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 1.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对良渚遗址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良渚遗址考古发现能作为上述结论证据的是(   )
    A . 卞家遗址出土有刻画符号的陶器残片 B . 茅山遗址出土分体式石犁 C . 莫角山西边出土碳化稻谷标本 D . 反山王陵区第十二号墓出土玉琮王
  • 2.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2019 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 B . 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 . 能印证《史记》中商朝的记载 D . 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 3.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 .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 国家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C . 以分封构架国家管理地方形式 D .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 4.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有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
    A . 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 .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 . 商鞅奢侈浪费 D . 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 5.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众多的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这反映了( )
    A . 中原文化中心地位 B . 诸侯纷争 C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 百家争鸣
  • 6.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
    A .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B .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C .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7.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 2000 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 . B . 非攻 C . 无为而治 D . 以法治国
  • 8.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古代某政治家曾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罚必行,罚必当”。据此,该政治家最可能属于(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9.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代指的措施是(   )
    A . 实行推恩令 B . 设置丞相 C . 设立御史大夫 D . 推行郡国并行
  • 10.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

    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北齐文士所坐的胡床

    A . 国家统一 B . 政权并立 C . 民族交融 D . 江南开发
  • 11.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称,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B .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 . 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 12. (2024高三上·丰南月考)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 13.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一事,文献中有不同记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旧唐书·高祖本纪》

    617 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刘劝李举义兵

    《旧唐书·宇文士及传》

    613 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

    《旧唐书·夏侯端传》

    616 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李渊听后“深然其言”

    A . 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B . 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C . 《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需进一步考证 D . 《旧唐书》作者与李渊不是同一时代,所记载内容绝对不可信
  • 14.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B .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C .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 15. (2023高三下·定远开学考)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 .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 16. (2022高一上·榆林月考) 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
    A . 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 . 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 . 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 . 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
  • 17.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北宋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
    A .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 .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 .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 .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 18. (2024高一下·曲靖月考) 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   )
    A . 科举制的发展 B . 门阀政治消失 C . 地方割据的结束 D . 中央集权加强
  • 19.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元朝的行省辖区广阔,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长官就不能更改赋税和调动军队。据此可知,行省制的设置(   )
    A . 削弱了中央集权 B . 消除了割据隐患 C . 完善了对地方的管控 D .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 20.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真颜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
    A . 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 . 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 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 . 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 21.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   )
    A . 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 B . 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C . 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D . 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
  • 22.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舆服制度是通过服饰识别身份的制度。在《金志》中,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参鉴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这反映了(   )
    A . 服饰的等级化色彩加强 B . 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 . 金宋政治联系得到强化 D . 服饰文化的相互借鉴
  • 23.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 .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 24.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反映了当时(   )
    A .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B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25.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在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的参与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疗效。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
    A . 《神农本草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黄帝内经》 D . 《本草纲目》
  • 26.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朕选儒臣(文官)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武将)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的举措(   )
    A . 派文臣做知州 B . 设“三衙”,收精兵 C .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 27.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汉族 D . 匈奴族
  • 28.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帝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
    A .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 . 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 . 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 . 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 29.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宋元以来,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亦被称为“瓷路”。这反映出中国( )
    A . 瓷器技术高度发展 B . 瓷器外销地位日益重要 C . 丝绸贸易逐渐衰落 D . 瓷器种类增多,产量提高
  • 30.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北宋时期,我国古代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边境地区榷场互市贸易的兴起 B . 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的直接推动 C . 外贸税收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D . 国内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的需求
  • 31.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唐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但宋代时,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社会等级观念消除 B . 崇文抑武的特点 C .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 . 门第等级观念变化
  • 32.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当时还出现了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 )
    A . 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 . 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 C . 租佃关系逐步发展 D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33.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有学者认为,宋朝在很多方面具有了近代社会的特征。古代社会是固态的,每个人都被束缚在固定的户籍地,限制在固定的社会等级中;而近代社会则是液态的,流动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宋朝“流动”特征的是( )
    A .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 . 区域间长途贸易繁荣 C .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D . 程朱理学受官方推崇
  • 34.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岳飞在《满江红•写怀》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于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 )
    A . 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 . 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 . 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 . 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
  • 35.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
    A . 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 . 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 . 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 D . 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满分 30 分)
  • 36.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阅读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述示意图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 (2) 综合以上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
  • 37.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 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忆昔》 ----杜甫《春望》(757 年)

    1. (1) 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2) 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
  • 38. (2021高一上·江川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唐代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

    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1. (1) 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