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有学者指出,周代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君主的地位与权力,其余诸子只能另立宗室。尽管在隶属关系上,“君有合族之道”,但是,仅就君主的公室而言,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制(   )
    A .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 促进了宗族团结 C . 维护了王室权威 D . 确立了等级秩序
  • 2. (2022高一上·红河月考)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

    大墓              小墓               乱葬坑

    A . 社会等级森严 B .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 . 神权色彩浓厚 D . 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 3.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      )
    A . 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 B . 诸侯争端有效解决 C . 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 D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4. (2024高二下·于都月考)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 B . 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 C . 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 D . 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 5.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      )
    A . 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 B . 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 C . 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 D . 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
  • 6.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如表是唐朝后期南北户数升降比较表,表中数据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36.52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63.4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65.73

    100

    A . 安史之乱造成社会动荡 B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 北民南迁促进南方发展 D . 两税法取代租调制
  • 7.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唐代初期釆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
    A . 客观上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B . 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 . 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 . 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 8. (2021高一上·肇州月考)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材料中“此制”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 形成了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     B . 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 C . 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 D . 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下的需要
  • 9.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图4)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图5)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农耕经济的发展 B . 审美水平的提升 C . 政局的相对安定 D . 社会思想的变动
  • 10.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      )
    A . 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 B . 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C .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D . 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
  • 11. (2023高一上·钦南月考) 董仲舒认为德治与刑罚在治理国家时如同四季有寒也有暑,统治者应该“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董仲舒意在强调治国应(      )
    A . 通过道德教化民众 B . 实行大一统统治 C . 稳固儒学独尊地位 D . 法治与教化并重
  • 12.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

    理由一

    宋代婚姻固然看重家世阀阅,但不看重嫁妆(钱财)

    理由二

    中书门下和尚书省都是唐代机构,不可能出现在宋朝

    理由三

    买卖宅地行为在宋朝基本不受政府干预

    理由四

    在理学受到官方尊崇的时代,寡妇再嫁基本不可能,况官宦人家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 13.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王安石变法后,政府以累积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业与品行为参考,将太学学生中的上舍生划分为三等。其中,上等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中等生可以免除科举预考,直接参加最终的殿试;下等生可以获得“取解”(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等等。政府对上舍生的这一做法 (   )
    A . 有利于防止懒散学风 B . 开创了太学体制 C . 有效杜绝了官场腐败 D . 否定了科举取士
  • 14. (2022高一上·海林月考)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
    A . 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 . 淡泊名利,无为而治 C .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 . 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 16. (2024高二下·青岛期中)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C .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 .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二、非选择题(17题15分,18题13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
  • 17.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郡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据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等整理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主要演变。据材料分析指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 18.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削弱相权,请予以描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 19.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辽、西夏、金的制度建设

    西夏

    辽代官职,分被、南两院,北面治宫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其得宜矣。

    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

    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等官职。

    人庆(四年)1147年,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

    女真初起,其部长曰勃堇,行兵则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

    金太祖定燕(今北京),学习辽南北面官制度。

    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据《辽史》、《宋史.夏国传》、《金史》制作

    1. (1) 比较辽、西夏、金制度的相同之处。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 20. (2021高一上·赣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有人认为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年青时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近代理学家曾国藩说到:“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唐太宗诞号文皇帝),宋之仁宗,元之世租,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摘编自《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拓土的皇帝》

    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两位君主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