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2017-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7-11-24 浏览次数:4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
    A . 文献记载 B . 口头传说 C . 考古发掘 D . 主观猜测
  • 2. 北京人采用打制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这种石器被称为(    )
    A . 旧石器 B . 新石器 C . 磨制石器 D . 切割石器
  • 3. 下列生产方式,属于北京人的是(    )
    A . 炼铁、制陶 B . 纺织、建筑 C . 畜牧、种植 D . 狩猎、采集
  • 4. 河姆渡、半坡遗址都是处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

    A . 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 . 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 . 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种植 D . 邻近大河,便于生活取水
  • 5.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6. 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和“小米”可能是(    )
    A . 干栏式房屋,稻谷 B . 半地穴式房子,粟 C . 砖木瓦房,高粱 D . 吊脚楼,玉米
  • 7.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 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 B . 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 C .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 . 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 8. 《周记》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 . 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 . 半坡氏族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 .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 9. 在下列哪个战役之后,炎黄两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阪泉之战 D . 官渡之战
  • 10. 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 黄帝——建造宫殿 B . 炎帝——发明算盘 C . 嫘祖——养蚕缫丝 D . 仓颉——发明文字
  • 12. (2016七上·射洪期中)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 西周、春秋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战国
  • 13.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这表明什么制度遭到瓦解(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奴隶制 D . 分封制
  • 14.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

    A . 夏商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春秋战国时期 D . 秦汉时期
  • 15.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    )

    A . 石制工具 B . 骨制工具 C . 铁制工具 D . 铜制工具
  • 16. 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 17.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 . 夏商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秦汉时期 D . 三国时期
  • 18. (2017·诸城模拟) 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A . 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 . 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 . 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 . 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 19. (2015七上·长顺月考)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秦国 B . 楚国 C . 燕国 D . 齐国
  • 20. 《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 .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 21.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 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 废井田,开阡陌 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 22. 据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 违背了历史潮流
  • 23.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 走向统一 B . 弱肉强食 C . 诸侯争霸 D . 百家争鸣
  • 24.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出现的是哪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 隶书 B . 甲骨文 C . 金文 D . 小篆
  • 25.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    )


    A . 出现时间 B . 出现原因 C . 学派 D . 作用
  • 26. “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27.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有利于这些问题解决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温故知新 C . 有教无类 D . 仁者爱人
  • 28.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

    A . 墨家、儒家 B . 法家、道家 C . 儒家、法家 D . 道家、儒家
  • 29. (2017·嘉禾竞赛) 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主张,具有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古代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墨子 C . 孟子 D . 庄子
  • 30. 下图为我国古代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秦朝时期 D . 西汉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下图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三:图三幅。

    1. (1)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2. (2) 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3. (3) 材料一中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5. (5) 材料三图1、图2原始居民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给图1、图2原始居民举一证据,以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
    6. (6) 材料三图3传说人物有哪些发明?图3传说人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 32.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示意图一:


    示意图二:


    1. (1) 示意图一反映的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西周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制度制有怎样鲜明的特点?
    2. (2) 从示意图一中可以看出,哪些人可以被周王分封为诸侯?示意图一中“管理土地和人民”指的是受封诸侯的权力还是义务?
    3. (3) 示意图二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4. (4) 示意图二的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场改革运动?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表表人物。

     
     
     
     
     韩非子
    孟子
    墨子
    庄子
    1. (1) 请正确摘抄材料一中的一句话,作为“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表述。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2. (2) 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3) 材料二反映了图示人物的什么教育思想?材料二图示人物的许多言行被他的学生整理成一部书,该书的书名是什么?
    4. (4) 以下是材料三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代号填在括号里。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④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                  

    5. (5) 在班上,某个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很差。面对这种情况,请你运用“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中一家学派的思想来帮助这位同学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