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象棋中威力最大的“车”处于交通最不便利之处,“马”虽无绊脚之碍却毫无前途出路可言,“炮”虽四面通畅可是除了打对方马并无第二炮架。左图“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最早可能在(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2.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
    A . 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B . 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 . 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D .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 3. (2022高二上·舒城月考) 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    )
    A .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 官吏考核逐渐规范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 官员选拔目渐科学
  • 4.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管子在“国蓄”篇中说:“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民之不治,以贫富不齐也”。中国古代下列举措与管子意图最贴近的是(    )
    A .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B . 废井田,开阡陌 C . 东汉允许大庄园经济的发展 D . 宋代的方田均税法
  • 5.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
    A .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 导致了地方割据 D .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6.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可参与“廷议”“廷推”,可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可反对皇帝的意旨。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

    A . 削弱了皇帝的实权 B . 有利于权力的制衡 C . 有助于朝政的改善 D . 奠定内阁制的基础
  • 7.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
    A . 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B . 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C . 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 . 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 8.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在此期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
    A .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 . 新航路开辟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 . 明政府推行“一条鞭法”等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 .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 9.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
    A . 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 B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 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D . 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
  • 10.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史学家郭廷以在《近代中国的变局》中指出,近代中国“二期的译书,肇端于道咸,大盛于同光。初为私家之学,进为政府主办”。由此可见“二期的译书”(    )
    A . 促使统治者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B . 直接引发维新变法政治风潮 C . 客观上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11.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晚清重臣张人骏曾在其家书中写道:“所谓学成而返,好者不过目的、影响数百新名词,全无实际,否则革命、排满、自由而已。”这表明他(    )
    A . 极力赞成发动革命排满 B . 大力推崇留学为国服务 C . 主张严厉镇压辛亥革命 D . 对新式教育持否定态度
  • 12.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897~1912年期间,莫理循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
    A .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B .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 .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D .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 13. (2018高三下·德庆月考)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
    A .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C .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 14.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

    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

    A .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 . 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 C . 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 . 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15.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 )

    A .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 B . 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 C . 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 D . 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 16. (2019高二下·大名月考) 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    )

    A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保障经济计划完成 C .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D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17.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实行抽签选举制,“使富人失去了运用其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这表明抽签选举制(    )
    A . 有利于工商业者参与政府管理 B . 增强了民主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C . 进一步扩大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D . 成为后来社会动荡的政治根源
  • 18.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说明早期殖民制度主要是(    )
    A . 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B . 通过垄断市场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 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D . 垄断贸易,保护国内市场
  • 19.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
    A .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 . 人文主义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C .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 .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 20.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议会成了许多人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所以议员席位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在一个地方,1689年8磅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但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这个席位却花了900磅。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 . 君主立宪有名无实 B . 议会为贵族所控制 C . 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 . 议会权力得到增强
  • 21.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此观点强调(    )
    A . 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 B . 从全球贸易角度考察欧洲工业革命 C . 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 D . 中英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推动作用
  • 22.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929年,斯大林认为集体农庄使“城乡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的对立将加速消除”。到1951年,斯大林进一步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的基础,已经被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这反映了(    )
    A . 农业集体化运动快速发展 B . 集体农庄完全适合苏联的国情 C . 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 . 苏联的经济体制充满活力
  • 23.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1961年1月,肯尼迪总统第一次向参众两院做演讲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了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了黄金,数目如此之大,将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这反映了(    )
    A . 对欧援助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B .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处于劣势 C .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 D . 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
  • 24.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一部编年史如此描述二十世纪8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动:“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 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这可说是一种反革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但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文中所说“新的政治浪潮”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
    A . 凯恩斯主义 B . 福利国家 C . 新自由主义 D . 新民主主义
二、非选择题
  • 25.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材料二:明朱元璋亲自拟定的《教民榜文》作过如下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是令出后,官吏敢有紊乱者,处以极刑。民人敢有紊乱者,家迁化外。前已条例昭示,尔户部再行申明……

    1. (1) 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中国古代立法理念形成的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出宋明之后中国传统社会司法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司法特点的原因。
  • 26.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页。)

    在誉为经济史“经典”的法国著名史家保尔·芒图著作《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中:“本书每一页上都可能有其名字的那些城市,皆归功于大工业。”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就讲到,西方列强在中国“广设埠头,贩运百货,亦欲逞彼黠削之诡谋,隘我商民之生计。“

    (曾国藩:《预筹修约事宜疏》)

    1894年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是9.7:1,1920年是3:1。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

    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谈及19世纪50年代末,“其时黄河决口,江苏北境竟成泽国,人民失业,无家可归者,无虑千万,咸来上海就食”。

    20世纪30年代广东因丝业衰落,约有20万女工从工厂回到农村去;浙江“城市工人大批的回乡”;江苏无锡“前赴都市工作者,今大都重返田间”;河南汜水,山西灵邱,江苏江都因农民大量返乡,多有“实感农工太多”之叹。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对比材料一,指出近代城市化的核心驱动力应该是什么?
  • 27.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共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史实对“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加以概括论证。

  • 28. (2017高三上·株洲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治理天山南路地区(及“回疆”)的政令、条规由理藩院负责汇编成《回疆则例》,共八卷,涉及行政、司法、经济等法律条规。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天山南路地区的政治制度,确立了清朝对天山南路地区的管辖。以伯克制度为例,《回疆则例》对伯克设置、执掌、任免、待遇、年班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权力掌握在清朝手中,对伯克官员的升迁、任免由清朝各级官衙负责。对于归顺较早、平叛有功的哈密、吐鲁番等地维吾尔贵族,清朝封以王、贝勒、贝子等爵位,实行札萨克制度,《回疆则例》对于维吾尔贵族爵位的承袭、待遇等规定甚细。《回疆则例》还体现了清政府对回疆实行政教分离,严禁宗教干政的原则,规定了慎选阿訇,禁止莫洛回子念黑经等内容。

    ——王东平《论题: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回疆则例》的基本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回疆则例》颁行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