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

更新时间:2024-11-04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2024九上·农安期中)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宫”。在空间站内的空气与我们周围的空气成分基本一致,那么在空间站内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2. (2024九上·农安期中)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
    A . 钠(Na) B . 钙(Ca) C . 镁(Hg) D . 锰(Mn)
  • 3.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 过滤
  • 4. (2024九上·农安期中) 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A .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B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 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 .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5.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请由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 B . 氢气是氢分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 C .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 D . 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1省略不写,故化学式为:N3H
  • 6. (2024九上·长春月考)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B . 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液氧体积不同——分子间隔不同 C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7. (2024九上·东莞期中)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C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D .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 8. (2024九上·农安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的“先”与“后”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制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先把导管放在集气瓶口,再用酒精灯加热。 B .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再挤压滴管吸液。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一段伸入水中。 D . 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 9. (2024九上·农安期中)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将硬水软化——加入明矾 B .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后回收 MnO2——过滤 C . 除去 MnO2 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D . 测定空气中 O2 含量——用火柴引燃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 10. (2024九上·保定期中) 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注意: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每空1分,共40分)
  • 11. (2024九上·农安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2) 两个氧原子
  • 12.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分析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A中决定其元素种类的数值为,从类别考虑,钙属于元素;
    2. (2) B中x的数值为,钙原子的化学性质与C、D中的相似。
  • 13.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小明取静湖的水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进行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 (2) 为除去水样 2 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 B 是,利用的是该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 14.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实验甲中,铁丝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 (2) 实验乙中,硫燃烧产生色火焰;
    3. (3) 两个集气瓶中放水的作用(“相同”或“不相同”)。
  • 15.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实验操作和定量思考是探究过程中的必备能力:
    1. (1) 实验时准确称量8.3g的氯化钠固体(1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称到的氯化钠固体的实际质量为g;
    2. (2) 若要准确量取18mL水,仰视刻度线,则实际水的体积18mL(填“>”或“<”);
    3. (3) 现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比是(最简比);
    4. (4) 化肥硫酸铵[(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算式为(带有原始数据的算式)。
  • 16.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下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化学反应的类型是
    2. (2)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 (3) 在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17. (2024九上·吉林月考)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物质的方式认识“空气”:
    1. (1)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以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序号);
      A . B . C .
    3. (3) 从用途角度: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错误的是             (填序号);
      A . 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高能燃料 C . 稀有气体可用作霓虹灯 D .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 18. (2024九上·农安期中)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小明利用该装置验证水的组成。

    1. (1) 根据收集气体的装置判断,a电极为电源的(选填“正”或“负”)极;
    2. (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试管收集的气体,现象是
    3. (3) 该实验的结论是水由组成。
  • 19. (2024九上·农安期中)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1)在KMnO4、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从元素的角度做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问题二】设计实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仪器a的名称是

    (3)若用装置B制备氧气,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4)用装置F收集并测量O2体积,需要补充的仪器为

    (5)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来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 20. (2024九上·农安期中)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1) 如图A、B、C三个实验的变化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序号);

    2. (2) 用图B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所用试剂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
    3. (3) 图D利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理论上天平应该向左倾斜。但是当镁带完全燃烧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4. (4)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下图图2装置,加热空气中的镁粉,进行深度探究如下:

      探究小组的同学按图2装置改进了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不仅看到了耀眼的白光,同时收集了白光上方升起的白烟,避免了生成物的损耗,但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物中除了有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Ⅰ.氮化镁为黄色固体;

      Ⅱ.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与试管B连接组成图3装置;

      实验现象:图3试管B中的现象为

      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但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却大于氮化镁的质量,原因是

      ②可能与空气中的CO2有关。

      【拓展与延伸】如果用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4所示,那么实验测得的结果是氧气体积分数(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