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谷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2024七上·平江期末) 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河姆渡人遗址
  • 2. (2024七上·谷城期末)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山顶洞人的项链”是当时的人们经过工艺加工的砾石、兽牙、鱼骨等组合穿缀成串饰,配在项间,有的鱼骨还留下红颜色的染色痕迹。这一饰品的出现,反映了山顶洞人(     )

    A . 能制造工具 B . 学会人工取火 C . 有了审美观念 D . 过定居生活
  • 3. (2024七上·永年期中) 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稻谷外形完整,颗粒大小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
    A . 懂得人工取火 B . 人工栽培水稻 C . 饲养多种家畜 D . 使用铁制农具
  • 4. (2024七上·谷城期末)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商朝 D . 夏朝
  • 5. (2024七上·谷城期末) 有学者认为:大禹治水的传说,记录了远古先民治理黄河水患改造自然的重大工程。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记载了人类学会利用火的重大进步。该学者的观点表明( )
    A . 神话传说纯属虚构 B . 考古发现是唯一历史依据 C . 传说源于艺术想象 D . 传说中有一定的历史信息
  • 6. (2023七上·赵县月考) 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
    A . 毛公鼎 B . 司母戊鼎 C . 大禾人面方鼎 D . 四羊方尊
  • 7. (2024九下·凉州模拟)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齐国和鲁国这两个重要的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因其辅佐周武王有功而取得的封地,鲁国是周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可见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 . 功臣 B . 宗亲和功臣 C . 宗亲 D . 前朝君王的后代
  • 8. (2023七上·恩平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的使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运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9. (2023七上·孟村期中) 岷江发源于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水量充足,沿途经过高山深谷,水流湍急,在旧灌县一段进入平原时水流落差很大,流速骤然减缓,夏秋两季又多暴雨,常泛滥成灾。据此推断,李冰在此修建都江堰的直接目的是(    )
    A . 促进农业生产 B . 改善当地生活 C . 治理岷江水患 D . 巩固秦国统治
  • 10. (2024七上·谷城期末)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从材料中可知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
    A . 善于用人 B . 赢得民心 C . 战术得当 D . 拥有重兵
  • 11. (2023七上·岑溪月考) 汉朝初建,民生凋敝,天子凑不出同一颜色的四匹马,大臣乘牛车上朝。为恢复生产,汉高祖刘邦实施了( )
    A . 改革开放 B . 休养生息政策 C . 分封制 D . 均田制
  • 12. (2023七上·红桥期末)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 . 平定七国之乱 B . 促成昭君出塞 C . 开辟丝绸之路 D . 实现盐铁专卖
  • 13. (2024七上·谷城期末) 与“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诸葛亮 B . 周瑜 C . 曹操 D . 孙权
  • 14. (2024九下·衡阳月考) 《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 . 民族的大交融 B . 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 . 社会相对安定 D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 15. (2024七上·谷城期末)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疆拓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各中原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481—487年,北魏发生农民起义29次。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之后,孝文帝继续改革。此时改革的重点是“移风易俗”,改变鲜卑族内迁贵族和官僚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学习、接受汉文化。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1. (1) 依据材料一,补全①之处。分析每年的清明时节,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祭拜黄帝的主要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对“秦、楚”态度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作用。
    3. (3) 写出材料三中①处政权名称。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
    4.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列举孝文帝为“移风易俗”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 16. (2024七上·谷城期末)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下图人物)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以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如下表

    领域

    代表人物

    朝代

    主要成就或著作

    造纸术

    东汉

    改进造纸术

    医学

    东汉

    编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数学

    祖冲之

    南北朝

    农学

    贾思勰

    北朝

    撰写《》;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材料四   造纸术最初从中国传到中亚、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再通过阿拉伯地区传到欧美各国和大洋洲,使各国都能分享这一发明成果,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与世界影响》

    1. (1) 材料中的“他”是谁?作为思想家,他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什么?
    2. (2) 面对材料二中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没有领先世界的科技,就没有古代中国的繁荣兴盛。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表格内容①②③④补充完整。
    4.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纸术的外传对世界有何影响?
  • 17. (2024七上·谷城期末)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除去那些人为的灾害障碍。……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又能乘虚先取巴、蜀,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秦汉历史大事记(部分)

    秦朝

    统一中国

    示例一:观点: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选择的历史事件:派兵开凿灵渠,张骞出使西域。论述: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相互了解与往来。此后,西汉王朝加强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边疆愈加巩固。结论:综上所述,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建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派兵开凿灵渠

    秦末农民大起义

    汉朝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实施“推恩令”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张骞出使西域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
    2. (2) 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地利”和“人和”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秦国自身”的其他“有利因素”。
    3. (3) 选择大事记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观点及选择的历史事件不得与示例一雷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