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1...

更新时间:2025-01-07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 1.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简称,源于日本动漫产业,原本用来指人物角色的各种设定,包括人物造型、身材比例、面貌特征、个性特点等。今天,人设有了更多的含义,具有社会性。公众人物用人设进行商业包装,营销自己,给自己贴上某类或者某几类高辨识度标签,满足了市场个性化需求;普通人则用人设向外展示自身的想让别人看到的那一面。不过这种“塑造”的形象可能是对人物的一种真实反映,也可能出于经济利益、娱乐效果等考量,与现实形象偏差极大。

    人设是公众人物低成本获得流量红利的捷径。公众人物一旦设定了人设,就会小心经营。他们不仅会囿于以上身份标签,还要时刻挤压真实本我,防止真实本我溢出。在网络通讯和大众媒介发达的今天,粉丝能用网络对公众人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无孔不入的窥探,公众人物构建的人设与个人真实性格的矛盾和反差就显而易见。如果反差较小,且尚未触碰道德底线,粉丝也会选择相信这是公众人物包装下的基于真实的虚拟人设。近年来公众人物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失范现象,涉及作风混乱、学术不端、偷税漏税、违反法规、触犯公序良俗底线等不良事件,这些负面影响将其过往长期塑造的正向人设毁之殆尽。而一旦“人设崩塌”,他们的职业生涯将一落千丈,资本投入将血本无归。

    (摘编自《印象管理视角下公众人物人设探析》)

    材料二:

    当前,“人设”跨出专业领域,引申为某人的公众形象。人们将人设与表现人物特征的词语连在一起使用,凸显性格特点,比如“耿直人设”“硬汉人设”;突出人物品质,如“学霸人设”“敬业人设”;还可以强调生活态度,如“精致人设”“勤奋人设”;也可以侧重社会角色,如“好父亲人设”“好学生人设”。“人设”既是自我期许,也是他人和社会评价。

    “人设”一旦形成,就如一张张递出去的名片,承载着特定信息。现代社会崇尚高效快捷,更需要直截了当、一语中的。“人设”恰恰满足这一要求,凸显人物辨识度,提高信息密度和表达效率,让人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完成描述、认知、沟通,便于识别志同道合的人、形成群体认同,有助于构建轻松、亲切的社交氛围乃至和谐、共享的公共关系。

    可以说,无论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大叙事”中,“人设”都在积极发挥作用。它不仅便于传播、交流,也包含自我要求和自我塑造。对个人来说,在不同场合会被识别成不同角色,努力符合不同“人设”定位,意味着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

    作为公众人物,明星也会在媒介空间塑造自身社会形象,打造“人设”。实际上,明星的“人设”不是新事物,它与电影工业发展史几近同步。电影产业发展初期,制片厂会要求明星按照电影角色性格特点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银幕形象的延伸。“入戏”的观众本来就有将角色与明星本人混同的倾向,银幕内外“人设”的互相印证又进一步强化这种倾向。这些鲜明的“人设”标签让明星本人更具识别度,有助于得到观众喜爱和认同。随着时代发展,媒介日益发达,明星与观众对话的渠道更加丰富直接,自我展示包装的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不再拘泥于扮演的角色,而转为抓住自身特点予以强化,如“阳光少年”“励志偶像”等。一个准确、鲜明的“人设”是对外传播、树立形象的需要,也是汇聚正向力量的有效方式。

    从专业术语到网络流行语,再到线下生活的常用语,“人设”的含义、应用范畴不断延伸、扩展,背后是明确定位、建立认同的思维。无论普通个体还是公众人物,当立下积极、正面“人设”时,不妨视作自我提升和自我规范的开始。在这个意义上,“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刘洋《人设:自我提升和自我规范的开始》)

    1. (1) 下列对材料中“人设”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设原用于动漫的角色设定,后延伸到社会其他领域,多指某人传达给公众的社会形象。 B . 人设在现今出现的目的是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公众人物可以利用人设来获取流量红利。 C . 人设会因受众期待而强化印象,一旦人设崩塌,资本投入和公众人物职业生涯将受影响。 D . 人设有导向性,可将主流价值观更好地传递给受众,能够对大众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2) 下列艺术作品的“人设”不符合材料二第三段文意的一项是( )
      A . 《战狼2》中为了解救中国同胞,只身一人前去非洲与雇佣兵展开搏斗的冷锋。 B . 《集结号》中为给当年战死的47个弟兄找回尊严、坚持找寻真相的谷子地。 C . 《九品芝麻官》中替戚秦氏一家十三口的杀害者常威进行辩护的师爷方唐镜。 D . 《人民的名义》中坚决反对贪污腐败积极参与内部改革和反腐行动的李达康。
    3. (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请说说公众人物和普通个人应该如何发挥“人设”的积极作用。
  • 2.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的河边

