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塘头学校2023-2024学年七...

更新时间:2024-12-14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2024七上·汉川期末) 周口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朴树籽,树籽的外皮已不见,硬壳和果肉被烧成白色。据此考古资料可知,北京人( ) 
    A . 过着群居生活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掌握农耕技术 D . 已懂得使用火
  • 2. (2024七上·清苑期末) “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柱,……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饲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这里的“他们”可能是古代中国的(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居民 D . 半坡居民
  • 3. (2023七上·宝安月考) 经考古发现,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东胡林遗址中,有早期栽培粟、黍等遗存,这类考古发现还出现在(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4. (2023七上·江门期末) 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并逐步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其主要原因是(       )
    A . 南北方出现人工栽培技术的时间不同 B . 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 C . 自然环境的差异 D . 北方战乱,南方比较稳定
  • 5. (2023七上·简阳期中) 浙江河姆渡人和陕西半坡居民遗址都坐落在大河流域,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重要的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B . 水土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 C . 河道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D . 地形复杂险要、战略位置重要
  • 6. (2023七上·宝安月考) 古史传说没有遗址、文物或文献等加以印证,只是人们口耳相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以下各项中,属于“传说”的是(     )
    A . 北京人已会使用火 B . 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 C . 炎帝教民制作乐器 D . 良渚时期出现了早期国家
  • 7. (2023七上·宝安月考)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1000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     )
    A . 中国当时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B . 陶寺遗址与北京人遗址同属一个时期 C . 黄帝的地位受到挑战 D . 陶寺遗址统治神权色彩浓厚
  • 8. (2023七上·宝安月考)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如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 .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 9. (2023七上·宝安月考)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这体现了分封制(       )
    A . 扩大统治范围 B . 增加王室收入 C . 导致王室衰微 D . 稳定政治局面
  • 10. 鲁国为周公封国,周之最亲莫如鲁。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未葬,王室派人向鲁国“求赙”。公元前717年,周境内发生灾荒,王室向鲁国等国“求籴”。公元前697年,周王室向鲁国“求车”。这反映了当时( )
    A . 分封制崩溃 B . 周王室衰微 C . 井田制瓦解 D . 私学已兴起
  • 11. (2023·福田三模)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分封制度的加强 B . 民族交融的推动 C . 生产技术的进步 D . 百家争鸣的影响
  • 12. (2024九下·潮阳期中) 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省目前确认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并将广东人类活动史推至“北京人”时代。遗址出土石器近400件。这些石器最有可能产生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 13. (2023七上·宝安月考) 下图是根据资料绘制的一幅北京人生活和劳动场景的想象图,看图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这些观点正确的有(     )

    ①北京人还带有猿人的特征②用磨制石器挖掘植物的根

    ③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④他们的主要食物是植物果实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2024七上·应城期末)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经历了“知道使用火——长时间保存火种——懂得人工取火”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早期人类顺序是(       )
    A .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B . 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C . 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
  • 15. (2023七上·宝安月考)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4七上·永丰月考)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炎帝教民播种五谷”“螺祖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 B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 神话传说 D . 采集、行猎游牧文明
  • 17. (2023七上·相城月考) 他本姓公孙,名鞅。后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下列制度中,与他的姓变化相关的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
  • 18. (2024九下·凉州模拟)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
    A . 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 B .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C . 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 D . 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 19. (2024·南昌模拟)  《尚书》中记载:“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考古出土的青铜利簋上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事件。这说明(    )
    A . 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B . 神话传说中也包含真实的历史 C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证史实 D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相矛盾
  • 20. (2023七上·宝安月考)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现存大量记录了商王武丁对于妇好的身体状况、生孩子, 甚至是否牙疼的占卜文,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想象妇好在生前得商王宠爱,那么这些原始资料通过什么来记录(     )
    A . 甲骨文 B . 青铜器 C . 竹木简 D . 石碑
  • 21. (2023七上·宝安月考)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 . 牧野之战 B . 春秋争霸         C . 涿鹿之战 D . 商汤灭夏
  • 22. (2023七上·宝安月考)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 . 周天子在经济上要依赖诸侯国的支持 B .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 . 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 .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 23. (2023七上·宝安月考)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的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商鞅变法 B . 诸侯之间兼并争霸战争 C . 百家争鸣 D . 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 24. (2023七上·宝安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三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仅剩十几个。

    材料四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许慎(东汉)在《五经异义)中以《易》京氏、《春秋公羊传》和《逸礼·王度记》中有关“天子驾六”的记载,认为古制“天子驾六马”。郑玄(东汉)则以《周礼》《尚书》为依据,认为古制“天子驾四马”。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又得到哪些权力?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3. (3) 据材料三,说出图1到图2的主要变化。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价这一变化。
    4. (4) 提取材料四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是21世纪东周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请结合材料四谈谈你认为该发现有何重大历史价值。
  • 25. (2023七上·宝安月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铜便是政治权力……青铜容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而在祭祀中所使用的容器的数目和种类是要依据这些人在贵族政治中的地位而有所分别的。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后来的人们改进了他们祖先所写的文字。但即使到今天,当把甲骨文译成现代汉字时,读者仍能懂得他们之间的关联。

    ——【美】芮乐伟·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 年前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青铜器具备什么功能?为什么说“青铜器便是政治权力”?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文字为例,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
    3. (3) 暑假你想参加一个历史研学夏令营,可选择的历史景点有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安阳殷墟,请选择一个你最想去的一个遗址,并充当小小讲解员,对其进行介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