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旧版资料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7-2018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7-11-22 浏览次数:20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高邮期中)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 D . 大汶口人
  • 2. (2021七上·康巴什月考) 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 3. (2023·雷州模拟) 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9七上·京山期中) 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 5. (2019七上·岐山期末) 下列与下图相关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种姓制度 C . 三省六部制 D . 行省制
  • 6. (2019七上·东明月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7. (2018七上·阳江月考)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 8. 在黄石大冶章山发现距今三、四十万年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属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金石并用时代 D . 青铜时代
  • 9. (2019七上·京山期中)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 10. (2023七上·黔东南期末)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1. (2019七上·融安期中)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 12. 如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自然条件 B . 生活习惯 C . 生产工具 D . 劳动技术
  • 13. 改变常常便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18七上·韶关期末)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15. (2018七上·泰兴期末)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 B . C . D .
  • 16. 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 . 学会制造工具 B . 住在山洞里 C . 懂得用火 D . 过着群居生活
  • 17. 请先在各图标号下面的括号内填上图名,然后填出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懂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现代人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 18.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火的使用 B .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能建造房屋 D . 使用陶瓷
  • 19. 如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下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二、综合题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 (1) 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谁?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 (2) 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4. (4) 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北京人住的山洞中,新的一天开始了……一个北京人回头看了看身后燃烧着的火堆,又加上一把干柴,便去洞外清澈的河水里洗了脸。随后,他和一些北京人去采集野果。一个北京人发现了三只正在觅食的野兽……拿着木棍和尖状器的壮士们冲向野兽,惨叫声顿时覆盖了整个森林。最后,有几个北京人被咬死了,三只凶猛的野兽全部倒在了地上。他们把猎物拖回了洞中,等待很久的同伴高声地吼了起来,把野兽扔进火堆。

    1. (1) 北京人在“洞外清澈的河水里”看到自己的模样是怎样的?根据材料,判断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是什么?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2. (2) 根据材料,归纳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 22.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制度变革我分析】

    材料二:

    1.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建国时都城

      暴君(昏君)

      灭亡时间

      西周

    2. (2) 哪一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文明?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3. (3) 根据图一,说出分封制的内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4. (4) 观察图二,说出位于第一层和最底层的分别是什么人。根据上述图片,指出分封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5. (5) 【治乱兴衰我感悟】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