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y | |
A | NaOH 溶液 | 稀 HCl(过量) |
B | 稀 H2SO4 | BaCl2溶液(少量) |
C | Ca(OH)2 | CO2(适量) |
D | 稀 H2SO4 | H2O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氧化铜 | 氯化钠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 | 氧气 | 水蒸气 |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过滤 |
D | 硝酸钾 | 碳酸钾 | 加适量氯化钙反应、过滤、蒸发结晶 |
(1)浓硫酸:因为我有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我的质量增加了。
(2)烧碱固体:我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变质了。
(3)浓盐酸:因为我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我的质量分数。
(4)铁:因为我有性,生活中常用来做炊具。
(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填序号)。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集气瓶底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填化学式)组成的。
为验证性质④,他选择了二氧化碳与其反应,为探究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小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 。
(2)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若想看到B中同样的现象,也可将滴管和集气瓶内的物质改为 。
A.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食盐和水
D.硝酸铵和水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正确。
[思考与讨论]有同学认为,探究1已经证明了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实验探究2中的实验步骤(1)是多余,只要如实验步骤(2),样品溶于水后,直接滴入酚酞即可的。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现象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
(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 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人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选填一或二),理由是。
(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序号 | 反应前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 0 | 10 | 10 | 10 | 10 | 10 |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 100.0 | 101.1 | 102.2 | 103.3 | 104.4 | 105.0 |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1)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和洗涤。
(2)操作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粗产品中的 完全反应。
(3)向固体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的质量,则加入的金属X可能是 (选填“铁”“锌”或“铜”)。
配料 | 氯化钠、碘酸钾(KIO3) |
保质期 | 18个月 |
食用方法 | 勿长时间炖炒 |
贮藏指南 | 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
(1)加碘食盐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表中信息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该性质属于(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KIO3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1%)
(1)1000t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
(2)杂质不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样品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取样品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取稀硫酸质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2 | 0.4 | 0.5 | n |
试回答: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
食用碱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60 | 8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3 | 6 | 8 | m |
(1)表格中m的值应为;
(2)Na2CO3在实验(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
(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