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跋]指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2015年12月17日,我国将一枚名为“悟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送入太空。暗物质是一种因存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它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悟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其观测范围超过国际上其他同类探测器。该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有望探测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并解开宇宙核心的秘密。
2017年6月2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全体科考队员顺利返回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历时138天,________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________。( )
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上。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作为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市民,我们更应倡导和实践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特向广大师生倡议:
一,树立节俭观念。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按须点餐,吃多少、点多少,力求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带走。
二,倡导餐桌文明。不在餐饮场所肆意喧哗,时刻照顾他人的用餐感受,营造良好就餐氛围。
三,坚持低碳环保。提倡绿色消费,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身体力行,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享受幸福生活。
语病修改:。
错别字修改:。
【材料一】
高速铁路,就是铁路设计速度高、能让火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中国国家铁路局将高速铁路定义为: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高铁建设始于2004年,自200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中国高铁建设保持高速增长。2008-2015年,中国高铁建设总投资额高达5.35万亿,使得高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截止2015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1.9万公里,远超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图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统计图(万公里)
图二:2015年世界各国高铁运营里程图(公里)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版,“十三五”期间,中国计划在“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基础上,完善高速铁路网络,形成八纵八横主通道,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覆盖。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运营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25年,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材料二】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高铁基于技术实力形成的强大优势已领先于全球。国外高铁每公里造价为2-3亿元,而中国高铁造价每公里1.5亿元,只有国外造价的二分之一。日本新干线已运营的线路是2678公里,其他国家大部分还不足1000公里,而中国已建造运营1.9万公里,其中包括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京沪高铁,也包括建在高寒地段的哈大高铁,可谓建设管理和运营经验都相当丰富。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速度上的优势,一般运营速度即可达到300-350公里/小时,这是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
【材料三】
中国高铁出海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2013年,中国提出以高铁取代古老的风力、马力和人力运输,重建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高铁出海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目前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已经有20个。除了中国外,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美国等很多国家也都在规划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全球开始步入高铁时代。预计2015-2025年,除中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建设里程为4.36万公里。其中2.63万公里是由中国所主导的一带一路的建设,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由中国来建设的。另外的1.73万公里中,保守估计中国可以参与其中的30%,即为0.52万公里。中国的高铁国际市场巨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翻译:
【甲】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乙】过着退隐的生活,不过问政事,没有大的野心和抱负。
【丙】在乱世中苟且活命,不谋求在诸侯之中显扬自己的富贵。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父母唯其疾之忧。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仁:;义:;智:
大地上的读书人
陈全忠
①有人说,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十五六岁,那时精力旺盛,记忆力好。但在最好的读书年龄,我却没有书。我生活的村庄离县城的新华书店有几十公里,出山不容易,再说家里也没有钱给我买书。
②我所能索到的书,都是哥哥从家境好些的朋友、同学那儿搜罗来的,借期往往只有三四天,看完即还。正因为借到书不容易,书在手里的时间那么短,我不得不抓紧分秒时间读完。
