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A | 铁 | 硝酸银 | 碳酸钙 | 氢氧化钡 | 稀盐酸 |
B | 硝酸银 | 铁 | 稀盐酸 | 氢氧化钡 | 碳酸钙 |
C | 硝酸银 | 铁 | 碳酸钙 | 氢氧化钡 | 稀盐酸 |
D | 铁 | 氢氧化钡 | 碳酸钙 | 硝酸银 | 稀盐酸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
B |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C | 不损坏铁制品的前提下除去表面铁锈 |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
D | 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并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
其中图①表示(填化学式)的解离过程。先发生的是①和②,然后依次发生.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假设一:它按CaCO3受热方式来分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假设二:它按KClO3受热分解方式来分解,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 a 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 U 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 现象 |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 较多红褐色锈斑 |
③潮湿的纯铁丝 | 没有明显变化 |
Ⅰ 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Ⅱ 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Ⅲ 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Ⅳ 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表 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
|
项目 |
单价(元/吨) |
NaOH |
2500 |
Na2S |
5000 |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2S计) |
1114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
3.0 |
3.0 |
3.0 |
反应前总质量/克 |
193.8 |
194.6 |
193.6 |
反应后总质量/克 |
192.6 |
193.6 |
192.5 |
二氧化碳质量/克 |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与含有杂质的废铁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混合溶液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铁屑质量/g |
6 |
9 |
12 |
15 |
18 |
析出铜的质量/g |
6.4 |
9.6 |
m |
16 |
16 |
请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