    峻青

    天已经大亮了。潍河的上空,出现了老鹰的影子,它那乌黑发光的翅膀,横扫着破棉絮般的云块,一会儿从云里钻出来,良久地俯视着雨后的田野和那浩浩荡荡异常雄伟的大河,一会儿,吃惊似的把翅膀一侧,像一道黑色闪电,又冲进那黑沉沉的云海里去了。

    清晨的河岸并不宁静。一场激烈的风暴就要卷来了。

    敌人越来越近。我和小陈忽地从壕沟里站起来,手里的机枪叫了起来。匪徒们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倒的倒、爬的爬,向堤下溃逃。可陈家庄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嘡嘡的钟声,紧接着,钟声一村连着一村,一刹那间,四面好多村庄里,都响起了火急的钟声。

    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几分钟之后,敌人从三面围攻上来。好,来吧!只要老杨能到河东,河东武工队就垮不了,河东人民也就有了依靠。可是,为什么要让小陈留在这里作不必要的牺牲呢?于是,我说:“小陈,你会凫水,快下河去吧!”

    小陈吃惊地看了看我,生气地把头转向一边。

    “你懂不懂得服从命令!”我真有些火了。

    “懂得,”他说话了,声音很低,但立即转回头来,定定地看着我,说:“我服从的是把你送过河去的命令,而不是丢下你,自己逃跑的命令。”

    啊!真想不到这个小家伙,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没有话说了,而且禁不住笑了起来。

    “好吧,小陈,别生我的气。”我说,“那咱们就准备战斗吧!”

    西边的敌人伏在沙丘后开始向我们射击,子弹在我们身边扑扑地乱飞。突然,他们停止射击了。一个匪徒从沙丘后面探出头来,挥舞一块红布,喊道:“别打枪,别打枪。”

    接着沙丘后面推出了两个人。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的苍白。站在沙丘上的一个是老大娘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啊!不用说,我就猜到这是小陈的娘和他的弟弟小佳。

    这时,老大娘说话了:“孩子!”声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我怎么看不见你?”

    “在这里,娘!”小陈在蓬蒿丛里大声地答道。

    “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

    “娘!”小陈颤动着声音叫了一声,眼泪刷刷淌下来。

    “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

    “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

    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想缩到沙丘后面去。就在这时,小陈的冲锋枪响了。那个大意的挥红布的匪徒,没来得急缩回去,应声倒地。

    “好,打得好,我的好孩子。”老大娘连连地点着头。

    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痛叫了一声,身子一晃,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

    “娘啊!”小陈大叫了一声。

    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淌下来。我看看小陈,小陈的嘴唇都咬破了,眼里冒着火一样的光,一动不动地望着躺在沙丘上的母亲。

    不久,沙丘上又有匪徒喊了起来:“别打枪!别打枪!”

    随着喊声,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接着,四五个匪徒躲在小佳的身后,飞快地冲过来。

    我一下子惊住了,端起的枪不自觉地放了下来。小陈也停止了射击。河岸上突然变得惊人的静寂,小佳的急促呼吸声,匪徒们的脚步声,河里波浪的呼啸声,都可以清楚听见……突然,响起一个孩子的清脆而坚决的喊声:

    “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

    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小陈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了,他端起了枪。

    但是,我拉了他一把:“别打!”

    “打!打!”小佳急速地喊着。“给娘报仇!快打呀!哥哥——打!给娘…”

    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他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了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拉开了弦。我的心狂跳起来了,用力地闭上了眼睛。

    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

    说老实话,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我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可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激动过。现在我什么都忘了。我把匣枪的机钮拨到了快机上,子弹像雨点似的泼出去。我只想射击,射击,猛烈地射击!复仇,复仇!

    可是,我似乎发觉小陈并不像我一样的疯狂。他很节省弹药,冲锋枪很少连发,而且老是回头向河里张望。突然,他狂喜地喊道:“姚队长,我爹回来了。”

    我回头一看,老头子像箭似的向着堤下凫过来。

    小陈狂喜地站起身来喊道:“爹,快呀,快。……”突然,他停住了,一只手抓着胸膛,颓然地坐倒下去,鲜血立刻从他胸前涌了出来。

    随后,陈老头来到我身边蹲了下来,他看见了胸前流着血的小陈,双手抓住儿子的手,喊道:“孩子!孩子!”

