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广东茂名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15 浏览次数:45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 .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 .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C .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D .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
  • 2.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土地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B . 导致了自耕农衰退 C .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 .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3.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

    A .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B .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 .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D .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 4.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 .   清政府已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B . 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C . 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D . 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 5. 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 . 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 . 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C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 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 6. 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 B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C .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 . 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 7.

    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卞修跃所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

    A . 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 B . 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 . 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D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 8.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 B .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D . 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 . 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B . 保留罗马法注重形式的传统 C . 维护罗马法律的权威性 D . 维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10.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

    A .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 .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 11.

    下表是根据罗斯托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有关数据绘制的,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非拉地区落后的根源在于其未发展工业 B . 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工业经济发展优势 C .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未显示成效 D . 资本主义工业国丧失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
  • 12.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个侧重经济领域,—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欧元地位确立 B . 民族意识增强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 两极格局瓦解
二、综合题
  • 13. 自古以来,中外城市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城市化问题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界后期到19世界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发史》等

        材料四  城市的水泥丛林使人疏离了自然的美好;城市的废气.噪音和污水侵蚀了人的健康;城市的尔虞我诈污染了人的心灵……所有这些沉重的代价,只不过为我们换来了表面上看似富足一点的物质生活而已。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世纪的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差异很大的原因。

    3. (3)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利与弊。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请围绕材料中关于宋代的任意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的法规建设。1938年8月先期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草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于1939年正式颁布。1943年正式制定颁布《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边区所属之机关部队及公营企业之人员.群众组织及社会公益事务团体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即以贪污论罪:

    (1)克扣或截留应当发给或缴纳财物者。

    (2)买卖公物,从中舞弊者。

    (3)盗窃侵吞公有财物者。

    (4)强占强征或强募财物者。

    (5)意图营利,贩运违禁或漏税物品者。

    (6)擅移公款,作为私人营利者。

    (7)违法收募捐税者。

    (8)伪造或虚报收支账目者。

    (9)勒索敲诈收受贿赂者。

    (10)为私人利益而浪费公有之财物者。

    该文件还规定了具体惩处标准:

    (1)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

    (2)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待或死刑。

    (3)贪污在300元以上500无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4)贪污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

    (5)贪污100元以下者,处1年有期徒刑或苦役,并追缴其贪污所得财物。

    除了依法惩贪制度外,边区政府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精简机构和俸以养廉制度。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

    1. (1) 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法规建设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意义。

  • 16. 材料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1. (1) 根据材料分析从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有何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法国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所作出的努力。

  • 17. 材料一  下面是一些有关朝鲜战争起因的网上评论资料:

    朝鲜战争爆发是半岛上两股力量为了统一的理想,失去控制而相撞的结果,单纯谈论谁是侵略者是不能理解当时的情势的。

      美国与中国就象两只狮子互相警惕地打量着对方,越来越浓的冷战气氛又让这种关系更加雪上加霜,两只充满敌意的狮子不得不凭借对方气息来判断对方的来意,只要任何一方发动攻击,另一方必然针锋相对。

      在朝鲜战场局势尚混乱不堪之时,美国即大规模介入朝战,并宣布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其反应之快,决非偶然,正是美国反对中国的新政策导致了朝鲜性质的迅速变化,朝战的爆发,提前暴露了美国远东政策的轮廓和实质。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昊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引起朝鲜战争爆发的因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将会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 18. 材料一 诸葛亮之为相车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摘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古往今来,人们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赞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诸葛亮的过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