可贵之处是什么吗?那就是它没有一丝斑痕与污点,我们人也同样如此。爹是一个平庸而且地位低下的小官,从不敢以玉璧自比,但如果收下这对珍贵的玉璧,思想上的斑污就要增多了。”女儿听了父亲的一席话,赞许地点了点头,对司马迁说:“父亲,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了,我一定将……”后来,司马迁的女儿将礼物退还给李广利的仆人。

    司马迁看着女儿将玉璧送还了将军后,脸上充满微笑……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

      爱不释手:

    2. (2) “稀世之宝”指,将军李广利送司马迁这样的礼物,其目的是
    3. (3) 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

      司马迁看着女儿将玉璧送还了将军后,脸上充满微笑……

    4. (4) 司马迁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呢?
  •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李广巧计退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xìng xīng)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进攻 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向这里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qí jì)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定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想 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1. (1) 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 (2) 面对匈奴部将的观察,李广及其士兵是怎么做的?在文中找出来。李广实际上用的是(  )。

      A.金蝉脱壳计  B.欲擒故纵计  C.空城计

    3. (3) 本文详写了,略写了匈奴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
    4. (4)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此情形”是指(  )。
      A . 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 B . 李广非常神勇,一箭射死了匈奴出阵观察形势的军官 C . 李广命令射杀匈奴观察形势的军官后,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5. (5) 从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军?
  • 5. 【课后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荀巨伯义退强敌

    荀巨伯是汉桓帝时的贤士,一向(恪 格)守信义,(骂 笃)于友情。他听说千里之外的一位好友得了重病,于是晓行夜宿地奔波了半个多月,才到达好友的住处,并留在了那里,帮好友料理一切。

    忽然传来消息说,胡人快要来攻城了。一城的人都(恐 心)慌起来,城破之后,屠杀、劫掠是免不了的。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先行避开。没几天工夫,一城的人几乎都走光了。

    那个生病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病倒在这里,一动也不能动,只有等死了。你是走得动路的人,趁早走吧。”荀巨伯说:“我是因为你生了病,要给你料理一切,才从远处赶来这里的,现在你的病还没有好,我怎么能走开?只顾自己的性命,不顾朋友的情分,我荀巨伯不是这样的人!”那个生病的朋友听了荀巨伯的话,除了更加感激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后来胡人果真到了。他们挨家挨户地搜索,很快便发现了荀巨伯和他躺在病床上的朋友,为首的胡人问荀巨伯:“大军已至,城里的人全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居然敢留下来?”荀巨伯毫无惧色,答道:“我来这里探(望 视)朋友,我朋友病了,走不了,我不忍心把他单独撇下,所以也留了下来。请你们不要伤害我朋友,我愿意替他死!”胡人听了这番话,一个个深受感动,于是默默地离开了。

    许多先前逃难的人回到城里,(捡 检)点各自的财物,一点都没有损失,好像胡人并不曾来过一般。

    1. (1) 根据上下文,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2. (2) 下列加点字跟“晓行夜宿”中“晓”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鸡鸣报晓 B . 家喻户晓 C . 晓以利害
    3. (3) 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4. (4) 用横线画出文中概括荀巨伯性格特点的句子。
    5. (5) “荀巨伯义退强敌”的“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6. (6) 读了这则故事,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获得了什么启示。
  • 6. 【综合拓展提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庖丁解牛

    战国的时候,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去看著名的庖丁解剖牛。庖丁解剖牛的时候,手、脚、肩、膝的动作和刀的响声,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只一会儿就把牛的骨头和肉剥离开来,真是干净利落。魏惠王看后,惊讶地问他:“你的技术怎么这样好啊?”庖丁答道:“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眼中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干了三年后,就看不到整牛了。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结构,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我都一清二楚。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和肉分离。”

    魏惠王又问:“那你的刀一定很快吧?”庖丁说:“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总是碰到骨头。宰牛能手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只用刀来割肉。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解剖了上千头牛,还和新的一样锋利。其实,刀刃非常薄,而肉和骨头中间的缝隙要比刀刃宽得多,只要把刀准确地插在缝隙里,肉就可以很容易割下来了。但我割到牛结构复杂的部位时,也必须集中精神、小心翼翼才能做好。”

    魏惠王听后不住地点头,说:“我从你的话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啊!”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
      A . 熟能生巧 B . 得心应手 C . 随心所欲
    2. (2) 用简洁的语句填空。

      ①在第1自然段中,庖丁解牛的技术高超表现在,原因是

      ②第2自然段通过庖丁和其他人用的刀的来表现他技术的高超。庖丁解剖牛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和新的一样,原因是

