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据下图信息可知,人类早期文明(     )

    A . 相似性多元性并存 B .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C . 彼此隔绝独立发展 D . 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 2.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人类在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这种划时代的转变就是农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     )
    A . 西亚开始栽培推广粟 B . 非洲为小麦的原产地 C . 南亚最早培育出咖啡 D . 中美洲培育出了甘薯
  • 3.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有学者认为“农业革命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由此可知,农业革命( )
    A . 导致部落联盟走向覆灭 B . 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 C . 瓦解了“公天下”观念 D . 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 4.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说:“20世纪50年代考古发现开始遍布全国,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渐证明,至少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逐步形成交互作用圈,最终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础。”据此推断(     )
    A . 先民持续迁徙推动文明交流 B . 华夏史前文化发展殊途同归 C .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 . 考古发现成为史学认知前提
  • 5.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吉尔伽美什》记载,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则神话反映了两河流域(     )
    A . 自私自利,阶级歧视 B . 未卜先知,如有神力 C . 崇拜神明,尊重生命 D . 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 6. (2024高一上·深圳月考) 如表为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墓葬的类型与出土文物相关信息。由此推知当时(     )

    墓葬类型

    数量

    墓穴面积

    是否有棺木

    随葬品

    甲类墓葬

    24

    2平方米以上

    有,部分为漆木棺

    青铜礼器、玉器、陶器、涤器、绿松石器、海贝等

    乙类墓葬

    60

    1—2平方米

    部分有

    陶礼器、玉器、绿松石器、海贝等

    丙类墓葬

    137

    1平方米左右

    基本没有

    少量陶器或无随葬品

    丁类墓葬

    44

    无墓穴、弃置于灰坑或祭祀坑中

    A . 礼乐制度开始萌发 B . 社会阶层明显分化 C . 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D . 社会审美出现差异
  • 7. (2024高一上·杭州月考) 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     )

    A . 标志着周天子世袭特权的确立 B . 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 D . 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
  • 8.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在考古发掘的商代妇好墓、周代芮国墓和秦国墓中都能够看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见下图)等史前国宝,这些玉器都是承载着前代文化“盛德”的遗物,其所包含着的“物精”即神圣生命力,要比红山文化更加持久。其意指这些玉器(     )

    A . 体现出阶级分化导致贫富加剧 B . 佐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 C . 说明中国古代手工技艺水平高 D . 彰显了中国早期共同信仰及审美
  • 9.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殷商时期,大小祭祀仪式由作为神的联结者巫师主导,“礼”以服务鬼神为主。西周时期,周王以下的统治阶层内日常要践行的“礼”有二十余类,每一类从祭品、地点、参与人员服饰到配套礼乐,对不同阶层人规定不同的标准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规范。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儒家礼教的影响增强 B . 早期人文精神的凸显 C . 社会阶层趋于平等化 D . 王权与族权日益融合
  • 10. (2024高二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 商朝的“九世之乱”(即始于仲丁而至阳甲的权力争夺),是因为“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具有很大的变数。周朝为避免王室内部对权力的争夺,在王位世袭上完全改变了商朝的“兄终弟及”的制度,推行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     )
    A . 保证了西周统治的长治久安 B . 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 C . 维护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差别 D . 规范了西周贵族的礼仪行为
  • 11.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     )

