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

更新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2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吴中月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 B .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 尽量乘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出行
  • 2.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高粱酿造食醋 B . 焚烧垃圾发电 C . 铁矿石炼铁 D . 汽油挥发
  • 3. 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 氮气用于生产氮肥 B .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 .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 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 4. (2018九上·吴中月考)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碳酸氢铵 B . 新鲜空气 C . 冰水共存物 D . 液态氮
  • 5.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合理的是()
    A . 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5.62g食盐固体 C . 滴瓶上滴管洗净后放回原瓶 D . 用10mL量筒量取6.6mL某溶液
  • 6. (2018九上·吴中月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 物理变化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 7. (2018九上·吴中月考) 下列仪器中属于玻璃仪器且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 量筒 B . 蒸发皿 C . 试管 D . 烧杯
  • 8. (2018九上·吴中月考) 某同学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实际体积(   )
    A . 小于8.2mL B . 大于8.2mL C . 等于8.2mL D . 不能确定
  • 9. 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 . 现象明显 B . 反应中火星四射 C . 有黑色固体生成 D . 放出大量的热
  • 10. 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A . 排水法集气 B . 向上排空气法集气 C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检验二氧化碳
  • 1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 . 大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 12. 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用托盘天平称量15 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此时的操作应是()
    A . 增加砝码 B . 添加粗盐 C . 减少粗盐 D . 调节平衡螺母
  • 13.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石蜡 D . 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 14. (2018九上·吴中月考)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C .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 1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 .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 . 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D . 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 1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氯化氢和氨气两瓶无色气体混合,产生白烟 B . 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17. (2018九上·吴中月考) 下列操作中,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氮气3瓶气体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 . 闻气体的气味 D . 插入燃着的木条
  •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验满氧气 B . 倾倒液体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点燃酒精灯
  • 1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实验步骤有:

    ⑴装药品;(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热;  (4)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5)熄灭酒精灯;  (6)收集气体;   (7)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 (1)(2)(3)(4)(5)(6)(7) B . (2)(1)(4)(3)(6)(5)(7) C . (2)(1)(4)(3)(6)(7)(5) D . (1)(2)(4)(3)(6)(5)(7)
  • 20.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 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 B .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盖上玻璃片 C .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 . 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的气泡即刻收集
  • 21. (2018九上·吴中月考)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 . 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 . 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 22.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注射器内有液体 B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C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 23.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 有机肥的腐熟 B .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金属的锈蚀 D . 光合作用
  • 24. (2018九上·吴中月考)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O2与CO2

    澄清石灰水

    B

    水与白醋

    闻气味

    C

    金刚石和石墨

    比较硬度

    D

    木炭与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2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的是()
    A .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 .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 C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 26. 用相应化学符号填空:
    1. (1) 金刚石
    2. (2) 水
    3. (3) 氮气
    4. (4) 五氧化二磷
    5. (5) 碳酸
  • 27. 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先”或“后”。
    1. (1) 使用胶头滴管时,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2. (2) 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将药品放在左盘,在右盘放置砝码并移动游码
    3. (3) 组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时,固定好试管,放置酒精灯
    4. (4)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容器。
    5. (5)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要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把要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
  • 28. 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 (1) 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这些物质中都含有。(填名称)
    2. (2)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发
    3. (3) 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因为干冰是一个吸热过程,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成雾状;
    4. (4) 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充了氮气,因为氮气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也为了避免食品与空气中的反应而变质。
    5. (5) 配制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三、简答题
  • 29.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加热碳酸氢铵,基本反应类型
    2.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军事上用作
    3. (3) 加热铜绿,固体的颜色变化为
    4. (4)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5. (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
四、实验题
  • 30.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2) 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发生装置应选用(填编号),该装置的优点是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用此方法来制取和收集相对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填编号)。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红了,可能原因是。除上述制氧气的方法外,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是
    4.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提示: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过滤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

    5. (5) 加热碳酸氢铵可得到二氧化碳,能否用加热碳酸氢铵的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填“能”或“否”),原因是
五、科学探究题
  • 31.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1. (1) (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2. (2)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s

      46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是否改变。

    3. (3) (实验拓展)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

      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

      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的烧杯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