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新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2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 . 宗法制 B . 禅让制            C . 郡县制 D . 察举制
  • 2. (2022高三上·稷山月考)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 . 井田制度松动 B . 世袭制度解体 C . 抑商政策弱化 D . 礼乐制度崩坏
  • 3. (2023高一上·城中月考)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 4. (2018·全国Ⅱ卷)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 商汤成功源于他的仁慈之心 B .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 5. (2022高一上·光明月考)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 礼乐制度的破坏
  • 6. (2017·新课标Ⅰ)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

    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7. (2023高二下·沛县月考)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8. (2023高二下·商丘期中)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 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 9. (2019·杭州模拟) 近代有学者认为“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乃殷、周之间大变革”。“新制度”“新文化”包括(   )

    ①“家天下”制度    ②王位世袭制    ③礼乐制度    ④嫡长子继承制    ⑤分封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10. (2019·杭州模拟) 西周时期,“建国”在性质上总是与“分贰宗”相一致的。不管是封同姓诸侯或者异姓诸侯,均为周宗族的分宗。这反映了( )

    ①西周分封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②诸侯之间的等级相同

    ③周王通过分封直接管理地方    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19·陆良模拟) 两宋时期,四千多犹太人渡海而来,驻留繁华的东京汴梁(开封)。宋朝皇帝给其头领赐姓为赵。其随从亦渐改中国姓:“列维”演化为“李”姓;“亚当”演化为“艾”姓等。最后形成了七姓八家(“张”分出“章”)。他们世代与汉人通婚。据此推知(   )
    A . 两宋时期三教合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B . 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应据新史料提前 C . 犹太移民逐渐认同中国的宗法观念 D . 两宋内部经济和对外贸易并驾齐驱
  • 12. (2019·余杭模拟) 史载,西周时诸侯国用人以“亲亲”、“贵贵”为标准,这体现出的原则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官僚制 D . 中央集权
  • 13. (2019·天津模拟) 《尚书》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此处“百姓”是指以封地为族姓的百官。但在战国典籍中,却常用“百姓”称呼普通民众。上述称呼的变化反映出(   )
    A . 宗族观念形成 B . 平民获得政治特权 C . 官僚政治确立 D . 礼乐秩序渐趋崩溃
  • 14. (2019·自贡模拟) 有学者认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像“掺沙子”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 以宗法制巩固统治 D . 避免新的地方割据
  • 15. (2019·成都模拟)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 .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 .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 16. (2019·吉安模拟) 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园,维持了约莫七百年。”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   )
    A . 王位世装 B . 分封制度 C . 礼乐制度 D . 小农经济
  • 17. (2019·淮阴模拟)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 .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 . 神权与王权结合 D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 18. (2019·新余模拟)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周人将认同血、亲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 . 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 . 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 D .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
  • 19. (2019·赣州模拟)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对纣王之子等先代贵族进行分封。这表明西周初期(   )
    A . 追封先代贵族构成分封制主要内容 B . 充分认识前朝残余势力的严重威胁 C . 间接承认原有政治力量的统治策略 D . 分封有效扩大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 20. (2019·长沙模拟) 据《荀子・礼记》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用二椁五棺,诸侯一椁四棺或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根据目前考古发,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基葬多用一椁二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基本是二椁三棺或一椁三棺。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
    A . 礼乐制度演变的特殊性 B . 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 C . 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 D . 春秋伐国时期的礼崩乐环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9·烟台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法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
    2. (2) 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结合时代背景作简要评析。
  • 22. (2019·烟台模拟) 材料: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将甲骨卜辞分为新旧两派,新派的起始之人即为祖甲。他说:“新派者,自祖甲始之,在卜辞中,充分表现其革新之精神。如历制之改进,祀典之修订,卜事及文字之厘定,皆其大端……祖庚既殁,祖甲新立,遂毅然实行其革新礼制之计划,此卜辞中足以为之证明者也。”祖甲的改革并不是在即位后就立刻进行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其中,两项历法改革的实施时间也有不同,废除“十三月”置闰制废在前,改用“正月”之名在后。祀典改革则是在两项历法改革之间开始进行的。这些时间先后实际上反映了祖甲改革各项举措具有内在承续关系。祖甲改革以废弃“十三月”置闰为开端,使得每年固定为十二个月,之后又对过去较为随意的祭祀行为进行了规范,形成了缜密的周祭制度。

    ——摘编自莫伯峰《殷商祖甲时代历法改革的时机》

    1. (1) 根据材料概括祖甲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祖甲改革的历史作用。
  • 23. (2019·唐山模拟) 材料: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改革家。子产的改革措施主要有:(1)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2)“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3)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在统治劳动人民方法上,子产第一个提出“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后来,儒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宽服民”,法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猛服民”。(4)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子产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子产去世后,全国的人们都伤心的落下了眼泪,全国三个月内都听不到弹琴娱乐的声音。

    ——摘编自个人图书馆•小袤•《中国》

    1. (1) 根据材料,指出子产改革前后郑国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主要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