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二氧化锰和铁粉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
B |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 | 观察颜色 |
C | 探究乙醇中是否有氢元素 | 取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D | 除去少量的气体 | 点燃混合气体 |
①石墨 ② ③干冰 ④明矾 ⑤金刚石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甲烷 ④臭氧 ⑤氮气
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观察到电极上产生气泡,经检验管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3)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进而推算出结果。(填最简整数比)
(4)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
(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
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
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
回答下列问题:
①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②从元素分类角度,锂元素属于元素。
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基于该思路,围绕“碳中和”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Ⅰ:含水层封存一项比植物封存有前景的手段。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被压至千克/立方米的密度后泵入岩石中封存。
(1)“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__(填“碳元素”、“碳单质”或“二氧化碳”)。
(2)含水层封存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实验室模拟吸收和释放
步骤①:按图1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回到0刻度;
步骤②:在三颈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将盛有足量石灰水和足量稀盐酸的注射器固定在三颈瓶上,并安装压强传感器;
步骤③: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将注射器中液体全部注入三颈瓶中,充分反应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
步骤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将注射器中液体全部快速压进三颈瓶中,再关闭弹簧夹2,充分反应至压强不再改变;
步骤⑤:打开两个弹簧夹,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再关闭两个弹簧夹,继续测量压强变化。
步骤③-⑤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图3可知,步骤③中推入的注射器中试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为缩短段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加热 | B. 振荡 | C. 打开弹簧夹 |
(6)最终装置内压强低于起始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Ⅲ.的资源化利用
(7)已知一定条件下与以质量比反应可生成。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与反应也能生成甲醇()。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请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