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4七上·永修月考)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展开研学活动,准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甘肃省 D . 浙江省
  • 2. (2024九下·丹江口模拟)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
    A . 元谋人、北京人 B . 北京人、山顶洞人 C . 元谋人、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河姆渡人
  • 3. (2024九下·寿光模拟) 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作为研究元谋人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于(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考古发掘 D . 学术论著
  • 4. (2023七上·慈利期中)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就为我国人类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考古发现与“山顶洞人”相关的是(     )
    A . 出土的骨针和装饰品 B . 出土的稻谷 C . 司母戊鼎 D . 刻有文字的甲骨
  • 5. (2024七上·永修月考) 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
    A . 良渚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大汶口遗址 D . 山顶洞人遗址
  • 6. (2024七上·永修月考) 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定居生活。他们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火的使用 B . 房屋的建造 C . 原始农业的兴起 D . 陶器的烧制
  • 7. (2024七上·永修月考) 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

    A . 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 . 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 . “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 . 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 8. (2024九下·南阳模拟) 下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其“人土曰耜,耜柄曰耒”。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       )

       

    骨耜及装有木柄的复原图

    A . 取火 B . 耕地 C . 纺织 D . 制陶
  • 9. (2024·南沙模拟) 2023年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中,发现其陶器器类及装饰风格,既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风格,又有仰韶文化元素,同时兼具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此考古发现印证了(   )
    A . 春秋争霸的政治格局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 D .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建立
  • 10. (2024七上·永修月考) 距今5000年前后,长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山东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
    A . 原始居民还未走向定居 B . 原始手工业品种类单一 C . 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D . 使用铁器生产水平很高
  • 11. (2024七上·永修月考)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夏启和商汤 C . 老子和孔子 D . 项羽和刘邦
  • 12. (2020七上·紫金月考) 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 . 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C .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D . 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 13. (2024七上·永修月考) 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一场传说时代的战役时,搜到了以下内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场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阪泉之战 D . 巨鹿之战
  • 14. (2024七上·盐城月考)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大禹
  • 15. (2023七上·永修期中) 下而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 .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 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 16. (2023七上·昆山月考)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17. (2024七上·永修月考) 虽然二里头文化遗址目前发掘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5%,但已发现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以及戈、戚、镞等武器。这些文物的出土有利于我们研究(     )
    A . 中国第一个王朝情况 B . 战国时期大变革时代 C . 春秋时期的动荡变化 D . 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 18. (2024七上·永修月考)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19.  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 . 大禹建夏 B . 盘庚迁殷 C . 国人暴动 D . 平王东迁
  • 20. (2023七上·永修期中) 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约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这一时间可描述为(     )
    A . 公元20世纪70年代 B . 公元21世纪70年代 C .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D .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40分)
  • 21. (2024七上·永修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还有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并且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材料二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后来,考古学者在此地又发现了多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等。

    1. (1) 请分别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介绍的早期人类的名称。
    2. (2)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仿照示例,将下列史实与推论补充完整。

      示例: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①史实: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学者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推论:

      ②史实:

      推论: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会狩猎。

    3. (3) 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 22. (2024七上·永修月考) 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1. (1) 图一和图二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屋?
    2. (2) 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这两种结构有什么好处?
    3. (3) 材料二中“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4. (4)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两处居民生产、生活各不相同,但又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历史图片及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两处相似之处?
  • 23. (2024七上·永修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禹立,勤劳天下,日在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大禹治水采用了什么方法?说说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 24. (2024七上·永修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1. (1) 比较材料一、二,说一说我国的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 (2) 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以什么为依据进行分封?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到哪些义务?
    3. (3) 西周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导致了西周的强大,但最终仍与夏商一样,走向灭亡,这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掩卷沉思,你最想对亡国之君说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