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克苏姆王国 ②玛雅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
胡椒 | 100万~200万磅 | 300万~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 35万~65万磅 | 70万~100万磅 |
年代 | 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
1870年 | 24 | 45.5 |
1880年 | 36 | 68.8 |
1890年 | 49 | 94.2 |
1900年 | 68 | 118.2 |
上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 ◆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 |
①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③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④确立了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肯定殖民掠夺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抨击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灾难
③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经济部门 | 年份 | 美国 | 联邦德国 | 日本 |
农业 | 1950年 | 12.2% | 23.2% | 50.7% |
1990年 | 2.8% | 5.1% | 7.2% | |
工业 | 1950年 | 34.7% | 42.2% | 22.2% |
1990年 | 25.8% | 40.5% | 33.6% | |
服务业 | 1950年 | 48.9% | 32.4% | 26.6% |
1990年 | 71.4% | 54.4% | 59.2% |
第八编 变化中的世界 第一章 ———— 第一节 波兰:危机与变革 第二节 匈牙利:历史的重负 第三节 民主德国:渴望统一 …… 第二章 苏联的解体 第三章 冷战后的东方世界 第四章 冷战后的西方世界 |
①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②设立丝路基金
③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7世纪之后,茶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行之旅。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对华茶叶贸易专营权,自此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西印度群岛糖业的发展为英国饮茶习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730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发表论文称“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涩之味道,使茶水更为适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肾脏功能”。1774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饮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材料一 “世界史”和“全球史”是人们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两种不同视角。严格意义的“世界史”在人们具备全球性地理知识后就出现了。它以政治、军事和外交为框架,把各区域、国家、民族的历史简单拼凑在一起,近代欧洲的发展使得众多史学家把欧洲视为先进和文明的样板。“全球史”出现于20世纪后半期,是当代全球化趋势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它研究的重点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文明之间的差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倡全面客观地看待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肯定所有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材料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
——摘编自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一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