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部...

更新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涂正确选项。)
  • 1.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考古学者在今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出夏朝(     )
    A . 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 B . 开始学会建造房屋 C . 呈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D . 实施严格法律制度
  • 2. (2024·北京市) 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

       

    A . 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 B . 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 C . 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 . 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 3.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早在罗马共和国末年,中国就有大宗丝绸运往罗马,执政官凯撒曾向罗马人展示了一大批丝绸织物。此时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三国 D . 魏晋
  • 4. (2024九上·重庆市月考)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 . 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 B . 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C . 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D . 传入中国的马铃薯
  • 5. (2024·威海)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说:“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这里的“帝国”是指(       )
    A . 拜占庭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查理曼帝国 D . 罗马帝国
  • 6. (2024·菏泽) 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大学的兴起 B . 封建庄园的解体 C . 基督教会的支持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7. (2024·宜宾)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以农业为主,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可自给,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了西欧中世纪庄园( )
    A .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 . 随意增加佃户劳役 C . 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直接经营份地
  • 8. (2024九上·肇庆月考)  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欧洲文明 C . 欧洲封建时代 D . 走向近代文明
  • 9.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今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以町、番、目为单位。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 大和政权的建立 B . 大化改新的影响 C . 幕府统治的强化 D . 明治维新的推动
  • 10. (2024九下·四会模拟) 在现代欧洲语言里,有许多词语和概念源于阿拉伯语,如市场、关税、港口、支票和阿拉伯数字等。这佐证了阿拉伯帝国(     )
    A .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 . 促进了欧洲城市自治 C . 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 D . 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 11. (2024九下·二道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思维导图。以下最适合填入图中?处的是(     )

    A .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 . 西欧庄园的普遍推广 C .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 . 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组织产生
  • 12. (2024九上·广州月考)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作品广为人知。这些艺术作品均体现了(       )
    A . 苦行禁欲观念 B . 神权至上思想 C . 人文主义精神 D . 民主共和理念
  • 13.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如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 . 黑人奴隶 B . 黄金白银 C . 生产原料 D . 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
  • 14. (2024九上·长春月考) 18世纪中期,英国工厂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0年到1830年间,工厂从乡村转移出来,逐渐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石油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B . 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C .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应用 D . 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
  • 15. (2024·潍坊)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却对其历史合理性给予了肯定。“肯定”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
    A .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 结束了中世纪黑暗统治 C . 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 D . 开启了社会主义新阶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是共3小题,其中第16小题15分、第17小题16分,第18小题14分,共45分)
  • 16.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1)请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1、图2政治制度的名称。图2所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三

    (3)从图3、图4所示文物中选择一个,概述其史料价值。上述文物体现了文明多样性,请将文物与世界古代文明类型对应分成两类。

    (4)结合材料,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你认为倡导文明多样性有何价值?

  • 17.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人类社会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A》(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知古巴比伦社会奴隶制度发达,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秦律,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刑律及其它方面的法律。秦律以先秦(B学派)为思想基础,规定了殊多种类的刑罚。秦律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请将A、B两处内容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你从历史影响的角度对比《A》(法典)与秦律有何相似之处?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他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英、法、美等国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伏尔泰推崇的“英国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美国哪一法律文献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的理念?
    (3)法律文件见证了时代潮流的演进,英法美等国颁布的法律文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时代诉求?结合以上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治建设的认识。
  • 18. (2024九上·乌鲁木齐月考)

    自古以来,人口迁移就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蔡立雄《闽西历史》

    (1)小历认为:魏晋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是大批人口南迁的结果。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虽然南美洲的印第安居民设法活下去,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三点)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人口迁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解释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