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8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他”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 2. (2023八上·雷州月考)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保持每年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采取的卑劣手段是(    )
    A . 向中国大量出口工业品 B . 减少进口中国物资 C . 停止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D . 向中国走私鸦片
  • 3. (2021八上·揭阳月考)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土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 九龙司 B . 香港岛 C . 台湾 D . 辽东半岛
  • 4.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 . 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B .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C . 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 . 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 5. (2024八上·秦州期末)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 .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 .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6. (2021八上·揭阳月考) 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2023八上·南沙期末) 咸丰帝病逝前朱批“览奏易胜愤怒!”这里从权力和艺术的中心变为残阳下的如烟荒草,进而成为树立在每个国人心中的耻辱图腾。“耻辱图腾”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东交民巷被辟为使馆界 C . 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D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 8. (2024八上·潮南月考)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为而我们中国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清政府条约”是指(    )
    A . 《南京条约》 B . 《望厦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北京条约》
  • 9. (2021八上·揭阳月考) “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 ‘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法国 D . 俄国
  • 10. (2023八上·雷州月考)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 (2023八上·雷州月考) 某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 . 平均分配土地 B . 产品上交国库 C . 建立民主政治 D . 兴办新式学校
  • 12. (2021八上·揭阳月考) 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是(     )

    A . 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 . 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 . 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 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 13.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 .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 .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 .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14. (2023八上·雷州月考)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绞杀
  • 15.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为了应变时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

    A . 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 . 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 . 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 . 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 16. (2021八上·揭阳月考)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诏书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1八上·揭阳月考)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广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护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 . 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 . 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 . 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8.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如图的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内战烽火 C . 近代化探索 D . 变法与革新
  • 19.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图所示,()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0.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以下是江南制造总局大事记(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江南制造总局(    )

    日期

    大事

    1865年

    李鸿章筹措经费54万余两,购买美国商人的旗记铁厂,并从美国买回机器,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7年

    迁址扩建,设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等,每天生产毛瑟枪杆15支,12磅开花弹100发;附设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1898年

    设立工艺学堂,学生学习机械、化学等

    1905年

    仿造德国克虏伯式山炮成功

    ①是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②培养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人才

    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被停办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1. (2023八上·中山月考)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 维新变法的成效
  • 22. (2021八上·阿荣旗期末)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    )
    A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23. (2021八上·揭阳月考) 清末,清政府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若现在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
    A . 丰岛海域 B . 威海卫海域 C . 旅顺海域 D . 大东沟海域
  • 24. (2021八上·揭阳月考)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25. (2023八上·城阳月考)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
    A . 《中外纪闻》《湘学报》 B . 《时务报》《国闻报》 C . 《洲学报》《知新报》 D . 《天演论》《变法通议》
  • 26. (2021八上·揭阳月考) “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慈禧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造成清王朝民族抵抗意识全部丧失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7. (2021八上·揭阳月考) 在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番话主要是由于(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尼布楚条约》签订 C . 《马关条约》签订 D . 《辛丑条约》签订
  • 28. (2021八上·揭阳月考) 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清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 .   西方记者的报道夸大其词,目的是想推卸责任 B . 西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 C . 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 . 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 29. (2021八上·揭阳月考) 以下不属于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一项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汉阳铁厂
  • 30. (2021八上·揭阳月考) 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 . 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 . 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 . 北京驻扎有外国军队 D . 北京东交民巷居住着许多北京居民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31. (2021八上·揭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爆发前,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要。在中国禁烟后,英国政府发动了要战争。

    材料二: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四: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4. (4) 根据材料四,为三幅图片起一个准确的标题。
  • 32. (2021八上·揭阳月考)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义》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哪个阶级的主张?针对这种思想,这个阶级开展了什么运动?
    2. (2) 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两位代表人物是谁?
    3. (3)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
    4. (4) 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 33. (2021八上·揭阳月考) 铁路在中国己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第三条铁路是1881年由中国人在开平煤矿修建的,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区),长9.7公里,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这是一条最早由中国自己经营的铁路,对解决运煤问题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却遭到了清政府中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大吵大嚷,说火车惊扰得“山川之神不安”;并攻击铁路的机车声震动了清皇室的东陵等。因此,一度出现由骡马拉火车的“马车铁路”,最后几经周折,方重新使用机车牵引。——摘编自郝赢《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乃涉及国家安全矣。”在《建国方略》(写于1917-1919年)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材料三:从40年前的追赶者到今天的领跑者,中国铁路有信心和能力继续领跑时代前列,未来的中国铁路也必将会引领着世界铁路走向一个更高水平。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网,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自郑长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胥铁路是中国近代哪一运动的产物?并说出近代史上唐胥铁路的作用。该铁路的修建遭到清政府顽固派的反对,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材料二中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主张修筑“高原铁路系统”的原因是什么?修筑“高原铁路系统”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哪一思想?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 (4) 中国铁路变迁给我们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