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史综合试题

更新时间:2024-12-10 浏览次数:9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一上·云南月考) 下表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南河浜遗址随葬品统计表。导致其差异的根源是(     )

    随葬品(件数)

    中期墓葬(座)

    晚期墓葬(座)

    0件

    9

    0

    1~5件

    10

    24

    6~10件

    0

    18

    11~20件

    2

    16

    20件以上

    2

    3

    A . 阶级社会的形成 B . 社会贫富分化 C . 早期国家的出现 D . 生产力的发展
  • 2. (2024高三上·寻甸月考)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泗水捞鼎”。史载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以后,随着朝代兴亡,九鼎先后为商和周所得。战国时,东周灭亡,九鼎不知去向。有传言九鼎落于彭城(今徐州)泗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打捞,但未果。对上述史实评论正确的是(     )

    A . 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 B . 秦始皇巡游天下造成了沉重的赋役 C . 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 D . 画像石确证了九鼎记载的真实可信
  • 3. (2024高三上·云南模拟) 东汉光武帝九次下诏解决奴婢问题。其中,公元36年至38年,三次下诏宣布陇蜀地区和益、凉二州的奴婢“一切免为庶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 打击中原豪强 B . 降低土地集中程度 C . 缓和社会矛盾 D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4. (2024高三上·景德镇模拟) 某学者在叙述唐朝思想时列举了唐朝三位代表性诗人如表的诗句。该学者列举这些诗句旨在说明唐代(     )

    “我来逯真人、长跪问宝诀。桀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李白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杜甫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觅,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王维

    A . 出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现象 B . 儒家思想逐成为思想主流 C . 多种思想流派并存与发展 D . 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 5. (2024高三下·博白月考) 如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情况柱状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     )

    A . 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 B . 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 . 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D . 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
  • 6. (2024高三上·东湖月考) 从高宗、武后开始,唐朝政府对江南地区逐步采取了田租折布的政策,到玄宗时期,江南诸州县“折纳市约五百七十余万端”,江南租米的北运也基本停止。但玄宗以后,江南租米未见折纳为布者,反而有时还将两税钱折纳成米。这一变化体现了(     )
    A .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 . 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C . 国内形势发生剧变 D . 政府税收制度的改革
  • 7. (2023高二下·普宁月考) 唐高宗时期,大臣刘晓评述当时士风专注“驱驰于才艺”,以致出现“朝登科甲而夕陷刑辟”的情况,并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这实际上(   )
    A . 提倡关注官员文化素质 B . 提出了复兴儒学的希冀 C . 要求反思当时选官制度 D . 主张以科举来引导士人
  • 8. (2024高三上·遂宁月考) 宋代建立了系统的商税制度,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对蕃货的征课倍于土货,土货单抽,蕃货双抽。这表明宋元时期(       )
    A . 外贸税收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 B . 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C . 大一统局面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 . 不利于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活动
  • 9. (2024高三上·湖南模拟) 宋初在方镇(藩镇)取消之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管理三百多个统县政区,于是设立路来实行间接管理,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当,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系统,隶属于不同的中央机构。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初期(     )
    A . 创新制度加强地方治理 B . 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的混乱 C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D . 推行重外轻内的治国理念
  • 10. (2024高三上·景德镇模拟) 明代江南涟川地主沈氏的农事《逐月事宜》中有如下记载,“正月:蛮苏杭买粪;苏州买烧酒;角直买籴豆泥。四月:平望买牛壅(注:牛壅,稻草与牛粪便混合而成的特制肥料);南浔买茧黄。十月:桐乡、海宁买枯叶;山里买柴草。十二月:嘉兴买腊猪油。”该记载反映出当地(     )
    A . 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 . 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C . 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 . 农村与市镇经济联系广泛
  • 11. (2024高三上·东湖月考) 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研究兴修水利,深感“西北治河,东南治水利,皆目前救时至计”。而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数学、地理、水利、工程等知识,运用到兴修水利工程中,可以马上发挥作用。这反映出,明朝后期“西学东渐”的形成(     )
    A . 建立在经世致用思潮基础上 B . 推动中国科技完成近代转型 C . 使明朝的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D . 体现出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
  • 12. (2024高三上·江门模拟) 1858年5月,在与英法代表的谈判中,清朝皇帝最头痛的是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入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条款。所以,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即使在《天津条约》签订后,也借故拖延,不肯换约。咸丰帝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上述条款(     )
    A . 满足了英法侵略要求 B . 助长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气焰 C . 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D . 冲击了传统观念和统治秩序
  • 13. (2024高三上·长春模拟) 19世纪中期,孔子被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苦苦哀求认错的守旧反动的妖魔;19世纪末期,孔子则被当时激进的文人尊为改革的先驱,力求“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对孔子形象的这种塑造反映了(     )
    A . 民主思想已成为社会潮流 B .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 .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增强 D . 探索国家出路亟需科学理论
  • 14. (2024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1914年正月初一、有人记道:“官厅禁止民间过旧年,而社会习惯不能改也,官亦无如之何,乃放假一天,定元旦、端午、中秋、冬至为四节,从俗从宜,非势力所能强迫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习俗变迁蕴含民族主义思想 B . 社会生活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C . 封建文化对习俗的影响深远 D . 共和观念缺乏深厚群众基础
  • 15. (2024高一下·慈溪期末) 如表是近代中国轻工业产品和重化工业品进出口比重(%)表。据此可推断出,民国时期(     )


