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 1. (2024七上·南宁期中) 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经测定,这类猿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这类猿人我们称之为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沂源猿人 D . 山顶洞人
  • 2. (2024九下·邓州模拟) 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     )

    A . 先进丰富 B . 稳定发展 C . 多元一体 D . 民族交融
  • 3. (2024七上·南宁期中) 每年清明黄帝公祭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参加。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 .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文字 B .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 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 . 传位于禹
  • 4. (2024七上·南宁期中) 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制作音律,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蚕丝和丝织品等。由此可知
    A . 传说近乎神话,完全不可信 B . 考古发现证实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C . 传说是真实的历史 D . 考古发现证实了黄帝的传说都是真实的
  • 5. (2024七上·南宁期中)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禅让制
  • 6. (2024七上·南宁期中)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史称“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换算成世纪年代可表述为(     )
    A . 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B .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C . 公元前10世纪50年代 D . 公元11世纪40年代
  • 7. (2023七上·文峰期中) “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8. (2024七上·柳州月考) 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竟问“鼎之小大轻重”,挑战周王权威。该事件反映了(     )
    A . 周王室的衰微 B . 诸侯提倡“尊王攘夷” C . 礼乐制度的建立 D . 鼎的铸造技术提高
  • 9. (2024七上·柳州月考) 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现象级出圈,淄博有齐国故都之称。在这里,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 10. (2024·泸州模拟)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 .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 . 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 . 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 .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 11. (2024七上·南宁期中)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年度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写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工具的革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4七上·南宁期中)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是称赞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 (     )
    A . 郑国渠 B . 邗沟 C . 灵渠 D . 都江堰
  • 13. (2024·福建) 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
    A . 学而不厌 B . 因材施教 C . 温故知新 D . 不耻下问
  • 14. (2024七上·南宁期中)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A . 《论语》 B . 《孟子》 C . 《道德经》 D . 《韩非子》
  • 15. (2024七上·南宁期中) 甲骨文“王”字,像斧头,用以专称拥有镇压、宰杀权的最高统治者;“服”旁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上部是一只手,表示用手按住一个人头令其服从。这说明甲骨文( )
    A . 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 . 对汉字形成影响深远 C . 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D . 有助于了解当时政治
  • 16. (2024九下·番禺模拟)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
    A . 临床医学 B . 顺应自然 C . 经验传承 D . 高超医术
  • 17. (2023七上·南开期末)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  )
    A . 《诗经》 B . 《离骚》 C . 《论语》 D . 《墨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
  • 18. (2024七上·南宁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发现古人化石和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右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四   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在这里普遍出土了孔石斧、弧背石、夹砂红陶双耳罐、带嘴平底盂、腰檐陶釜和横条陶烧火架等磨制器具,还发现骨镞、骨鱼鳔、陶网坠等渔猎工具。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以及牛、鹿、猪、狗等动物遗骸。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

    1. (1) 从材料一中图A可以看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依据图B中的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山顶洞人在工具制作方面掌握了哪些新的技能?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原始居民?“他们”生活在哪个流域?种植什么农作物?房屋属于什么类型?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饲养什么家畜?
    4. (4) 根据材料四,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指出马家浜文化遗址反映史前社会的哪一时代?请说明理由(注意史论结合)。
  • 19. (2024七上·南宁期中)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

          

    材料二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域和外城组成。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关的玉器……

    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器、石磐、玉钺、陶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城内还出上了小件青铜器和带刻画符号的陶壶……

    材料三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他们在旅行和辩论的过程中,吸引信徒,逐渐形成各哲学学派。当时思想十分活跃,以致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迄今为止,人们搜集和整理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史料(如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实物)、口述史料(如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图像史料等类别。请将以上史料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填写序号)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2. (2) 根据材料一说出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归纳这些考古发现能够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
    3. (3) 材料三中“诸子百家”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诸子百家”形成的特点。
    4.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 20. (2024七上·南宁期中)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某校历史社团以“国家更迭、制度创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国家更迭】

    (1)请你完成夏、商、西周的更迭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都城

    夏朝

    A

    阳城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

    B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C

    D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shào)公奭(sh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2)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下“周公旦”“召公奭”等人必须承担什么义务?

    材料二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

    【感悟启迪】

    (4)结合所学知识,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