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唐代(部分)文人的诗歌
诗歌篇名 | 内容 | |
白居易《重赋》 |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
杜甫《醉时歌》 | “甲第纷纷厌粱肉” | “广文先生饭不足” |
于濆《山村叟》 |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
张籍《野老歌》 |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 “苗疏税多不得食”“呼儿登山收橡实” |
表2 元朝地方官在管辖区域内的具体做法(部分)
论述 | 出处 |
句容县尹程恭上任后“辟县治之后废址,植桑万株,民趁效之,蔚有成绩” | [元]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3下 |
永城县尹张起宗,“役胥徒于官廨隙地,畦桑树至百千万本,公给民间种植,悉皆成林” | [明]郑礼《(嘉靖)永城县志》卷6 |
表3 近代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
作者及出处 | 意义简析 |
佩弦生《论中国救亡当自增内力》(1900年4月10日) | 中西比较指出,中国的个人主义(负面意义)造成全民离散软弱,所以不敌西方合全体国之力 |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1915年12月15日) | 用“纯粹个人主义之大精神”来概括西洋民族的以个人为本位思想;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有四大恶果,都是压迫个人独立人格和自由;纠正之法是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
材料一
中国传统乡绅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发端于明清时期。明代建国不久,各州县普遍建立学校,且"科举必由学校",到明中叶以后,士人数量大增,且入仕艰难,加上官员退休后也回到原籍居住的致仕制度,因而使得大量持有功名的士人沉滞乡村,乡绅群体不断壮大。明代政府规定不仅乡绅本人可以免除徭役,而且可以惠及家庭成员。1736年,乾隆帝的上谕中规定了乡绅群体由"富户"到"贫户"所具有的五个月到十六个月的法定"拖欠"赋税徭役的时限。至明清时期,县级以下的乡村实行自治,乡绅作为乡村唯一的知识分子(群体),为其家乡社会提供诸多公益服务。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
材料二
乡绅是英国近代农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阶层,16世纪中叶以来,贵族和乡绅一直高居(地方)社会结构的金字塔顶端,1524年后,英国大约有4000~5000户缙绅和普通乡绅,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同期人口增长。1550年之后,乡绅持有土地占全国的40%~55%,乡绅以土地收入为主,其他收入为辅。根据当时规定,凡土地年收入在10镑以上或动产在300镑以上者可由纹章院授予佩带乡绅身份的标志——盾形纹章的权利。"在1558~1640年,英国王室共处置价值超过400万镑的地产,其中大部分由地方乡绅所购买"。地方公共事务中,乡绅充任治安法官,乡绅逐步成为一股正式的政治力量出现在英国地方社会的行政管理中。
—摘编自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简论》
材料
【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节选)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价值不仅在于吟诵自然之美,也在于主张运用生态思维去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内容1∶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与自然的美永远是合二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是单纯而不矫揉造作的。
内容2∶使它在我们面前显得既奇特又熟悉,令人喜爱,这便是浪漫主义的诗学。
内容3∶自然有一些力量能使我们心受感染,自然会用宁静和美打动人,能引导我们从欢乐走向欢乐。
内容4∶最平凡的花朵也能给人深刻的感染,雏菊能教会人在困难的时候不丧失希望,水仙花能治愈心灵的创伤,并把孤寂的我带进天堂。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人类"心灵的保姆、向导和卫士"。
内容5∶人应当永远是大自然谦恭的学生,永远是"大自然的崇拜者,精神抖撒地来到这里朝拜"。
——摘编自刘春伟《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浪漫主义文艺中生态思维的发展,结合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环境的关系,自拟观点,并运用所学西方近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材料一
晚清时期,西洋体操首先在新式军队中引进。张之洞曾说∶"体操学,关衰旺,人人胜兵其国昌。"其中,1904年公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对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堂体育场地进行了具体规定,清政府还通过《操场规则》对《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场地设施的要求进行落实。民国时期,政府以健身、娱乐为目的来制定我国体育设施相关政策,1929年颁布的《各县市公共体育场暂行规定》和《国民体育法》以及1932年后各条例的出台,使体育设施按行政层级逐级建立起来。1935年前后的体育场地比1934年增加了近一半;1945年,行政院核准的《国民体育实施计划》等,均对各省、市、县及乡镇体育场地进行具体规定并要求按年限建成。
——摘编自孙成林《晚清至民国体育设施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9年10月,在中华全国体育筹备会上,朱德指出"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大会还指出,要把体育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建设结合起来。1956年,国家体委提出了"加速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方针,1959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1979年制定的以奥运会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1992年以来,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结合中国特色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2005年,体育总局出台了《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体育主题。
——摘编自孙德红、田雨普长《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重点调整轨迹考察》
材料
明治维新是日本主要政治权力主体之间围绕中央政权的权力重构和制度再建。虽然明治维新结束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江户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新政府,废除了封建大名领国制和武士身份制度,但这些重大社会变革主要是通过政治协商完成的。作为幕府的主要政治权力主体——幕府将军、阁老、天皇、朝廷公家、诸侯大名、武士及后来的藩阀等,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政治协商和契约政体构建,最终实现了中央政权的和平过渡和制度构建,平稳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国家转型。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近代国家转型是一种典型的契约性转型,它为东方后进国家推动国家转型提供了一个契约性历史版本。在日本近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以萨长为首的西南诸藩,作为明治维新的主要推动者和制度变革的主宰者,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主动退出政治舞台的历史抉择,事实上直接改变了日本近代国家转型的发展路径。
——摘编自刘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近代国家转型的契约性》
材料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强调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1937年,毛泽东和史沫特莱联名致函罗斯福,呼吁美国派遣医疗人员援助中国。1938年,因武汉形势危急,宋庆龄请克拉克夫人告知美国援华会请求医疗支援,此后,英国保卫中国同盟、美国与中国人民之友社和美国援华会等多个国际民间组织为抗日根据地提供过医疗援助。1942年以后,马海德、巴苏、傅莱等外国医生还定期撰写、发送抗日根据地的医疗情况调研报告,使国际援华机构对根据地的医疗项目执行情况做出客观绩效评估的同时,也帮助中共建立了坚持抗战、实干清廉的良好国际形象。
——摘编自张牧云《抗战时期中共与保卫中国同盟、美国援华会的医疗援助互动》
材料
张议潮(799—872),沙州敦煌人,张氏世为州将。安史之乱后,吐蕃乘隙攻略河西诸州。当吐蕃军最后攻取沙州时,虽然沙州与唐朝的联系中断,但城中军民却顽强抗击吐蕃十一年之久。848年,张议潮见时机成熟,遂发动起义。张议潮等率众驱逐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缮甲兵,耕且战",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部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至此,除凉州以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863年,唐朝复置凉州节度使,由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从此河西走廊又畅通无阻。在武力保卫河西的同时,张议潮还积极治理,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河西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有的务农,有的放牧,还有的经商。张议潮着手恢复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当时沙州修建了许多沟渠,每一沟渠还设有"渠头""升门"等专门管理人员。水利灌溉的兴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沙洲出现了五谷丰登景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