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在桌上放一杯开水,他想测量开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已知高温物体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快;温差越小,降温越慢。则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应为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D.
(2)小明找来两个相同的空烧杯,其中右杯盛有热水。接着又找来4张完全相同的小块湿巾纸,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图所示,其中4号湿巾纸被撕去了一半。
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号纸片;
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号纸片;
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能、不能)。
(1)如图甲所示,她们将一个棉布袋套在干冰灭火器口部,手按灭火器的手柄,过一会儿,棉布袋内出现了干冰。在此过程中,她们观察到装有干冰的棉布袋外侧有一层“白霜”,那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布袋下方还有缥缈的白雾,如图乙所示。雾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丙所示,她们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体积和温度相等的食用油和温水。
①她们先将干冰放入油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油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干冰完全消失后,烧杯中油的体积并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干冰在油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触摸杯底,感觉到很凉,说明;
②接下来,她们将干冰放入温水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杯子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小红认为杯子中的水正在沸腾,小华则认为要进行判断,可以使用温度计,如果,说明水杯中的水在沸腾;
③水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油杯上方没有出现大量“白气”,这个“白气”是(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这两个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白气”的初始物质主要来自于(选填“杯内”或“杯外”)。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①她们先将干冰放入油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油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干冰完全消失后,烧杯中油的体积并未发生变化,这说明干冰在油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触摸杯底,感觉到很凉,说明;
②接下来,她们将干冰放入温水中,干冰沉底后,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杯子上方产生大量白雾。小红认为杯子中的水正在沸腾,小华则认为要进行判断,给你一只温度计,请你说明判断方法:。水面上方的大量白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请你给出合理的猜想:;
③请根据实验中干冰呈现的特性,提出一种在生活中合理使用干冰的方案。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态;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答: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2 | -4 | -6 | -8 | -11 | -15 | -18 | -17 | -1.8 | -0.4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选填“升高”、“降低”、“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
上周日,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同学去南郊风景区春游,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八年级(3)班的张恬恬同学回到家后觉得口很渴,倒水时发现热水瓶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她就拿出水壶,倒入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张恬恬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当她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水花四溅,差点儿溅到自己身上.张恬恬吓了一跳,立刻将水壶放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水壶向水瓶中灌水,这次没有出现刚才的“沸腾”现象.张恬恬同学觉得很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在学校教物理的爸爸.爸爸听了以后,笑着对恬恬说,你已经开始学物理了,最好自己来探究这个问题.在爸爸的指导下张恬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表一
水壶中的水量 | 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 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 |
半壶水 | 灌水时水会突然沸腾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一壶水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表二
水壶中的水量 | 用小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 | 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 |
半壶水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一壶水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 |
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发生突然沸腾的现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出现:①水量比较少(半壶水);②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张恬恬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液体沸腾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通过这次活动,张恬恬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实验,不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