③上中学是在十几里外的镇上,每天赶早走路去,到了教室,满头大汗。待到放学,出了校门,心就像出笼的鸟飞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在一块叽叽喳喳,我故意落在后面,独自走,没人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摸出书来看。大地之上没有书桌,没有书房,只有无限的风景。我捏着方块字的纸缓缓走在山间公路上,心情随字里行间的故事一路铺陈。书中的某个情节或某个字句激发了我的想象,让我忍不住想奔跑,想歌唱,或者索性找个尚有斜阳照射的山头,坐下来,将故事中未解的结局看完。我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少年时代的书都是在路上边走边读完的。
④苦吗?我怎么毫不觉得。在物质上最贫乏的时候,在精神极度困窘的时候,走在荒芜的山间路上,有一本书在你面前打开,有不同世界的人和你作伴、对话,丰富你的人生和阅历,是一件多么甜蜜的事情。少年时代的书不是在温暖的书房、舒适的书桌旁读的,而是在田间山头、在匆匆的脚步度量中读完的,书上的每一个字句都跳跃着进入视线,但因此更加带着热腾腾的气息,可以拿到生活中掂量,可以在天地草木间寻找注解,可以以最强劲的频率和心灵发生共振。
⑤几年前的一个假期,我去了宜宾一个叫李庄的小镇。风景是乡村式的,恬静、可以平淡相处,一如我少年成长时的那个村庄。
⑥其实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小镇,上个世纪在抗战的硝烟中,中国许多地方再也不适合读书做学问了。无数的文化单位开始西迁,迁向内地,迁向有深山大河屏障的僻远城乡。大批学者也选择了这个贫穷而偏僻的小镇蜗居、做学问,保存学术的薪火。
⑦读书苦吗?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和吃饭都是大问题。最要命的是,没有书。唯一带有存书的机构是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依附于此的读书人才稍得以慰藉。但是,要到这个读书的地方殊不容易,我曾经在李庄镇外寻索着,穿过一大段弯弯曲曲的田埂,还有一片树林,然后爬500多个台阶,才找到山峰顶部的一个山庄,这就是当年的史语所办公遗址,现在已改为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山路上走着的时候,我突然找到了少年时读书的心境。
⑧这样的生活苦吗?我翻遍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在李庄留下的文字,看到的只有读书、研究、做学问得到的累累著述,和对国运、天下事的远视,而物质上的困苦却不见于纸间笔头。如果可以穿越,我说不定能看到这一幕:在如豆的煤油灯下,考古学家董作宾躬身简陋的斗室,手写考古史上开天辟地的煌煌巨著《殷历谱》;同济大学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和夫人、儿女以及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兴致勃勃地到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做实验。在李庄的田野沟渠间,人跑蛙跳,你追我赶,泥水四溅;中国营造社的梁思成兴致勃勃地画下李庄旧旧的东岳庙的建筑构式图,旁边是同济大学学子的琅琅书声……
⑨在彼时的李庄,世界很喧哗,有人做了高官,有人发了国难财,也有读书人因此眼红,放弃书桌,奔向豪门之间。剩下的那一群读书人,面带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册笔墨之间,自得其乐。
⑩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个当下具体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读书更好的选择。历史会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
(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大地上的读书人 | 所处的环境 | 读书的经历 | 读书、研究的状态 |
我 | 家境贫寒 | ① | 如饥似渴 |
学者 | ② | 读书、研究、做学问 | ③ |
国家好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
①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平实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带来每一个人的幸福。
②“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为传唱的歌曲里,透露着人们对“国”与“家”、“国”与“个人”关系最本质的认知。在这种认知背后,凝聚的其实是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
③“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既利国利民又利人利己。
④这样的情怀首先体现在充满爱民之情。当年,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惦念之情。这样的热爱,就是联系国家好、民族好与人民好之间的血脉纽带。
⑤这样的情怀还体现在恪尽兴国之责。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甲】今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以主人翁姿态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著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
⑥这样的情怀还体现在饱含奉献精神。为了国家好民族好,奉献和牺牲有时在所难免。“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定要强大”,这是罗阳为之奋斗和献身的崇高理想。正是有了罗阳这样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
⑦只要人人都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只要人人尽到自己的一份兴国之责,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就是在每个中华儿女的付出和奉献中,不断进步,坚定地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有了国家强盛才有国民尊严,有民族崛起才有人民福祉。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长。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首先解释了① , 然后分别从爱民之情、②、奉献精神三个方面阐释了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最后再次强调个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
题目一:《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一文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请将“ 好,才会好”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每个人都有可以能成为理想中的你,从事你所喜爱的职业。未来,你或许是名医术高超的医生,或许是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请你发挥想象,以“我的一天”为题目,写一写梦想成真后的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