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7-16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国庆70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晚会上燃放的“焰火”让全世界为之欢呼、倾倒,这主要是利用了化学中“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 B . 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制成的 C . 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着火可以用其来灭火 D .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碱会“断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且均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B . 能量守恒定律说明,必须从外界吸收能量后才表现出放热反应. C . 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稳定 D .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3.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 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 D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4. 某装有红色溶液的试管,加热时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酚酞的氨水    ②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A . 2NH3+3CuO 3Cu+N2+3H2O B . C . 4NH3+6NO 5N2+6H2O D .
  • 6.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

    ②用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7. 除去相关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

    A

    CuO

    Al2O3

    NaOH溶液

    过滤

    B

    FeCl2

    FeCl3

    通Cl2

    ___________

    C

    SiO2

    MgO

    HF溶液

    过滤

    D

    H2S

    CO2

    浓硫酸

    洗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8. 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

    ①铝合金是负极     ②海水是电解质溶液    ③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9. (2017高一下·淮北期中)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条件下,已知 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2S B . 已知Mg加入CuSO4 溶液中 Mg+ Cu2+= Cu + Mg2+ , 推测 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 + Cu2+= Cu+2Na C . 加热条件下,已知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只生成SO2 , 推测足量铝与浓硫酸反应也只生成SO2 D . 已知足量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2 , 推测点燃时足量Fe与Cl2反应生成FeCl2
  • 11. (2021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中,负极反应式为b-2e-=b2+;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a比d反应剧烈;又知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离子反应:c2++d=d2++c,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dcab B . dabc C . dbac D . badc
  • 12. 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在自然界只有游离态 B . 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脱硫 C . 硫具有弱氧化性,和变价金属反应,通常将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D . 硫化氢溶于水得到氢硫酸,氢硫酸是弱酸,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 13.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   )
    A .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醋酸与NH4HCO3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H=CO2↑+H2O
  • 14. 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碳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的生成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与碳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B . 验证产物的符合题意连接顺序可能为Ⅰ→Ⅳ→Ⅲ→Ⅱ C . 装置Ⅱ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左右品红溶液的作用不相同 D . 若连接顺序为Ⅰ→Ⅱ→Ⅲ→Ⅳ,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CO2
  • 1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氨水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SO2+OH= B . NH4Cl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加热: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C .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H2O+CO2=CaCO3↓+2H D . 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制Cl2:MnO2+4H+2Cl Mn2+Cl2↑+2H2O
  • 16. 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内的某一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t1时,Y的浓度是X的浓度的2倍 B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2Y C . t2时,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D . t3时,X、Y的量不再变化,化学反应停止了,正、逆反应速率为零
  • 17. 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 . 若A为铁,则室温下A不会在X中溶解,不发生反应 C . 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 . 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400~500℃、常压、使用催化剂
  • 18. 凭借清洁、储量大、能量转换率高、运行稳定等优势,氢能被现代工业视为最理想、潜力最大的新能源。2020 年上海进博会展览中,诸多氢能源汽车纷纷亮相。氢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某种氢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池每消耗 11.2L氢气,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NA B . a 处通入的是氧气 C . 右侧电极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D . 右侧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 19.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a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B . 图b分离SiO2和NH4Cl C . 图c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D . 图d实验室制取NH3
  • 20.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下列的(   )

    A . 亚硫酸钠溶液、氯气 B . 水、一氧化氮 C . 水、二氧化氮 D .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二、实验题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 (1) A发生装置N元素的化合价是,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否”)。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来制取氨气

      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完成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实验(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如图装置代替上述A装置来完成实验,装置中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a.浓氨水

      b.浓氨水与CaO

      c.NH4Cl与Ca(OH)2

    2. (2) 用5.35 g 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L。(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 g/mol)
    3. (3) 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原因是
    4. (4) 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 (5) 若收集一集气瓶氨气,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6. (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性质填序号。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7. (7) 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氨气体现(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三、原理综合题
  • 22. 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1. (1) I. H2+Cl2=2HCl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根据如图填写下表:

      化学键

      断裂或形成1mol化学键时能量变化

      反应中能量变化

      Cl-Cl

      吸收243kJ

      共吸收679kJ

      H-H

      吸收436kJ

      H-Cl

      放出431kJ

      共放出kJ

      ②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 (2) 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粗硅冶炼:(a)SiO2+2C Si+2CO↑;

      精炼硅:(b)Si+3HCl SiHCl3+H2

      (c)SiHCl3+H2 Si+3HCl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反应,(b)是反应;(c)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反应(b)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3. (3) II.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电解质溶液是

      ②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③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生成银g。

四、填空题
  • 23. 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与图2中M对应的物质是;N对应的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X与Y能发生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3) Na2SO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
    4. (4) 硫酸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脱水剂、吸水剂。氧化剂和催化剂等。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做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

      方案甲: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Cu→CuSO4

      方案乙:由Cu→CuO→CuSO4

      ①方案甲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性。

      ②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 24. 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可逆反应的A、B气态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可得: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降低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
    3. (3) 第4min时,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填“>”“<”“=”)v
    4. (4) 0~4min内,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min)。
    5. (5) 能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 .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 混合气体中A的浓度不再改变 C . 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D . c(A)=c(B)
    6. (6)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约为
    7. (7) 反应达到平衡,此时体系内压强与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