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更新时间:2018-09-12 浏览次数:44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全国Ⅱ卷)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商汤成功源于他的仁慈之心 B .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 2. (2021高二下·汪清月考) 清人洪亮吉在其文集中曰:“春秋时,列国皆用同姓,惟秦不然。”据他统计,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53名外国人才,这些人才对秦的发展和壮大直至最后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据此可知秦国(    )
    A . 商鞅变法影响深远 B .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 . 历来重视招揽人才 D .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 3. (2017高三上·漯河期中)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寝右,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材料表明(    )
    A . 分封制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B . 宗法制与礼乐制度有机结合 C . 宗法制有助于将宗族心理演化为阶级意识 D . 分封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 4. (2017·哈尔滨模拟)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国家政权统治在最基层的乡土社会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由此产生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性法的秩序。对这一法律秩序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 B . 社会基层深受宗法伦理观念影响 C . 传统法律运行以民间调解为主 D . 国家行政的垂直管理体制的简化
  • 5. (2017高二下·阿拉善盟期中) 《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 .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 B .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 .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 D .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 6. (2017高三上·福建期中) 春秋时期,文武不分家。封君们平时担任民政长官,战时充任军队统帅。而战国时期军队就多由职业军官统率,名将如白起,李牧、赵奢,都专职打仗而不问政治,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职业军队取代了兵农合的民兵 B . 军事指挥学发展到专业化水平 C . 分封制的崩溃和郡县制的兴起 D . 儒家的教育忽视军事
  • 7. (2016·中山模拟) 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 B . “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C . 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 D . “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
  • 8. (2018高三上·寻乌期末)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这说明了(    )

    A . 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 B . 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 C . 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 D . 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
  • 9. (2017·四川模拟) 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醉,天命噬(杀死)”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

    A . 以不行宪法作为开战说辞 B . 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 C . 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 D . 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
  • 10. (2018·全国Ⅲ卷) 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 .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 11. 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
    A . 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 . 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 . 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 . 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 12. (2018高一上·汽开区月考)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 . “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 . 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 . “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 13. (2018·江苏模拟)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
    A .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 .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 .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 .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 14. (2017高三上·开封月考) 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    )
    A .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 强化了中央权力 D . 促进了文化整合
  • 15. (2018·江苏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设有“大司马”,管理国家军事,诸侯国也设有司马,称为“国司马”,而国司马之下又有都司马;卿大夫之家设有“家司马”,都司马和家司马都受制于国司马。这反映出西周(    )
    A . 中央到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 B . 分封制度下的等级森严 C . 天子通过司马控制全国军权 D . 诸侯无权控制国内军事
  • 16. (2017·湘潭模拟) 商朝设立了“三风十愆”罪,是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打猎);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年高德劭、素孚众望者之称)、比顽童(愚钝无知的人),合而为十愆。”这说明(    )

    A . 商朝官吏腐败现象非常普遍 B . 商朝统治者推行以德治国 C . 商朝重视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D . 政府对百姓加强教化
  • 17. (2017·新课标Ⅰ)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

    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18. (2023高二下·商丘期中)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二、材料分析题
  • 19. (2018·全国Ⅰ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有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名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宏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的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 20. (2017·湘潭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析材料,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可以就重阳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也可以比较或者概括其中两个时期有关重阳节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