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压力 压强 /4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二章第四节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1-07-29 浏览次数: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龙湾模拟) 下列实验不能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覆杯实验水不会流出 B . 向两个杯子中间吹气乒乓球移到杯口中间 C . 往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下落 D . 往下吹气两张纸合拢
  • 2. (2020八上·温州期末) 如图,用玻璃管B对着玻璃管A的上方吹气,烧杯中的水就会从玻璃管A中飞出。下列现象涉及的原理与该实验原理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0八上·吴兴期末) 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B . 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 C . 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大 D . 应用: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如右图)
  • 4. (2020八上·余杭期末) 兴趣小组用上图装置研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将吹风机对准喇叭管上端管口向下吹风,在三个水平粗细相同的玻璃管右端口处同时释放相同规格的乒乓球,哪个小球最先到达(   )

    A . A球 B . B球 C . C球 D . 同时到达
  • 5. (2021·鹿城模拟) 澳大利亚库伯佩地是一座位于沙漠中的地下小镇,小镇房屋建于地下,所有的房间都有垂直井进行通风。若地面的风向水平向右,则下列表示垂直井中风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1·吴兴模拟) 某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将吹风机对准竖管上端向下吹风,在3个相同的水平玻璃管右端口处同时放置相同规格的乒乓球,某时刻乒乓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此实验原理与高压锅工作原理相同 B . 三个玻璃管的左端口处,C处压强最小 C . 增大吹风机的风速,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 D . 增大水平玻璃管的直径,乒乓球向左移动更明显
  • 7. (2020八上·西湖期末) 下列教材中的插图,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列车站台的安全线 B . 飘出的窗帘 C . 用力向两张纸吹气    D . 吸尘器清洁地面
  • 8. (2020八上·滨江期末) 浙江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 . 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 . 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 . 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 9. (2020八上·拱墅月考) 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战斗机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飞机可以停在空中 B . 气流偏导器的作用、给车身较大压力,加大了与地面摩擦 C . 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的原因 D . 当气流经过化油器上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到气流中,变成雾状
  • 10. (2020八上·缙云期末) 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据图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以防危险 B . 图乙,气流偏导器可给车身增大压力而加大车与地面摩擦 C . 图丙,气流经过化油器窄小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出成雾 D . 图丁,战斗机因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使飞机悬停在空中
  • 11. (2020八上·江北月考) 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A . 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B . C919客机升空 C . 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D . 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 12. (2020八上·余杭月考) 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 . 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 . 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 . 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 . 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 13. (2020八上·杭州月考) 下面是有关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在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取两张白纸,使其平行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相互远离 B . 图乙,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的主要原因是空气的浮力 C . 图乙,飞机前进时,机翼把气流分为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小于机翼下方气流速度 D . 图丙,小汽车的外形类于飞机机翼,当一辆飞奔的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 14.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能有风通过的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小滨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个弹簧测力计,然后再接通电风扇对着机翼吹风,如图所示,下列该同学对实验结果所做的猜想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增大,B的示数减小 B .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减小,B的示数增大 C .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增大 D .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
  • 16. (2020八上·滨江月考) 在“大气压强”这一节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系列有趣实验。其中能用流速与压强之间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牛奶盒的变化 B . 掉不下来的乒乓球 C . 瓶中取袋 D . 覆杯实验
  • 17. (2020八上·滨江期中) 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 . 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 . 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 . 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 . 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 18. (2020八上·温岭期中) 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 . 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 . 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 . 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 19. (2020八上·拱墅期中) 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20八上·杭州期中) 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中1、2、3三条径迹分别表示上旋球(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转球中的哪一种 (        )

    A . 上旋球、下旋球、不转球 B . 不转球、下旋球、上旋球 C . 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 D . 下旋球、不转球、上旋球
二、填空题
  • 21. (2020八上·西湖期末) 小金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打开天窗,其它车窗关闭,空气通过天窗流动的方向是(选填“车内→车外”或“车外→车内”),原因是。为防止车轮打滑,小金想在汽车尾部装上尾翼,其剖面如图乙、丙所示,则尾翼安装方向应是图所示。

  • 22. (2020八上·西湖月考) 轿车已进入百姓家庭,大多数轿车外形的纵截面呈“流线型”。
    1. (1) 这样的设计有何优点?
    2. (2) 这样形状的轿车高速行驶时,轿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快还是下方的空气流速快
    3. (3) 这样形状的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出现“发飘”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 23. (2020八上·婺城期中) 如图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电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更安全等特点。工作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缝隙高速吹出,夹带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圆环空腔正面风速背面风速,风扇正常运行时,圆环空腔正面气体压强背面气体压强。

