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 | XXX | XYY | YY | OY | XO | |
性别 | 雌性 | ﹣﹣ | 雄性 | ﹣﹣ | ﹣﹣ | 雄性 |
育性 | 可育 | 死亡 | 可育 | 死亡 | 死亡 | 不育 |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OY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或Y.
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引起的.
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引起的.
③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由亲本中的(雄、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
假设一是通过神经调节:葡萄糖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细胞而引起胰岛素的分泌.
假设二是通过体液调节:在葡萄糖的刺激下,小肠细胞可能,随血液到达靶细胞而引起胰岛素的分泌.
假设三是上述两种调节方式都存在.
组 | 实验操作 | 胰岛素分泌量 |
1 | 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 | ++++++++++ |
2 | 静脉注射与第1组等量的葡萄糖 | ++++ |
3 | 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口服与第1组等量的葡萄糖 | ++++++ |
上述实验结果支持哪种假设?,理由是:.
部位 | 茎尖 | 幼叶 | 伸长茎 | 侧芽 | 成熟叶 | 成熟茎 | 根 | 根尖 | |
相 对 浓 度 | 生长素 | +++ | +++ | ++ |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 ﹣ | +++ | ﹣ | ﹣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来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若干片,均分两组,分别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抹相同大小的;
第三步:记录两组叶片失绿变黄的时间.
③实验结果预测:甲叶片未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失绿变黄时间与乙叶片失绿变黄时间 , 而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 .
④实验结论: .
①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
②细胞培养:将血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0﹣24h后,加入少量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h,在收获前6h加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③判断与比较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下图.其中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 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