    3. (3) 魏惠王说从庖丁的话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那么,他可能会学到____(多选)
      A . 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对事情有全面的了解,才会得心应手。 B . 要做好一件事情,自己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谨慎的态度。 C . 要做好一件事情,把很难的事情想得简单一些,就会做到游刃有余。
  • 7.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善用“四诊”的高手

    扁鹊的诊疗技术十分神奇。《史记》记载,一次,扁鹊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传太子已死。扁鹊走到宫门前,向国王身边的中庶子询问太子的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______(xuè xiě)气运行错乱,突______(hū tū)发暴病,造成内脏______(zànɡ zānɡ)受伤而死去的。扁鹊又问,什么时候死的,是否下葬。中庶子回答,死去半天时间,并未下葬。扁鹊听到这儿告诉中庶子,请转告国王,扁鹊能使太子复活。

    中庶子______知道扁鹘很有名望,______不相信他能把死人救活,以为他说大话。中庶子与他谈起上古名医俞跗如何如何高超,还说:“先生的医术______能像俞跗那样高明, 那么太子______能再生了,否则,您是欺骗小孩吗?!”扁鹊说,你所说的太片面,我行医多年,像太子这样的病见过很多。不信,你现在回去看看,太子还有呼吸,鼻子还在微微振动,顺着他的两个大腿向上摸______(māo mō),体温还有。虢国国王听说有大夫要医治已经死去的太子,亲自接见扁鹊,叙述了太子的病情。扁鹊见到太子后,仔细观察太子的气色,给他切了脉,又解开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通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得的是一种尸厥,并不是真死,此刻他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看就像死了一样, 其实并没有死。于是,他马上开始施救,让弟子子阳在太子头顶部的三阳五会(百会穴)实施针灸,然后又配了两副热药,让另一个弟子子豹拿这两副药在太子腋下不断地熨烫、摩擦。很快,太子就呼吸正常,活了过来。这时候,扁鹊又配了药让太子按时服用,二十多天后, 太子完全恢复。

    扁鹊治好了虢太子,人们都说他能“起死回生”。可扁鹊却说:“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表现出了可贵的科学态度,深受人民爱戴。

    (选自《画说千古中医》)

    1. (1) 画去文章括号中错误的读音。
    2. (2) 在文章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 (3) 对“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不是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而是他们自己生存下来的,我只是帮助他一下罢了。 B . 我不是能使死去的人复生,那是他们应当活着,我只是能让他们起来罢了。 C . 我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的人,这是由于他原本就会复活,我能使他恢复罢了。
    4. (4)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名医,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医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
  • 8. 孔子拜师

        春秋末,鲁国有位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儒家学说。

        一天,孔子等人驾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只见有个小男孩用土块垒起了一个大圆圈,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的学生上前请小孩让一让路,小孩指着大圆圈说:“我这是一座城池,你们怎么能过去呢?”学生急忙回禀(bǐng)孔子。孔子下车来到小孩面前,和蔼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呀?”小孩一本正经的说:“我看您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不会不讲理吧?请问您,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呀?”孔子马上答道:“当然是车让城啦。”小孩指着他的土“城”说:“您看,我这是一座‘城’,您怎么能过去呢?”

        孔子觉得这孩子真顽皮,但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怎么办?(    )绕道,(    )要走不少路,从旁边过去又要碾(niǎn)坏庄稼。孔子一时没办法,只好再和小孩商量:“你看能不能先把‘城’拆了,让我们过去呀?”小孩摇摇头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哪有拆‘城’让车的道理?”

        这一下更把孔子难住了,急得他就地乱转。

        小孩见孔子着急的样子。笑了:“我刚才说了嘛,有理才能走遍天下。什么事都应该以理服人。您若是叫我老师,我可以既不拆‘城’,又让你们过去。”孔子想了想:“好,我就叫你老师。”说完,恭恭敬敬地向小孩鞠了一躬,叫了声:“老师!”小孩忍住笑,说:“其实这很简单。您在“城’外叫门,我把‘城’门打开,你们不就过去了吗?”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惭愧    敬佩:“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1. (1)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②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③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后多用于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青年人。

    2.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既……又……    如果……就……

    3. (3)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孔子等人的马车被一个小孩用土块垒起的圆圈挡住了去路。   

      ②文中的“城”都加上了引号,表示这并不是真正的城。         

      ③“我看您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不会不讲理吧?”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您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一定是不讲理的。

    4. (4) 小孩想了个什么办法让孔子的车过去?
    5. (5) 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其中“老夫”指的是,“你”指的是,孔子惭愧,敬佩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