    小陈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老爹,嘴一咧笑了。沙哑着说:“爹,快,快带他下河。”

    陈老头又看了一眼大娘和小佳的尸体,大胡子剧烈地抖动了一下,眼泪刷刷地流下来。然后立刻抬起手,狠狠地擦了擦眼睛,紧紧地抓着我的胳膊,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

    风吹卷着嚣扰的浪涛,四面都响着风浪的吼声。我回头向堤上望去,看不见小陈的影子,只看见一缕缕淡蓝色的枪烟在壕沟上面缭绕……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我”命令小陈下河逃走,而小陈拒绝服从命令并提出自己的服从原则,这让“我”对他的不明事理感到好笑。 B . 大娘面对危险,安静无惧,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死前想看下小陈,又担心他的安危,这种矛盾心理使得她想听到儿子叫一声“娘”就满意了。 C . 当看到大娘和小佳牺牲后,“我”疯狂地只想着“射击,射击”,而小陈却很少连发,节约子弹,是为了保存力量,等他爹来一起复仇。 D . 陈老头看到眼前牺牲的家人,震惊悲痛。而后“狠狠地”擦泪、“紧紧地”抓我,包含了一种对匪徒的愤怒和对“我”埋怨的复杂心理。
    2. (2) 关于文中几处环境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通过描写老鹰在云层里穿梭,烘托了小陈和“我”的形象,可以说老鹰就是他们那种革命斗争精神的外化和象征。 B . 文中两次写到一场“风暴”就要来了,不仅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而且暗示了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惨烈程度也在提升。 C . 当匪徒躲在小佳后面冲来时,静寂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敌我双方的紧张局面,将匪徒的胆怯、小陈及“我”的镇定体现了出来。 D . 结尾处“嚣扰的浪涛”“风浪的吼叫”烘托出“我”的悲痛和愤怒,而“枪烟在壕沟上面缭绕”则烘托了小陈牺牲的悲壮场面。
    3. (3) 文中画横线处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激动过”,请谈谈你的理解。
    4. (4) 《百合花》与本文都是革命战争小说,为何《百合花》读来清新优美,而这篇小说却显得慷慨悲壮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3.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寨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其说,因取“经”“”“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1. (1) 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3处不给分。

      少A而不勤B无如C之何矣D长而善E忘F庶几G以此H补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积善成德”与乙文“心善其说”两句中的“善”的意义相同。 B . 甲文中“蚓无爪牙之利”与乙文“故虽有强记之力”两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 C .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也常指极近的距离等。 D .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跟《师说》中“六艺经传”的“传”意义相同。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一段先强调空想不如学习,接着连用五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展开比喻论证。 B . 甲文第二段通过“蚯蚓”与“蟹”的行为设喻,对比明显,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 C . 乙文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 D . 乙文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后来看到孙寨答邢词中的说法,深表赞同。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

    5. (5) 甲乙两文对学习各有什么认识?请简要概括。
  • 4.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一开始就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巧”与“恨”点明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练达而凄美,渲染了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 B . 下片“忍顾鹊桥归路”,写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的辛酸之情。 C . 全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尤其是最后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D . 全词每片前三句皆为描写,后两句均作叙事,整首词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
    2. (2) 这首词被誉为“七夕之最”,这与词人高超的表现技巧分不开,试从修辞手法角度对本词作简要赏析。
  • 5.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登高》中“”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使风、天等六种意象自然成对。
    2. (2) 《师说》指出社会上从师学习的风气很差,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3. (3) “瑟”这一古老弦乐器,可以象征知音与年华,是中国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8分)
  • 6.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时可        拾取,摘取 B . 烟涛微茫难求        相信 C . 而闻者        清楚 D . 人也远矣        超出
    2. (2)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A .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 . 吾尝终日思矣 C . 人非生知之者 D . 不从师
    3.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 童子之师 C . 烽火扬州 D . 暮去朝来颜色
    4. (4)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7.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85—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____三年的局面。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开始了攻关。最后,①通过翔实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②根据他们的研究数据显示,③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④再增加1000亿斤的话,⑤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

    做科研几十年,李振声越来越深地体会到,____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很快,李振声组织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打响了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在实施的6年中,这项工程为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504.8亿斤,与预期相____。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李振声在总结这件“大事”时说:“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自己又能干的事,看准了就要先做起来,不要贻误时机;____做好了,就会得到国家的认可。”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以麦为业、代代相传、不懈求索!正是这条大道,浇灌了李振声逐梦麦田的梦想,书写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的传奇,成就了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底气。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踟蹰不前        必需        契合        只要 B . 徘徊不前        必需        契合        只有 C . 徘徊不前        必须        符合        只要 D . 踟蹰不前        必须        符合        只有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钟扬参加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 B . 这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雷厉风行的年轻副局级干部干出一件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放弃武汉的一切,去上海当一名高校教师。 C . 非常荣幸在这里接受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一生物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的肯定。 D . 南孔圣地儒家思想传千古,烂柯仙境围棋文化耀古今,水亭门外千帆竞渡通南北——衢州人杰地灵。
    3. (3)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书写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脉相承的传奇,浇灌了李振声逐梦麦田的梦想,中国人这才有了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底气。”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一上·衢州期中)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当人际交流转变为数字表达的时候,人际交流的距离真的变近了吗?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