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A/(mg·L-1) | IBA/(mg·L-1) | ||||
0.1 | 0.2 | 0.3 | 0.4 | 0.5 | |
1.0 | 31 | 63 | 58 | 49 | 41 |
2.0 | 40 | 95 | 76 | 69 | 50 |
3.0 | 37 | 75 | 64 | 54 | 41 |
4.0 | 25 | 35 | 31 | 30 | 25 |
5.0 | 8 | 21 | 12 | 8 | 4 |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方案 | 对照组(光照时数:小时/天,6天) | 实验组(光照时数4小时/天,6天) |
A | 10 | 4≤X<10设置梯度 |
B | 10 | 8≤X<10,10<X≤16设置梯度 |
C | 10 | 10<X≤16设置梯度 |
D | 10 | 10<X≤24设置梯度 |
个体 | 1 | 2 | 3 | 4 | 5 | 6 | 7 |
A抗原抗体 | + | + | - | + | + | - | - |
B抗原抗体 | + | - | + | + | - |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杂交组合 | F1 | F2 |
1 | 甲×乙 | 红色籽粒 |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
2 | 甲×丙 | 红色籽粒 |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和用具:蒸馏水,酶A溶液,甲物质溶液,物质溶液,透析袋(人工合成半透膜),试管,烧杯等为了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提出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请完善该实验设计思路,并写出实验预期结果。
取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若出现结果①:。
结论①: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②:。
结论②: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③:。
结论③: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④:。
结论④: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
样地类型 |
总个体数量(只) |
优势类群(科) |
常见类群数量(科) |
总类群数量(科) |
农田 |
45 |
蜉金龟科、蚁科、步甲科和蠼螋科共4科 |
6 |
10 |
柠条林地 |
38 |
蚁科 |
9 |
10 |
杨树林地 |
51 |
蚁科 |
6 |
7 |
自然恢复草地 |
47 |
平腹蛛科、鳃金龟科、蝼蛄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 |
11 |
15 |
回答下列问题:
秀丽短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中,A的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
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
存活率(%) |
基因1 |
基因2 |
基因3 |
基因4 |
基因5 |
基因6 |
基因7 |
对照 |
0.04 |
+ |
+ |
+ |
+ |
+ |
+ |
+ |
1 |
0.2 |
+ |
+ |
+ |
+ |
+ |
+ |
- |
2 |
3.8 |
+ |
+ |
+ |
- |
+ |
+ |
- |
3 |
5.8 |
+ |
+ |
+ |
- |
- |
+ |
- |
4 |
23. 1 |
+ |
+ |
+ |
+ |
- |
- |
- |
5 |
27.2 |
+ |
+ |
+ |
+ |
- |
- |
- |
6 |
27.3 |
+ |
+ |
+ |
- |
+ |
- |
- |
7 |
28.9 |
+ |
+ |
+ |
- |
- |
- |
- |
8 |
31.3 |
+ |
+ |
+ |
+ |
- |
- |
- |
9 |
58.0 |
+ |
+ |
+ |
-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