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4-30 浏览次数:1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A点比B点低 B . 乙图表示一个DNA分子 C . 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 . 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 2.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 . 丙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 . 甲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 D . 丙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 3. 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B . 乙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C . 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进行,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 . 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 4. (2024九上·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 .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 5.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条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有(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6. 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甲处血液鲜红,乙处血液暗红 B . 乙处血液将汇集到肺静脉 C . 乙处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D . 心脏与甲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 7.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 . 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 . 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 . 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 8. 17世纪荷兰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将一株2.3kg重的柳树苗栽种在木桶里,桶内装有90kg的干土,在培育的过程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经过称重,柳树苗重达76.8kg,而土壤只减少了0.057kg。这个事实说明( )
    A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水 B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雨水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源于土壤”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 9. (2020八下·柯桥期末) 5月27日上午,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在冲顶珠峰过程中,登山者要借助氧气瓶进行呼吸。根据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B . 乙图中气体交换后 D 处氧气浓度大于 C 处氧气浓度 C . 乙图中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D .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 10. (2020·江干模拟) 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B . 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a点大 C . 由图3可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 D . 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c点时的效果比a点好
  • 11. (2020·越城模拟) 将盆栽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密闭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测得的二氧化碳减少量和增加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光照下CO2减少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2.90

    2.40

    黑暗下CO2增加量(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2.90

    A . 该绿色植物细胞内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酶最适温度相同 B . 昼夜不停地光照,最有利于该绿色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C . 35℃时,有光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慢 D . 每天光照12小时,温度为10℃比30℃时植物生长快
  • 12. (2020八下·台州月考)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曲线AB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B . 曲线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 C . C点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 . B点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 13. (2020八下·台州月考)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 .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 B .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C .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0~50℃ D .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 14. (2022·萧山模拟)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O到Q整个过程种子及长成的植物体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 . 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 . 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Ⅰ→Ⅲ→IV→Ⅱ D . 图④显示温室栽培某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 15. (2019八上·慈溪期末)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 乙植株在18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 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D .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 16. (2020八上·鄞州期末) 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 B . 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 C . 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 . 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
  • 17. 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 . 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 . 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 . 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 18. (2023八下·洞头月考) 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1 B . 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A C . 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 D . 图丁中①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 19. (2019·余姚模拟) 每次呼吸时肺内气量会发生改变,同时肺内气压也会变化。肺内气压变化用曲线表示与下图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19八下·滨江期末)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 . 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 . 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 . 图丁12 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⑥表示物质,A~D表示人体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②所指的气体是
    2. (2) 经过④⑤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选填“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或“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3. (3) ⑥是指通过系统把体内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小体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有关。
  • 22. 如图所示为人体物质和能量转化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填图中字母)的交换,其交换的场所是
    2. (2) 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两个过程。
    3. (3) 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填图中字母)。
    4. (4) 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含的食物。
  • 23.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 (1) 水、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2. (2) a代表的物质是
    3. (3) 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发生了病变。
  • 24.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淀粉在[A]系统中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入[B]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2. (2)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该结构属于的结构层次是
    3. (3) 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
    4. (4) [D]系统形成的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比原尿高,这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大部分的的缘故。
    5. (5) 葡萄糖和氧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 25. 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⑥是指的,⑦是指的
    2. (2) 血液由②泵出,流经⑤、⑥到③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的结果是由血变成了血。肺循环中,血液由含少、颜色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 (3) 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由血变成血。
    4. (4) 血液流经肺泡由血变成了血,再由流回
  • 26. 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 (1) 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
    2. (2) 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3. (3) 如果血管②在小肠绒毛内,曲线[]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 27.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 (1) 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和肺构成;
    2. (2) 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
    3. (3) 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作用进行交换。
  • 28. (2020八下·柯桥期末) 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医院会采用呼吸机来缓解症状,分子筛制氧机供氧

    1. (1) 如图甲是新冠治疗时用的一款呼吸道正压呼吸机,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管、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图乙中表示吸气期为段(选填“AB”或“BC”)。
    2. (2) 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丙)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对(写化学式)的吸附能力较强,而氧气不被吸附,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结合题中内容可知氧气的用途之一是
  • 29. (2020八下·柯桥期末)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 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 (1) 写出14CO2参加光合作用的场所
    2. (2) 14CO2主要通过图乙中结构进入叶片中;说说14C与图丙中哪个原子是同位素原子
    3. (3) 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选填“导管”或“筛管”)
  • 30. (2020八下·吴兴期末) “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会快速向外呼出气体,此时膈肌,肺内气压(“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三、解答题
  • 31.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气体可通过(结构)进出叶片。
    2. (2) 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3. (3) 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代表酒精。
    4. (4) 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32. (2022八下·浦江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浮沉的装置。其制作过程如下:

    ①将新鲜的植物枝条插入装有湿润泥沙的烧瓶中,并放入一支盛有适量二氧化碳缓冲液的试管;

    ②烧瓶口紧包一个可伸缩的气球,调节泥沙的质量,使烧瓶悬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③将装置置于实验室中,白天用1千勒克斯以上的光源持续照射,晚上使装置处于黑暗中。

    资料1:二氧化碳缓冲液能调节烧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使其基本保持不变。

    资料2:烧瓶中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乙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对自动浮沉装置白天和夜晚的浮沉状况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 33. (2020八下·乐清期末) 气孔是绿色植物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和水分进出的主要通道和调节结构。兴趣小组实验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气孔是张开,而在黑喑条件下气孔是关闭。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一般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和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之间有机物(如葡萄糖)浓度不同时,水会从低浓度细胞流向高浓度细胞。

    资料二:由于植物休内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资料三: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胀,气孔是张开;保卫细胞失水体积收缩,气孔是关用。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光照条件下气孔是张开,而在黑暗条件下气孔是关闭这现象作出解释。

  • 34. (2021九下·温州竞赛) 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的产量,菜农们有以下的经验分享。

    经验一:选用无色的棚膜,增加透光性。

    经验二:往菜地的土壤里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增加土壤透气性。

    经验三:在棚内植物上端50厘米处悬挂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如图)。

    经验四:采用滴灌代替传统浇灌,可使棚内空气的湿度降低。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的经验能提高蔬菜产量做出解释。

  • 35. (2021八上·苍南竞赛) 请根据下列自然界中碳氧的循环简图回答:

    1. (1) 自1910年科学家开始测定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以来,氧气含量至今没有明显变化,大气中O2的最主要来源是(填序号),该生理过程中光能转化为
    2. (2) 科学家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许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环境变得更(填“干燥”或“湿润”)。
四、实验探究题
  • 36.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 (2)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
    3. (3) 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 (4) 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 37. (2020八上·浙江期末) 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得到以下实验数据。坐标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呼吸速率(mg·h-1)

    0.30

    0.35

    0.50

    0.70

    1.10

    1. (1) 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有关。
    2. (2) 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后来O2的释放速度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
    3. (3) 金鱼藻在10℃、光照强度为20klx的环境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实际氧气量是mg。
  • 38.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瓶内均装入澄清石灰水。

    1. (1) 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向乙瓶。(均选填“吸气”或“呼气”)
    2. (2) 经向两瓶内分别呼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瓶。
    3. (3) 在本实验中,乙瓶的作用是,甲瓶的作用是
  • 39. (2020九上·萧山开学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下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甲、乙两组实验在黑喑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
    2. (2)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3. (3) 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科増加了实验,制得与甲、乙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本的实验操作是
  • 40.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3. (3) ①②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 (选填“能”或“不能”)。
    4. (4) ②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