    A . 疆域的扩展 B . 生产力的飞跃 C . 镐京的陷落 D . 分封制的衰落
  • 12.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仪礼.韌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姑、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 .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B .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 C . 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 D . 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
  • 13. (2024高一上·红河期末) 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中对分封制的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制度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14.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夏商的"族"指氏族,周代则指宗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的局面。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 小农经济性质得到强化 B . 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C . 周王统治已然名存实亡 D . 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 15.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春秋末期的“儒”仍然是政教合一的教士和乡绅,战国初期的“儒家”只是国家治理之学及其衍生学科的世俗学派和学者。春秋末期的“儒书”仍指人神杂糅的六艺和孔子师徒语录,战国初期的“儒书”仅指孔子师徒的政治语录。这一变化表明(     )
    A .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B . 儒学成为社会显学 C . 世俗政治日益发展 D . 百家争鸣解放思想
  • 16.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至商周之际,还盛行庶人议政制,从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至春秋时的子产不毁乡校,都说明“谋及庶人”(《尚书·洪范》)仍然作为一种制度保留着,所以“无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礼记·月令》)。这说明先秦时期(     )
    A . 臣民参政意识提高 B . 君权相权矛盾激烈 C . 封建制度开始产生 D .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4高二下·苏州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将夏和商分别定义为共主制下的族邦联盟与共主制下的邦国联盟。萌芽于夏而盛行于商的是册封制而非分封制。夏商时期王掌控的国土仅为王畿之地,无太片领土及民众可以分封,只是承认方国,给予封号而已。商代进一步明确了夏代萌芽的内外服制,商都为中心的王畿,即内服之地;而王畿之外,分布着众多封国和方国。封国是得到商王朝正式册封的邦国,完全臣服于商王朝。方国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臣属于商王朝的盟国,与封国一样有为商王朝戍边、勤王、进贡的义务。第二类是与商王朝存在一定松散同盟关系的方国和敌对方国。

    ——摘编自徐昭峰赵心杨《夏商国家社会形态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二   关于夏商西周国家结构,与三代之前的邦国联盟及三代之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均有不同,是“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尚书·酒诰》记载商王朝国家由内服和外服组成,其内服属于百官系统;其外服属于诸侯邦国系统。位于中央的王国可视为王朝内的“国上之国”,外服的诸侯邦国视为王朝内的“国中之国”,整个王朝国家都以王为“天下共主”。无论是中央王国还是诸侯邦国,都是世卿世禄,各个诸侯邦国都具有不完整的主权,其王朝国家的构成是多元的,但整个王朝国家又是一体的。这种一体性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观念。

    ——摘编自王震中《商王朝的多元一体复合制结构特征》

    1. (1) 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夏商并不存在分封制的主要理由。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与三代前后的不同。
    3. (3) 综上,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作者立论的商朝制度基础及他们视角的差异。
  • 18.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观,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华夷共祖”“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一部华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文化不断融合,华夏集团不断吸收消化蛮夷戎狄,使蛮夷戎狄不断进入华夏集团从而使中国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华夷”虽有二元的含义,但“华夷”本身即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先秦时期华夏族被简称为“华”,“华”之外的民族群体在很多情况下被泛称为“蛮夷戎狄”,两者共同生存发展于夏商周裂域之内。“蛮夷戎狄”仅仅是一种文化分类,并没有民族歧视含义。

    ——摘编自王柯《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材料三   司马迁创造性地表达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唐太宗提出了“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观点,还打破“华夷”界限,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爱之如一”的思想就是“华夷一体”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举例说明“华夷共祖”和“华夷一体”。
  • 19.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相传大禹导江为沱,分引岷江上游洪水。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古蜀人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治水经验和水利工程技术,就没有后世的都江堰。这也是成都平原农业经济开发四五千年,成都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各个村落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

    即使是商代古蜀第一大城市三星堆,其遗址中也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而美索不达米亚两河爆发洪水往往是在每年的4~6月,那时,春季谷物已经收获了。成都平原雨量充沛,而美索不达米亚一年中有8个月基本无降雨。因此,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两地的灌溉系统各有侧重。乌鲁克、乌尔都曾经是平原上最大的城邦,先后称雄美索不达米亚。但是,它们也尝到了土壤盐碱化的恶果。与此相对应的是,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有天然的排水条件,而且,北部山地有足够的降雨,基本不需要灌溉,这使得巴比伦、尼尼微等“后起之秀”逐渐超越南部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线上最重要的城市。

    ——摘编自邹一清《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从灌溉系统的比较分析看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相同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侧重点不同的影响。
  • 20. (2024高二上·玉溪月考)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奠基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而没有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中农业有过三次明显的扩张与发展过程,第一次主要发生在战国秦汉时期,主要特征是传统农业经济形态的确立;第二次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长江流域的扩张;第三次是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的深化。

    ——摘编自贺耀敏《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阶段,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