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 工商业类别 |
苏州、杭州 | 丝织业发达 |
松江 | 棉纺织业中心 |
景德镇 | 制瓷业中心 |
成都 | 茶叶市场 |
武昌 | 木材市场 |
扬州 | 食盐集散地 |
广州、宁波、泉州、福州 | 对外贸易港口 |
①提倡经世致用 ②促进社会转型 ③提倡工商皆本 ④否定封建理学
项目 | 投资额(千两) | 占总数(%) |
交存外商企业保证金 | 100 000 | 50.0 |
附股于外商企业 | 12 000 | 6.0 |
投资城市房地产 | 30 000 | 15.0 |
投资商业、银线业 | 53 000 | 26.5 |
投资近代工业、航运业 | 5 000 | 2.5 |
①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顺利建成
②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新水平 ②对未来世界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③牛顿力学体系受到社会吹捧 ④明确提出反对君主专制
①使得绥靖政策进一步瓦解 ②推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③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英法美达到了祸水东引的目的
①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与会国之间的矛盾
②德国对苛刻的《凡尔赛和约》极其不满
③德国后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一战后人们对和平翘首企盼
材料一:在一个工业秩序下,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传统社会都是无法立足的。基于技术化、机械化的需要……一种“身份取向性”必然要转向“契约取向性”。所以,(近代)中国家庭制度已日渐变质……大多数的老百姓已参与到“庞大的沟通网”中,人们对政治的传统的冷漠态度已渐减少,而不知不觉间被“政治化”了。每一个分子都自觉到是国家的一员,而形成“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国家”的意识出现了,“民族主义”成为一庞大的政治动力。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二:在想象之中,人们广泛地认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传统的家庭目标将让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为社会服务以及把大型集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等观念。不过,中国人发展了与此颇不相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1949年以前,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现代化的一个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差不多30年之后,已经形成了领导避免使用行政高压来改变家庭结构,以便和群众相安共处的局面。……准许家庭从事有益的私有生产并使之与集体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家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传统组织原则。
——摘编自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一:(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英国议会与法制建设
时间 | 法制建设 |
1832年 |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
1832年 | 议会制度改革,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
1834年 | 《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为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贫困劳工只能通过工作得到救济 |
1836~1848年 | 宪章运动提出实现普选权等六项主张 |
1842年 |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
1867年 |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
1875年 | 颁布了健康法 |
1870~1907年 |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
1875~1909年 |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
1884~1885年 |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
1885年和1890年 | 再次颁布健康法 |
材料一: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调几废。……而吴中以北曲擅场者,仅见张野堂一人,故寿州产也,亦与金陵小有异同处。……今南教坊有傅寿者,字灵修,工北曲,其亲生父家传,誓不教一人。寿亦豪爽,谈笑倾坐。若寿复嫁以去,北曲真同广陵散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材料二:任继愈先生指出,有四种文化现象引起注意,即第一文化的继承与积累现象;第二文化衰减与增益现象;第三文化势差现象;第四文化的融合现象。建筑文化亦如此。对于以上四种文化现象,我们从不同史实出发形成了以下认识:
①新文化运动为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对待中西文化势差;
②古希腊罗马建筑文化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
③以颐和园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的融合现象。
——根据吴庆洲《建筑文化传承融合与演变》等整理
材料一:为了调解英印矛盾,加强中印合作,1942年2月蒋介石密访印度,并与甘地会晤探讨英印、中印的合作问题。甘地在之后信里谈到了他对与蒋会面的印象,他认为蒋介石这次是空手来,空手归,而他本人也从这次会面中毫无所获。甘地深知蒋介石的目的,他也深切地明白自己的目标。对中国抗战,他可以表示同情与支持,但他认为对英国让步与支持中国是两码事,对印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获得独立。而蒋介石认为印度所能够帮助中国的就是在战时搁置与英国的矛盾。蒋把两者看成等同的事情。这就是两人间矛盾之所在。
——伊原泽周《论太平洋战争期中的中印关系——以蒋介石访问印度为中心》
材料二: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在北京举行。中印谈判开始的第一天,周恩来在接见两国代表团时就提出,两个大国之间,特别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但只要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这次中印谈判及其所达成和签署协定,是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