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

更新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能特异性水解纤维素形成葡萄糖 B . 加酶洗衣粉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C . 脲酶是一类能将尿素分解成铵盐的酶的统称 D . 酶的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或者产物的增加量表示
  • 2.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是(   )
    A . 干扰素 B . 青霉素 C . 白细胞介素 D . 乙肝疫苗
  • 3.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 . 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 . 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 . 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生存,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 . 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 4.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 动物克隆技术说明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 . 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高,分裂能力越强
  • 5.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分离出的微生物需要用鉴别培养基进行鉴定,下列不是鉴别培养基的是(   )
    A . 加入酚红的培养基 B . 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 C . 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 D . 加入纤维素粉的培养基
  • 6.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列有关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   )
    A . 囊胚时期的细胞尚未分化,所有细胞都有发育的全能性 B . 卵裂球的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进行着2N→4N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C . 精子和卵细胞表面有相互识别的糖蛋白 D . 胚胎移植是获得“试管婴儿”的必需技术手段
  • 7.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研人员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
    A . 单倍体、体细胞中有21条染色体 B . 三倍体、体细胞中有21条染色体 C . 三倍体、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D . 单倍体、体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 8.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工种子可以工厂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以节省粮食 B . 胚状体承担的功能是分裂、分化成根、茎、叶 C . 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 D . 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添加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 9.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以下关于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蛋白酶 B . 分离该种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 C . 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 D . 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 10.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5:1)混匀装瓶 B . 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 . 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 D . 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11.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动物新个体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图表示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健康的黄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应用1中获得的良种小牛为雌性,是无性生殖的产物 B . 应用2、3、4所用的受精卵可以不通过人工授精获得 C . 应用3过程中对桑葚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 . 应用4中的组织和器官是通过对胚胎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得到的
  • 12.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若下图表示生物工程操作中某些过程的模式图,请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如果A、B是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可用聚乙二醇(PEG)处理使其融合为C B . 如果上图存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得到的杂交瘤细胞C还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上做二次筛选 C . 如果植物细胞A、B融合为C细胞,长出细胞壁的C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后长成杂种植株 D . 如果A、B分别是优良奶牛的精子和来自卵巢的卵母细胞,则都需要处理后才能完成体外受精
  • 13.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下图为用取自基因型为AaBb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胡萝卜小苗的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b过程是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完成的 B . b→c→d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 C . a→b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来自培养基 D . 通过图示过程获得的许多小苗长成的植株,其基因型、表现型肯定相同
  • 14.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筛选”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工程育种时,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 . 单倍体育种时,需要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组织培养 C . 胚胎移植前,需要对来自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进行质量筛查 D .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从分子水平筛选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二、综合题
  • 15.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
    2. (2) 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选择兰花的作为外植体。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过程。
    3. (3) 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等激素。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
    4. (4) 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答序号)

      ①培养皿 ②培养基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④三角锥形瓶 ⑤接种环 ⑥花蕾

  • 16.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我国首次在全球成功开发出人源化免单抗药物——“注射用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SIM63),该抗体可以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小兔子必须经过才能从其中提取出所需要的淋巴细胞。研究发现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内含有发达的内质网,这与其能的功能相适应。
    2. (2) 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3. (3) 一般情况下,细胞内DNA合成除了主要途径以外还有一条辅助途径,而骨髓瘤细胞没有此辅助途径。DNA合成的主要途径可以被氨基碟呤阻断,加入适量氨基碟呤的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淘汰细胞,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4. (4) 对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5. (5) 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6. (6)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癌症,如果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借助其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 17. (2021·河南开学) 某园林花卉只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外源基因D转入到该植物细胞中,最终获得了能开蓝花的植株。下图为Ti质粒和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以及限制酶1、酶2、酶3的酶切位点。请回答:

    1. (1) 基因D导入农杆菌之前需要用提前处理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Ti质粒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填“能”或“不能”)用来筛选鉴定已经成功导入基因D的农杆菌,原因是
    2. (2) tms、tmr分别表示生长素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若两种基因随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中,可能会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产生影响,若要保留tms、tmr,则需要选择限制酶对Ti质粒和基因D进行切割,若要剔除tms、tmr,则需要选择限制酶对Ti质粒和基因D进行切割。
    3. (3) 研究人员将开白花植株的叶肉细胞和开红花植株的叶肉细胞放入(填“高渗”或“低渗”溶液,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细胞获得了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经聚乙二醇诱导融合后,获得杂种细胞,再采用技术,成功培育出开粉色花的植株。
  • 18.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1. (1) 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 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①仅据图1判断 HD不可能是遗传病。

      ②结合图1和图2推测,当个体的所有H基因中 CAG 重复次数25次时才可能不患病。与Ⅰ-1比较,Ⅱ-1 并未患病,推测该病会伴随呈渐进性发病。

      ③与Ⅰ-1比较,Ⅱ-1、Ⅱ-3、Ⅱ-4、Ⅱ-5的H基因中CAG重复次数均有增加,这表明患者Ⅰ-1在过程中异常H基因中的 CAG 重复次数会增加。

    2. (2) 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药物筛选,HD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含人类突变H基因的模型猪,操作过程如图 3。

      ①从可遗传变异类型来看,模型猪发生的变异是

      ②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体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中,构建重组细胞,再将重组细胞发育来的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子代F0 , 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③将F0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 , F1再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2。在F0、F1、F2中,更适合作为模型猪的是F2个体,理由是

    3. (3) HD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引起异常运动。研究发现,患者神经细胞内亨廷顿蛋白结构异常,在细胞内过度聚集无法被清除。患者神经细胞内结构异常的亨廷顿蛋白无法被清除,可能是在细胞内缺乏。若结构异常的享廷顿蛋白在大脑皮层细胞中积累,会影响其对脊髓的调控,导致全身的肌肉不自主的抽搐,说明神经系统存在调节。
  • 19. (2021高三上·疏附期中)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下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 (1) 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
    2. (2) 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该假设最可能是
    3. (3) 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在甲培养基上W菌,乙培养基上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培养基上的W菌。

      c.接种幽门螺杆菌: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培养观察:在的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实验结果:

      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1. (1)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针对某种害虫M的杀虫剂,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害虫M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  图回答:

      ①R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

      ②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

      ③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强、弱、相同)。

    2. (2) 为了培育对害虫M有抗性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④从对该种害虫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培养成的幼苗是倍体。

      ⑤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从中选出抗害虫M的幼苗,该法称为,其优点是

      ⑥取上述抗害虫M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扩大繁殖后,用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恢复正常,由此获得能正常有性生殖产生下一代的水稻新品种。

      ⑦若想利用“矮杆、不抗虫”和“高杆、抗虫”两个水稻品种,培育出“矮杆、抗虫”的新品种,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其原理是;若大豆中无针对害虫M的抗性基因,为了让大豆也能具有与上述水稻相同的抗虫基因,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