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挂上托盘和砝码,改变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ⅱ)取下托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ⅲ)改变砝码质量和木板倾角,多次测量,通过作图可得到 的关系。
①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f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需要满足条件 的方案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 图象时,把 作为F值的是(选填“甲”、“乙”或“甲和乙”)。
①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多选);
A.摆的振幅越大越好
B.摆球质量大些、体积小些
C.摆线尽量细些、长些、伸缩性小些
D.计时的起、止位置选在摆球达到的最高点处
②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得到周期平方与摆长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所得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符,但发现其延长线没有过原点,其原因可能是。
A.测周期时多数了一个周期
B.测周期时少数了一个周期
C.测摆长时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
D.测摆长时将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 0.62 | 0.56 | 0.48 | 0.40 | 0.32 | 0.24 | 0.15 |
| 0.25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 , s2 , …,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m处应成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 , 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mm,s3=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小车的质量为
图1:;
图2:。
A .交流电源、导线
B .直流电源、导线
C .天平(含配套砝码)
D .秒表
E .刻度尺
其中必要的器材是;
①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0.5×10-2m,小车上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0.5×10-2s,A、B距离LAB=1m。则小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vB=m/s,加速度a=m/s2。
②说明采用该实验方案测加速度时,产生误差的原因。(说出一个原因即可)
。
实验中,保持滑块(含遮光条和力传感器)的质量不变,从A处由静止释放滑块。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可得到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和F的多组数据,做出v2﹣F的图象如图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