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

更新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68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原始农耕遗址,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三:图中是“半坡遗址男子颅骨像还原图”,这是由沈阳市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成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据悉,此次复原成果具有重大的考古研究价值。

    1. (1) 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此地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
    3. (3) 请你为材料三的半坡男子配上一段文字介绍,介绍一下他的生产、生活状况。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原始农耕遗址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些地区的原始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 33. (2017七上·江津月考) 仔细读图并判断。

    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以下表述是从上图片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①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

    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

    ③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④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美的意识。

    ⑤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 (2) 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举例说明。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4)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项)
  • 35. (2017七上·丹江口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2004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落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氏族村落已经破败不堪,很少人去参观游览,博物馆内甚至出现坍塌现象。

    材料二:2006年6月9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的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新遗址保护展厅正式揭开面纱。新保护厅增加了更多的保护措施。……但是,当大家带着很高的期待,来到位于东郊的半坡遗址博物馆时候,刚一下车看到周边的环境,一行人十分失望:一幢幢拔地而起的30层高楼紧邻,让文明遗址变成高楼遮蔽的一块盆地。

    1. (1) 假如你是博物馆负责人,你会在材料一提到的两个文物陈列室里面展出哪些与半坡人生产生活相关的物品,请举三例。
    2. (2) 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状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请举三例。
    3. (3) 与半坡人同时处于我国原始农耕的有哪个原始部落居民?它与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有何共同点,请举两例。
    4. (4) 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