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楼梓庄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2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
    2. (2) 石墨可用于制电极,这是因为石墨具有性质。
    3. (3) 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17. 请从25-A或25-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5-A计分。

    25-A

    25-B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⑴SiO2中Si的化合价为

    ⑵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其计算式为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⑴四氧化三铁含有的元素是

    ⑵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甲、乙、丙、丁4种物质,由氢、碳、氧、钙4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 (1) 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学式为
    2. (2) 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通过下列反应可生成丁,请在方框中补全丁的微粒图示

  • 19. 家用漂白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其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 ═NaCl+NaClO+H2O。若要制备149kg的次氯酸钠,则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三、科普阅读题
  • 20. 一氧化碳,分子式CO,是无色、无味气体,剧毒。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煤和水在高温下可以生成水煤气(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有些现代技术,如炼铁,会产生副产品一氧化碳。它为中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深昏迷。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1. (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
    2. (2) 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家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在煤炉或床头放一盆冷水        

      b.烟道连接处用胶条密封

    3. (3) CO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倍。
    4. (4) 工业用煤和水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CO用于工业炼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流程题
  • 21. 氢气也可以由甲醇(CH3OH)转化获得,甲醇转化为氢气的流程如下:

    1. (1) 甲醇(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
    2. (2) 在蒸发器内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在反应器内发生两个反应:①CH3OH CO+2H2;②C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O2;①的反应类型是。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实验题
  • 2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装置(填字母序号)收集。
    2. (2)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验满的方法是
  • 23.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实验。

    1. (1) 甲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2. (2) 乙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3. (3) 丙能证明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其化学方程式为
  • 24.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白磷和氧气的反应,装置中试管内液面与试管外相平。

    1. (1) 白磷在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打开a、b两侧的止水夹,从b处通入氧气,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六、科学探究题
  • 25.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1. (1)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2. (2)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 (3) 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点燃酒精。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