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培养皿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④三角锥形瓶 ⑤接种环 ⑥花蕾
①仅据图1判断 HD不可能是遗传病。
②结合图1和图2推测,当个体的所有H基因中 CAG 重复次数25次时才可能不患病。与Ⅰ-1比较,Ⅱ-1 并未患病,推测该病会伴随呈渐进性发病。
③与Ⅰ-1比较,Ⅱ-1、Ⅱ-3、Ⅱ-4、Ⅱ-5的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均有增加,这表明患者Ⅰ-1在过程中异常H基因中的 CAG 重复次数会增加。
①从可遗传变异类型来看,模型猪发生的变异是。
②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体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中,构建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发育来的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子代F0 , 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③将F0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 , F1再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2。在F0、F1、F2中,更适合作为模型猪的是F2个体,理由是。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在甲培养基上W菌,乙培养基上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培养基上的W菌。
c.接种幽门螺杆菌: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培养观察:在的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实验结果:
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①R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
②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强、弱、相同)。
④从对该种害虫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的幼苗是倍体。
⑤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从中选出抗害虫M的幼苗,该法称为,其优点是。
⑥取上述抗害虫M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后,用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恢复正常,由此获得能正常有性生殖产生下一代的水稻新品种。
⑦若想利用“矮杆、不抗虫”和“高杆、抗虫”两个水稻品种,培育出“矮杆、抗虫”的新品种,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其原理是;若大豆中无针对害虫M的抗性基因,为了让大豆也能具有与上述水稻相同的抗虫基因,最好采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