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科普阅读题
  • 16. (2020·门头沟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某北方地区用萝卜叶酱菜制作流程如下:

    原料→挑选→切碎→清洗→沥水→腌渍Ⅰ→腌渍Ⅱ→脱盐→酱制→调味→真空包装→杀菌→冷却→成品。

    萝卜叶的腌制过程属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蛋白质在微生物蛋白酶和肽酶作用下,会产生一些氨基酸、肽类等风味物质。腌制过程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消耗了萝卜叶的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含量下降。酱制、调味后的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其蛋白含量主要来源于酱制和调味过程加入的酱油及味精。酱油中含有蛋白质,味精属谷氨酸钠盐,使成品萝卜叶酱菜中的蛋白质增高。

    选取原料、腌渍Ⅰ、腌渍Ⅱ、酱制和成品五个工序的样品,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其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腌渍Ⅰ阶段主要以乳酸菌发酵为主导,乳酸菌正处于对数期,迅速增长;腌渍Ⅱ阶段主要是腌制过程中的盐分产生的高渗透压及发酵所产生乳酸等物质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

    酱菜中含有乳酸菌,能够调节肠胃功能,有助于儿童、中老年人消化。另外,酱腌中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含有的乳酸钙还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一些蔬菜本来含钙、铁的量较高,经过腌制后得到浓缩,钙、铁含量更为丰富。因此,适量食用酱菜对人体健康有益。

    但是,酱菜制作过程中也会产生较高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胃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2)和氯化物。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酱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钙、铁含量较高的蔬菜,经过腌制成为酱菜,钙、铁含量会更为丰富,这里的“钙、铁”是指(填“分子”“原子”“元素”)。
    2. (2) 酱制、调味后的酱菜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增高,主要来源是
    3. (3) 亚硝酸钠(NaNO2)是常见的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萝卜叶的发酵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酱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后期达到一个峰值后又迅速下降

      C 酱菜制作过程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细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D 霉菌和酵母菌在整个腌制、酱制过程中波动较小

    5. (5) 有人说儿童不适合吃酱菜,请写一写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四、流程题
  • 17. (2020·门头沟期末) 废弃的生锈铁制品可以制成氯化铁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由部分锈蚀的铁制品制备氯化铁晶体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Ⅰ中铁锈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Ⅱ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 18. (2020·门头沟期末)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NH3)为原料制备碳酸钠,主要流程如下:

    注:晶浆中主要含有NaHCO3固体、NaCl溶液、NH4Cl溶液;母液是含有NaCl、NH4Cl的溶液。

    1. (1) 溶解池中,NaCl溶于水的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2. (2) 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五、简答题
  • 19. (2020·门头沟期末)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氧气性质实验。

    1. (1)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 (2) B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20. (2020·门头沟期末) 小明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器中装有氢氧化钠浓溶液,乙中盛有足量稀盐酸。小明先关闭止水夹,然后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全部注入甲瓶,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止水夹。

    1. (1) 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六、实验题
  • 21. (2020·门头沟期末) 质量守恒定律能够用实验验证:(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

    A

    B

    用上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利用天平称量质量)。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为;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利用天平称量质量)。

    A、B实验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原因是

  • 22. (2020·门头沟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微型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实验。①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50℃,观察现象。②停止加热燃烧管,待燃烧管温度降至80℃,挤压滴管2,观察现象。(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写出步骤①中双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 23. (2020·门头沟期末) 小明同学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 (1) 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
    2. (2) 小红同学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 (3) 小敏同学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铁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进一步确定C中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
七、科学探究题
  • 24. (2020·门头沟期末)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很多人购买和使用84消毒液对家里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同学们对84消毒液的漂白和消毒杀菌效果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②消毒杀菌就是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鸡蛋清中蛋白质变性会变白。

    (进行实验)

    实验1: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

    室温下,取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各30mL于4只烧杯中。将形状大小相同的布条投入烧杯中,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布条种类

    84消毒液体积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1-1

    粉红色棉质

    1:0

    布条立即褪色,而且完全退成白色

    1-2

    粉红色棉质

    1:25

    刚接触溶液,布条褪色缓慢。1分钟后布条颜色退尽,呈淡粉色。15分钟后,布条的淡粉色完全退尽。

    1-3

    粉红色棉质

    1:100

    刚接触溶液,布条退色不明显。2分钟后,布条颜色基本退尽,呈粉色。20分钟后,布条粉色完全退尽。

    1-4

    粉红色棉质

    1:200

    刚接触溶液,布条不退色。5分钟后,布条退成淡粉色。25分钟后布条仍呈淡粉色。

    1小时后,发现实验1-1中的布条已经浸烂,实验1-2中布条抽出的棉线极易被拉断,实验1-3、实验1-4中布条损害很小。

    实验2:探究84消毒液消毒杀菌效果。

    室温下,分别取2mL鸡蛋清于四支试管中,试管编号分别为2-1、2-2、2-3、2-4,分别向四支试管中滴加10滴消毒液原液、1:25、1:100、1:200的溶液,振荡静置15分钟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第一步

    84消毒液体积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2-1

    鸡蛋清2mL

    1:0

    液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无其他现象

    2-2

    鸡蛋清2mL

    1:25

    液体中产生大量白色物质

    2-3

    鸡蛋清2mL

    1:100

    液体中产生少量白色物质

    2-4

    鸡蛋清2mL

    1:200

    液体中产生极少量白色物质

    1. (1) (解释与结论)

      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根据实验1可知,消毒液浓度对棉质衣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是。要得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又可以使衣物少受伤害,应选择比例稀释84消毒液,且浸泡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最好。
    3. (3) 由实验2得出结论:
    4. (4) (反思与评价)

      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同时生成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请补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ClO═Cl2↑++

    5. (5) 综合上述实验,你还有什么使用84消毒液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