    进口轻工业产品

    进口重化工业品

    出口轻工业产品

    出口重化工业品

    1912年

    54.7

    13.7

    10.9

    3.6

    1936年

    14.3

    47

    25.2

    6.5

    A . 中国工业布局得到了改善 B . 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C . 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 社会经济结构渐趋失衡
  • 16. (2024高三下·浙江模拟) 1951年,中央财委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反映出我国(       )
    A . 政府经济管理工作变得轻松 B .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 . 政府注重对经济的微观把控 D .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二、非选择题
  • 17. (2024高三上·北海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10 月 10 日,中国共产党为纪念辛亥革命发表告民众书,号召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并针对工人、农民、一般贫民士兵分别进行了动员。194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中针对相持阶段的抗日局势,号召人民“把纪念当作对日寇发动新进攻的伟大的民族示威”,动员全国军民“粉碎敌人对郑州及任何其他地方的进攻,粉碎敌人对各抗日根据地的继续扫荡,为保卫中原与西北而战,为保卫敌后一切抗日根据地而战,为保卫西南而战”。

    ——摘编自陈金龙《谈谈辛亥革命纪念的社会功能》等

    材料二   2021 年10月,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习近平总书记说,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 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继续前进。

    ——摘编自楚秀红《新中国辛亥革命追怀记》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共产党三次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开展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的意义。
  • 18. (2024高三下·黑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金国各地举办的土产品交流会等的统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市场活力略显不足,陈云指出:“工商界主要的困难,是商品滞销,由此而引起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加”。在吸取1951年上海市土产展览交流大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52年,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召开,大会下设土产部与工业品部,华东各省、市及全国各地共4300余人参会。其中,仅上海参加陈列的样品就达1万余种。会议贯彻了“以国营带动私营”的精神,明确了公私兼顾、鼓励私商经营运销的方针,土产部将商品分畅销、行销、滞销三类,分别拟定业务计划并每日对购销计划进行调整;在制定交易价格时使生产者、经营贩运者、消费者均有利可图。工业品部提议将牙刷的骨柄原料由获取困难的牛骨换为合成塑料赛璐珞,既解决了牙刷业原料困难的问题,也为销售困难的赛鹏珞业开拓了新的生产方向。大会还形成了以合作社为桥梁、工业品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的交易方式,也便于政府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摘编自刘亚娟、刘辰宇《1952年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筹办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意义。
  • 19.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外交辞令是现代国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理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概括上表总结的《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合理解释。(要求:可以整体解释,也可以分时段解释。史实正确,论述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