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④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划分明显
①古代埃及文明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③古代中国文明 ④古代印度文明
①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②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③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④查理曼孙子三分帝国
材料一: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二: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三: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
材料一: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对自由农来说,如果在战乱时期称为农奴,倒也不是坏事;当维京人和其他武装侵略者袭来之时,顺从庄园制度就可以获得领主的保护。失去生命还是失去自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农奴甚至可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微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第6版
材料三:“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庄园向城市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成长壮大……”。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四: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有人说:“东罗马文明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来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为时代所抛弃。”
【帝国的繁荣】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东罗马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东罗马帝的手工业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东罗马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帝国的法制】
材料二: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帝国的衰落】
材料三: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权势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帝国的灭亡】
材料四:1453年,奥斯曼帝国20万大军围攻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东罗马帝国无力抵抗,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苦战了53天,最后灭亡。
材料一: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二:拜占庭帝国所起的作用是保守的……它的命运注定只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或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他们中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却为数极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提炼一个主题展开论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