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质检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08 浏览次数:173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22高一上·千阳开学考) 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   )
    A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 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 C .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 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
  • 2.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   )
    A . 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 . 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 C . 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 . 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 3. (2020·合肥模拟) 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 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
    A . 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 C . 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 D . 有助营造科技文化环境
  • 4. (2020·景德镇模拟) 图1为清朝晋商商路示意图,依据此图能够说明(   )

    图 1

    A . 政治中心北移导致经济格局变化 B . 晋商主要得益于丝路起点这一地理优势 C . 晋商初步形成传统市场体系网络 D . 自然经济造成清代南北之间的商业对峙
  • 5. (2020·景德镇模拟) 鸦片战争后,当时士人姚莹分析中国战败原因:“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偾败至此耳”。下列选项对此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
    A . 启迪国人开阔视野 B . 不满士人文弱缺乏尚武精神 C . 具有中体西用色彩 D . 指出了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 6. (2020高二下·鹤岗期末)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   )
    A . “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 . 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 . 《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 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 7. (2020·景德镇模拟)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此言论的主旨是(   )
    A . 着力揭露国民党独裁的本质 B . 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C . 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 D . 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 8. (2020·景德镇模拟) 表1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   )

    表 1

    A . 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 B . 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C . 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 D . 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
  • 9. (2020高二上·长春期中) 苏格拉底说:“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对于自己有错误的认识便会遭受许多祸害。至于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灾祸之中。”下列选项对苏格拉底幸福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既要自由也要自律 B . 重视人的价值和打破神的权威 C . 倡导幸福从知识中来 D . 追求理性而完全否定感官幸福
  • 10. (2023高二下·青原期末) 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宣称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此决议说明了(   )
    A .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历史价值观的变化逐步影响了历史评价 C .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历史认识更加清晰 D . 巴黎公社的史料丰富程度影响历史结论
  • 11. (2022高一下·广东月考) 美国立国以来,总统领导过多次战争,参议员戈德华特1973年统计美国有204次战争,其中只有5次经过国会宣战。杜鲁门向朝鲜派兵,肯尼迪和约翰逊向越南派兵,尼克松轰炸柬埔寨,都是使国会在事后被迫接受既成事实的。材料说明美国(   )
    A . 联邦政府权力不断扩大 B . 冷战思维逐步遭到漠视 C . 争夺霸权已是首要战略 D . 分权制衡天平有所失衡
  • 12. (2020·景德镇模拟) “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有学者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做数字帝国主义。此材料说明(   )
    A . 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 B . 信息技术推动全球化 C . 数字跨国公司冲击国家主权 D . 网络削弱了霸权主义
二、非选择题
  • 13. (2020·合肥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材料一: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疗卫生、妇婴卫生、卫生教育等,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大体而言,广义上的民国公共卫生行政事务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粪尿处理、道路清扫等环境卫生;医疗设施或对药品进行管理的保健卫生;还包括对卫生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教育的卫生教育以及对各种卫生数据进行统计的卫生统计等。狭义的公共卫生则指公共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及饮食品卫生等。19 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从英国开始,公共卫生立法开始成为欧美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材料二: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由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局动荡的深层因素影响,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 14. (2020·景德镇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研究中历史分期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于“近代中国”始于何时有很多争论,有代表性的三种,如下表:

    时间 依据 代表
    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前后) 欧洲探险家、传教士东来,从南面向上推进;俄国从北向下挺进,形成钳形势态直指中国的心脏北京;满洲兴起,清朝建立。 传统的中国史学家
    19世纪鸦片战争(1839—1842) 西方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与中国革命的演进。 西方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学者,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
    折衷方案 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也需要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西方入侵被视作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 徐中约

    ——整理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起点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史实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2020·景德镇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805年2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掠夺人民的暴行,下令取缔“官使”,禁止“五坊小儿”为非作歹;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提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在用人路线上,坚持任人唯贤,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严惩抗拒朝廷的官员。经济方面革新派以朝廷的名义颁布政令,加强盐税管理,整顿财政;规定在全国各地整顿税率;减少宫廷费用支出。军事方面,一是设法委派素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担任右神策统军;二是任命韩泰为行军司马;三是准备在铲除恶势力的同时,进而削平藩镇。在短短456天内,如此迅速的革新遭到反对派的种种阻挠和破坏,革新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最终以失败告终。

    ——据卫克兴《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永贞革新”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唐代“永贞革新”。
  • 16. (2020·景德镇模拟)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 17. (2020·景德镇模拟) 【历史——选修4: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  浙东名士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出身官僚世家。他看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窥。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基就考中了进士,元至元二年(1336),刘基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以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但是,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之士是很难得到重用的。元末农民起义,刘基被元廷重新起用、撤职,三起三落。归隐青田(1357年),撰写《郁离子》系统地整理自己的思想,总结元末弊政的经验教训,以为未来新皇朝的建设作准备。后来刘基辅佐朱元璋,定西进、北向之策,遂成帝业。明皇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刘基竭智尽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吴元年(1367),刘基被任命为太史令,制定《戊申大统历》。和睦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矛盾,善于分辨人才。刘基性格刚强,嫉恶如仇,不能与世事推移,得罪了许多权贵。加之洪武初年,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格雄猜的朱元璋有所不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为小人们所构陷,不见容于朱元璋,卒年六十五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基能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基的功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