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A . 河流水
B . 海洋水
C . 冰川水
D . 大气水
-
A . “永和”豆浆
B . “农夫山泉”矿泉水
C . “美汁源”果粒橙
D . “伊利”纯牛奶
-
A . 狂风暴雨
B . 碧海蓝天
C . 雷电交加
D . 发生地震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
D . 滴加液体
-
A . 四季如春
B . 冬无严寒
C . 雷雨交加
D . 终年多雨
-
6.
(2024八上·婺城期中)
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
7.
(2020八上·温州期中)
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右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 溶质 | 溶剂 | 温度 |
1 | 蔗糖 | 水 | 20℃ |
2 | 蔗糖 | 水 | 40℃ |
3 | 食盐 | 水 | 40℃ |
4 | 食盐 | 植物油 | 40℃ |
A . 溶质种类
B . 溶剂种类
C . 溶液温度
D . 颗粒粗细
-
8.
(2020八上·温州期中)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 溶质的质量增加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
A . 过滤
B . 沉淀
C . 吸附
D . 消毒
-
A .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 . 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
A . 用吸管吸牛奶——大气压的存在
B . 高压锅较快煮熟饭菜——增大压强,提高沸点
C . 向漏斗吹气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 . “拔火罐”及拔后皮肤上留下红印的现象——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
12.
(2020八上·温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右边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 . 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 . 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 . 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
-
A . 5N
B . 50N
C . 500N
D . 5000N
-
15.
(2020八上·温州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16.
(2020八上·温州期中)
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速度。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请你判断水翼的形状应该是下图中的( )
![](//tikupic.21cnjy.com/2020/11/12/6409fbe4718bc71533952414d48e0fc0.png)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
-
(1)
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
-
(2)
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
(3)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随手关闭水龙头
B . 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 . 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 .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
-
-
(1)
烹煮牛肉西红柿时,小丽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就知道整锅汤咸淡是否适宜,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性。
-
(2)
炒螺蛳要将螺蛳的尾部剪掉,吸螺丝时利用作用使螺蛳肉进入口腔。
-
(3)
腌制咸鸭蛋时,发现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的加入食盐,最终食盐不能继续溶解,这说明。
-
20.
(2020八上·温州期中)
20℃时,向3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
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
A
|
B
|
C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
20
|
36
|
50
|
溶液质量(克)
|
120
|
136
|
136
|
-
(1)
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选填实验编号)。
-
(2)
若要将此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一种可行方法是。
-
21.
(2020八上·温州期中)
向世人证明大气压存在而且值很大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已知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10
-4m
2 , 在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对指甲的压力大小为
N。
-
-
(1)
写出仪器名称②
;下图中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
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_。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冷却 C、溶解、过滤、蒸发
-
23.
(2020八上·温州期中)
在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橡皮泥,同时也用橡皮泥将下端封口,制成一只简易的密度计。
-
(1)
密度计分别放到水和某一种液体中,情景如上图甲乙所示,用ρ水、ρ液分别表示水和液体的密度,则ρ水ρ液(填写大小关系)。
-
(2)
当密度计放入食用油中,小明发现密度计沉到容器底部,无法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如图丙。则小明重新制作密度计时,请你提出一点改进的建议: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第26题(2)3分,其余每空2分,共21分)
-
24.
(2020八上·萧山竞赛)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浮力为
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图甲石块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
-
(1)
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
(2)
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
(3)
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NaCl),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
,小婧纠正了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
(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
(4)
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6.
(2020八上·温州期中)
货车驾驶员在卸货后,把空的纸箱放在车斗里。在汽车行驶时,发现有纸箱从车斗里“飞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进行了模拟实验:
将纸屑放在一个铁盒里,用吹风机向铁盒上方水平吹风, 发现有纸屑从铁盒中“飞”出来,如图。
![](//tikupic.21cnjy.com/2020/11/12/4a219c470468cb6c0b4abb454135f8b4.jpg)
请回答:
-
-
(2)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纸箱从车斗里“飞”出来的原因。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第27题5分,第28题6分,共11分)
-
-
(1)
这20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克,水克。
-
(2)
若将此溶液稀释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
-
28.
(2020八上·温州期中)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
2 , 高度为30cm。求
-
(1)
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求杯子受到的浮力。
-
(2)
求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玻璃杯中所放物体的最大质量)。(已知ρ水=1.0×103千克/米3 , g取10牛/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