  • 24. (2020八上·镇海期中) 暑假即将来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同学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流速,压强,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
  • 25.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初二年级公开课的时候第一组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 看到的现象是,原因是;另一组同学看到第一组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 26. (2020八上·嘉兴期中)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根据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两只乒乓球
    2. (2) 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7. 当在原本密封的高速行驶的车内吸烟的人,打开身边的车窗时,烟雾会向(选填“车内”或“车外”)飘去,这是由于车外的空气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车外的气压造成的。
  • 28. 小明坐在汽车上,汽车行驶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向(选填“车内”或“车外”)飘动;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
  • 29. 有一种家庭使用的淋浴器,设备很简单,设计却很巧妙,如图甲所示。淋浴器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是冷水口,一个是热水口,冷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热水口的管道很细,插在热水壶或热水瓶里。使用的时候,拧开自来水龙头,热水会自动向上流,冷水、热水混合后,从喷头里喷出适宜淋浴的温水。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冷水和热水是通过混合阀混合后变成温水的。混合阀像个三通管,冷水管比较粗,在汇合点附近突然变细。由于出水口狭窄使水流速度(选填“加快”或“减慢”),出水口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壶里的热水在的作用下升到三通管中,与冷水混合后,从喷头喷出。

  • 30. (2020八上·兰溪期中) 小陆同学在课外利用身边的硬币进行了实验,查寻规律: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空气流速V与当地大气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0.5ρV2+P=C;式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
    1. (1) 常量C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的
    2. (2) 若硬币质量为m,则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
    3. (3) 想像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会出现的情况是       
      A . 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 .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 . 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 . 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
三、解答题
  • 31. 如图所示为洛阳桥船型桥墩的示意图,水流在桥墩前一分为二,沿柱面两侧向后流动。

    1. (1) 请写出洛阳桥桥墩被设计成船型的优点。
    2. (2) 请你展开想象,就洛阳桥船型桥墩的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 32. (2020八上·奉化期末) 如今城市拥堵,地铁、地下通道成了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妙招,那如何解决地下H型通道的通风问题呢?同学们设计了道如图甲、乙两种方案,“ ”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方案,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说明理由 。

  • 33. 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

    1. (1) 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我们把这个新的力称为力,方向是
    2. (2) 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

       3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10.5

       7.0

       2.5

       0

       0

      ①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由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顺风、逆风)起飞。

      ②当风速达到30m/s以上,托盘测力计的示数是0,说明了什么?

  • 34. 车展的特技表演会场里,看台上的观众看到一辆蓝色汽车缓慢行驶,平稳地通过单边桥.紧接着,一辆红色汽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快速驶向单边桥,路旁扬起的灰尘被吸向汽车,车一侧的轮子经过单边桥时突然离开地面,靠另一侧轮子“侧立”行驶,随着汽车减速,离地的轮子重新回到地面.请问:

    1. (1) 观众听到汽车轰鸣声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 路旁扬起的灰尘为什么会被吸向汽车?

  • 35. (2018八上·柯桥期中) 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ρv2+p=C(式 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的硬币, 并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给硬币 一个向上的动力。

    1. (1)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
    2. (2) 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币下方空气压强p=
    3. (3) 请推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v=(用ρ、S、m表示)。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1·温州) 离瘪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距离向袋内吹气,塑料袋会鼓起(如图甲)。小明认为塑料袋中的气体都由口中吹出。为了验证猜想,他用瘪塑料袋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A1、A2 , B1、B2和C1、C2

    ②微微张开塑料袋A1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③微微张开塑料袋A2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④换用塑料袋B1、B2和C1、C2 , 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

    吹气方式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嘴贴袋口吹气

    A1中充满气体

    B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2

    C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3

    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A2中充满气体

    B2中充满气体

    C2中充满气体

    1. (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否定小明猜想的实验组别是
    2. (2) 实验中,塑料袋C1中的气体并未充满,如何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体积在C1容积中的占比?
    3. (3) 说明“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能使塑料袋充满气体”的原因:
  • 37. (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 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 (2) 【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①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选填“大”或“小”)。

      ②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选填“增大”或“减小”)。

  • 38. (2020八上·拱墅期末) 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 (2) 【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选填“大”或“小”)。

    3. (3) 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选填“增大”或“减小”)。
  • 39. (2020八上·拱墅月考) 如图所示,密闭小瓶未装满水,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强。现用一根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此时,玻璃管中水柱会(选填“下降”“上升”或“不变”),原因是

五、综合说理题
  • 40. (2020八上·慈溪期中) 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中,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双手轻轻捏住一张纸,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然后沿着纸片的表面用力吹气,纸片被“吹”了起来。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