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2-13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 1. (2024八上·期末)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望厦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北京条约》
  • 2. (2024八上·荔湾期中) 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它代表着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这一评论提及的“近代化纲领”是指(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明定国是”诏书
  • 3.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正是洋务运动的大胆引进,才使中国社会内部有了机器大生产,有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了新型的生产方式,有了新兴的阶级力量,有了新的思想文化传播。由此可知(     )
    A .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入侵 C . 维护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D .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 4.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晚清人士在甲午战败后绘制了《时局图》警示国人,并题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反映出甲午战败后(     )
    A . 民族危机因瓜分狂潮而空前严重 B .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C . 有人开始号召人民进行民主革命 D . 日本在中国实行残酷的经济掠夺
  • 5. (2024八上·高碑店期中)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指出,“今天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并认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为此,戊戌变法中推行的措施是(       )
    A . 裁撤冗官冗员 B . 开办新式学堂 C . 派遣留学生 D . 发展农、工、商业
  • 6.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进行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重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
    A . 已经完全陷入了殖民地的深渊 B . 彻底放弃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 C . 彻底丧失挽救民族危亡的能力 D . 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7.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上述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 . 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 .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8.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孙中山曾说过:谁做一个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是袁世凯,而是清除两千年来封建专制之余毒,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恳请诸位同志勿执着于一职一位的得失,而应致力于创立深入人心的用法律捍卫之革命制度。为此孙中山主持制定了(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民国约法》
  • 9.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1913年春,欲北上组织内阁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此事引发了(     )
    A . 二次革命 B . 戊戌变法 C . 广州起义 D . 武昌起义
  • 10.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圆中,希望花开早。一日望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胡适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 . 主张男女平等 B . 提倡个性解放 C . 主张思想自由 D . 倡导文学革命
  • 11. (2024九下·滕州模拟) 在学习近代史的过程中,口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下列口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B . “民主共和”、“自强”“求富”、“民主”“科学”、“变法图强” C . “变法图强”、“民主共和”、“自强”“求富”、“民主”“科学” D . “民主”“科学”、“民主共和”、“变法图强”、“自强”“求富”
  • 12.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做奴隶乎?”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匹配的口号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反清灭洋” C . “废弃偶像,崇拜上帝” 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3.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探索中(     )
    A . 适时调整革命纲领 B . 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C . 十分关心百姓生活 D . 努力团结社会各界
  • 14.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     )
    A . 清政府军队的势力过于强大 B . 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 C . 必须团结同盟者才能够取胜 D . 工人阶级当时完全没有觉悟
  • 15. (2024九下·榕城模拟)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进步刊物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下列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一时期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是(     )

    起止时间

    1915.9- 1918.12

    1919. 1 -1922.7

    1923.6-1926.7.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出现的频率

    0.78%

    2.45%

    25. 14%

    A . 辛亥革命的影响 B .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 C . 五四运动的推动 D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16.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果追溯人民军队发展的“起点”,可以前往(       )
    A . 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B . 上海中共二大纪念馆 C . 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 D .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
  • 17. (2023八上·防城期末) 1927年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也去反动派奈何不了我们的地方去当红色‘山大王’。”毛泽东用哪一革命实践落实了上述想法(     )
    A . 开展工人运动 B . 领导秋收起义 C .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 18.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毛泽东在其八十三年的人生经历中,曾有过“毛委员”“毛政委”“毛主席”等称呼,见证了他在党的历史上政治地位的变化。其中“毛主席”的称呼,最早应出现在(       )
    A . 发动秋收起义时 B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 C . 陕甘宁边区时期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
  • 19.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1935年10月毛泽东途径六盘山时所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红军长征
  • 20.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乌江突破踏名城,生死攸关肃左倾。大浪淘沙无所惧,人间正道见黎明。”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要会议的会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该会议(     )

    A .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D .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二、综合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6分,共计30分。)
  • 21.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部遭受外来侵略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今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节选

    材料三: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1840—1900年间两次侵占北京的战争名称和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带来的危害。
  • 22.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并最终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民主革命运动,必须有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必须有新的思想作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有了可靠的保证,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历程:旗帜闪耀》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归纳五四运动“大不相同”的表现。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兴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分别指什么?由此诞生的“可靠的保证”是什么?“焕然一新”始于哪一年?
    3. (3) 综上所述,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23. (2024九上·让胡路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下列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