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潼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试...

更新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 1.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 . 推行了种姓制度 B . 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 . 建立了幕府统治 D . 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 2. (2023九上·沙坪坝月考) 下图石碑是唯一一次现世流传的古巴比伦石碑。该石碑呈现了形体高大的太阳神与神情肃穆的汉谟拉比形象,雕刻精细,肌理平滑。这证明(     )

       

    A .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 . 古巴比伦家庭奴隶制较为盛行 C . 古巴比伦艺术较为发达 D . 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 3. (2023九上·开州月考) 2017年,印度吉吉拉特邦一名叫达利特的青年男子,因观看节目舞蹈,被高等种姓者活活打死。2022年一名达利特(贱民)男孩由于拼写错误,遭学校老师棍棒殴打,抢救无效逝世。材料表明印度(     )
    A . 种姓制度制约社会进步 B . 青年心理素质差 C . 社会治安恶化 D . 社会矛盾尖锐
  • 4. (2024九上·潼南月考)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 .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 .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 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 5. (2024九上·潼南月考) 古希腊人追求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灵,一方面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城邦节日活动、体育竞赛和其他户外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建造庙宇、市场、剧场和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 施行专制政治 B . 重视建造建筑 C . 发展小农经济 D . 公民意识浓厚
  • 6. (2022九上·封开期中) 下表反映了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不同类型居民的人数统计情况。由此可见,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类型

    自由民(含妇女和儿童)

    奴隶

    梅迪克(外邦人)

    公民(成年男子)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

    168000

    200000

    32000

    约40000

    约3000

    A . 全体人民的民主 B . 城邦贵族的民主 C . 少数人的民主 D . 政治精英的民主
  • 7. (2024九上·潼南月考)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 . 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 . 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 . 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 . 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 8. (2023九上·茂名期中)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这表明古代罗马法( )
    A . 是习惯法的代表 B . 是平民斗争的结果 C .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 注重规范社会行为
  • 9. (2023九上·沙坪坝月考) “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
    A . 德谟克利特 B . 苏格拉底 C . 但丁 D . 莎士比亚
  • 10. (2023九上·武汉月考)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 .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 中世纪的欧洲 C .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 古代两河流域
  • 11. (2023九上·开州月考) 11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打破了封建庄园的闭塞状态,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变了封建社会原有的阶级结构,市民和贫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城市成为资产阶级的预备学校。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城市兴起打乱了原有的封建状态 B . 城市是资产阶级成长的温床 C . 西欧城市深受封建主的制约和盘剥 D . 市民和平民是城市的新兴阶层
  • 12. (2024·化州模拟) 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 .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 . 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 . 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 . 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 13. (2025九上·佛山月考) 10世纪时,西北欧的毛纺业城市和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城市(    )
    A . 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B . 摆脱束缚享有司法特权 C . 保障了城市居民利益 D . 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14. (2023九上·河源月考) “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 .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B . 注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C . 已经具有契约思想 D . 成为服务统治者的工具
  • 15. (2023九上·开州月考)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理大帝鼓励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开始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B

    违反庄园公共原则的行为,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

    朗城通过斗争成为自治城市

    朗城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大学的专业课程由法学、医学、神学

    促进了基督教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 16. (2024九上·潼南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

    -277条

    租贷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汉谟拉比法典》作为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它(法典)不仅被后起的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继续使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如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的立法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南政法大学《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   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以便更好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升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上的需求,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或从重从快,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的先河。

    ——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1-前450年颁布,以文字的形式将法律公布于众,大大限制了贵族的专横跋扈,使平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同贵族平等的权益,为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   这4个部分合称《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律文献汇编。罗马法以民法为主要内容,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契约、债务、婚姻、所有权与继承权等,对12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法典核心在于强化君权,显示出浓烈的东方专制主义特色。

    ——朱海峰、朱明、三悦《世界通史》

    1. (1)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活跃。

      B这一时期古巴比伦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汉谟拉比法典》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

    2. (2)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价值和法学价值。
    3. (3) 据材料二,归纳制定"该法典"的初衷。结合所学,说明"该法典"的地位。
    4. (4)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两部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
    5. (5) 据材料四指出《民法大全》的地位及核心。并结合所学,说明它的进步性。
    6. (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法制建设的认识。
  • 17. (2024九上·潼南月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编自《千年一叹》

    材料二   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三

    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

    材料四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五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正确,错误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A“在黄河边思考”的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在爱琴海边思考”的人是耶稣。

      B“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的古印度思想先哲创立了佛教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这段话中的“她”是指哪个地方?“她”达到全盛是在谁执政时期?
    3. (3) 将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成两类,并指出这两类图片内容从所处的地理环境角度分别代表了什么文明?图一和图三属于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4. (4) 写出材料三中“远征”事件的名称。根据材料分析“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5. (5) 根据材料四,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 (6) 综上所述,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哪些?
  • 18. (2024九上·潼南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国家

    中国

    埃及

    希腊

    中国

    代表

    名称

    司母戊鼎

    金字塔

    帕特农神庙

    都江堰

    请选择表中两个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