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普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03-07 浏览次数:3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默写。                                          
    1. (1)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不堪盈手赠,。(张九龄《望月怀远》)
    4. (4) ,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5) 俶尔远逝,。(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诗歌鉴赏
  • 2.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1) 诗中“万籁”的意思是
    2.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明出游时间、地点、环境。 B . 颔联营造了禅院幽雅宁静的意境。 C . 颈联抒写了诗人恍若隔世的观感。 D . 尾联寄托了作者追求隐逸的情怀。
三、文言文阅读
  • 3.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1) 作者是(朝代)的著名文学家(人名)
    2. (2) 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以我酌油知之。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发矢十中八九”表明陈尧咨箭术高超。 C . 作者用历史事件说明熟能生巧。 D . 作者用生动故事阐释实践出真知的哲理。
  • 4.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暗取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及长,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凿木人长寸   

      之奇俱如此    

    2. (2) 对文中画线句“观者异以为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看的人表示怪异以为遇到了神。 B . 周围观看的人奇怪这个神奇之物。 C . 观看的人感到惊讶认为十分神奇。 D . 周围观看的人感到奇怪遇到了神。
    3. (3) 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从文中看,“所作之奇俱如此”的“此”主要指的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
  • 5.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hān

      然入梦

    2. (2) 第①段中的“奇观”在文中具体是指
    3. (3) 从选文看,老山界难走,表现在两个方面。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4. (4) 以下对第⑪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状物写景,让人如临其境。 B . 作者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衬托深夜里雷公岩的寂静。 C . 写出了战士全身心陶醉在夜景的欣赏中,表明红军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D . 表明战士忘记了寒冷危险,体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艰难的大无畏精神。
  • 6. (2017七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那些我忘了的书

           ①很多书我都忘了。

           ②有的忘得很干净,连书名带作者,书的内容一概不记得,除非有天这本书再次在我面前呈现,提醒一下记忆,否则我是想不起来曾看过这么一本书。

           ③有些遗忘如烟云缭绕,记得一点,忘了一片,似是而非,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记忆,还停在岁月里面。

           ④有的书我还记得名字,忘记了情节。那一年我拿着本从图书馆里借出的《镜花缘》,坐着火车踏上回家的旅途。火车“哐当哐当”,到处挤挤挨挨,等到了中间某站,终于等出了空座。于是坐下,捧着书,但还是没有看。和对座的人聊天,如斯愉快,天南地北,无所不谈,闲闲地聊着,无边夜景在车窗外徐徐掠过,像往事一幕一幕,那些路过的亮着的街灯格外美,一行行地闪耀,以一种挺拔的身姿伫立。

           ⑤我后来还是看完了这本《镜花缘》,不是在那辆火车上。看完了就忘了,也许还记得几个漂亮的名字。情节故事全部丢到了九霄云外,唯有那天夜晚,我把书展开在火车的小桌上,趴在那里也不读书,只是和对面的人聊天的情景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⑥以前翻看《今古奇观》,随看随忘,到头来只记得“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篇章。因为这故事太过闻名遐迩,无意间已经听得多,早就熟知,没承想第一次看时,还是那般震撼。那些文字滔滔涌来,某一行,某一句,如利箭疾驰,正中靶心,悄然泪落。

           ⑦有些我以为忘了的书,偶然重回眼前时,时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将曾经深爱的时刻缓缓呈现。原来并没有忘,一字一字还记在心里,虽然并不能原篇背诵,但当这些久违的文字回来,看到它们时是如许亲切,带着少年时光的回音,温暖嘹亮。

           ⑧时间愈久,忘了的书也愈多了。也许忘了书名,也许忘了作者,也许忘了的是一段隐隐约约的传奇,然而没有被时间长河洗去的,留下来的,自是刻骨铭心的爱恋。

           ⑨忘了的,是似水因缘;没忘记的,是锦绣华年。

    (文/黎武静 选自《羊城晚报》2015年9月13日)

    1. (1) 细读④⑤段,“我”两次阅读《镜花缘》经历有“忘记”,也有“记住”。请按照阅读,填写下列横线上的内容。

      第一次,没有看书,记住了

      第二次,看完就忘了,记住了

    2. (2) 第⑥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表达了
    3. (3) 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些忘记了的书,其实是读得不深、理解不透的书。 B . 那些忘记了的书,其实是被其他信息干扰而忽略的书。 C . 作者写忘记,其实是写自己记住了与书有关的往事。 D . 作者写忘记,其实是写记住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感动。
    4. (4)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
五、综合性学习
  • 7. (2017七上·普陀期末) 学校开展“走近母亲河”实践活动,活动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准备在板报上展示:

           材料一: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河道,全长26公里,流经普陀区的河道长达14公里。因此,普陀区段的桥梁特别多,比如长寿路桥、宝成桥、武宁路桥、泸定路桥、昌化路桥、江宁路桥、西康路桥等。

           材料二:长寿路桥在普济路桥上游约600米处,是苏州河闸口往上游的第十四座桥。长寿路桥处于苏州河由西南方向转折为东南方向流动的湾口,桥的走向改变了下游绝大部分桥梁南北走向的状况,为东西走向。其右岸接长寿路,左岸通天目西路。

           材料三:上海解放初期,虽然当时上海在经济上还十分困难,市政建设资金十分缺乏。但市领导眼见广大工人上下班和北郊农民向市区送菜都要乘坐渡船,既耽误时间又很不安全,常常发生因过于拥挤乘客落水事件,就动手建了一座宽约4米、长50米的7孔木桥,名“归化路桥”,以解燃眉之急。1957年随同原迪化路改名乌鲁木齐一起,归化路改名为昌化路,桥名也改为昌化路桥。

    1. (1) 根据材料,请将板报的栏目主题补充完整

      栏目一:普陀区苏州河上的桥梁概况;

      栏目二:长寿路桥的

      栏目三:昌化路桥的

    2. (2) 以下宣传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千姿百态,普陀的桥 B . 河上彩虹,心中美景 C . 横跨两岸,连通东西 D . 穿越历史,联结未来
六、命题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