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小题,总计2′×35=70分) 
  • 1.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中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广泛,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黄河上游和北方地区。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 . 地域聚集性 B . 区域发展平衡性 C . 多元一体性 D . 连续未有中断性
  • 2.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提出“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观点。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 . 孟子 B . 荀子 C . 墨子 D . 孔子
  • 3.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
    A . 社会大变革 B . 经济的发展 C . 政治制度 D . 统治阶级的提倡
  • 4.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这种治理的方式。我国较早形成了以大一统中央集权郡县制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据此可知,秦朝的这一做法(   ) 
    A .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 扩大了秦朝统治疆域 C . 使我国古代政治文明领先世界 D . 根源于历史文化传统
  • 5.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使(   ) 
    A . 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 B . 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 C . 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成 D . 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
  • 6.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南京历史上曾是多个政权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未定都南京的是(   ) 
    A . 东吴 B . 东晋 C . 东魏 D . 刘宋
  • 7. (2022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 . 北魏民族大交融的发展 B .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 贾思勰是南朝的农学家
  • 8.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
     

     少数民族 

     

     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定都兴庆府,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出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 .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B . 鲜卑、女真、蒙古、匈奴 C . 契丹、吐蕃、女真、满洲 D . 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 9.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下边地图的形势主要反映的是(   )

    A . 隋末农民起义 B . 唐代藩镇割据 C . 唐末农民起义 D . 元末农民起义
  • 10. (2020高一上·运城期中)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 (    )
    A .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 B .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 . 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D . 宰相制度日益完善
  • 11.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设立有效的地方体制”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 . 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 C .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 . 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 12.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以下有关中国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唐蕃以和亲与会盟形式维护友好关系 B .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事务 C . 明朝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理乌思藏 D . 清朝以法律形式落实对西藏的管辖权
  • 13.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的现象。这表明( )
    A .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 . 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 . 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D . 新型经营方式已出现
  • 14.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嘉庆发布该上谕的目的是(   ) 
    A . 协调军机处与其它部门的关系 B . 扩大军机处权力 C . 限制军机处的权力 D . 准备废除军机处
  • 15. (2023高一上·密云期末)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④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有思想家认为:“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该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董仲舒 C . 朱熹 D . 王守仁
  • 17.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   )
    A . 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 B . 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C . 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
  • 18.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钻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能体现家国情怀的有(   ) 
    A . 心即理也,知行合一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D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20.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清末新政 D . 辛亥革命
  • 21.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22.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以洋布为例,19世纪70年代“手织土布的售价较高;因而贫苦人便不得不买便宜的但并不耐用的洋布了”。90年代,则“迄今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这一变化表明(   ) 
    A . 机制产品因不耐用而不受欢迎 B . 传统生活思想观念不断变化 C . 传统手工业产品完全退出市场 D . 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 23.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 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裁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A .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 .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 24.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202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70周年,它在后期曾颁布文件,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这个文件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海国图志》 C . 《资政新篇》 D . 《瀛寰志略》
  • 25. (2022高一上·宾县期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林则徐誓言:“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 .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 26.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 
    A . 买办资产阶级 B . 官僚资产阶级 C . 民族资产阶级 D . 城市小资产阶级
  • 27.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主主义 D . 民生主义
  • 28.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历史记录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毛泽东问陈独秀、李大钊:“先生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落后的传统文化吗?”陈独秀:“当然不是”。毛泽东又问“那先生为什么要大力批判传统文化?”陈独秀说:“因为有的人把传统文化当做治国救国的指导思想”。他们的谈论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 . 有利于反思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B . 为科学理论的到来开辟新天地 C . 培养具有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新青年 D . 探寻救国救民的民主革命道路
  • 29.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诞生   ③国民革命军北伐   ④武昌起义 

    A . ④①②③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③①
  • 30.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 
    A . 国民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 31.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以这次“合作”为基础的革命运动(   ) 
    A .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D . 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 32. (2023高二下·百色期末) 自1918年起,新文化运动的诸多骨干投到宣传和研究之中,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不少团体:李大钊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这些团体的成立(   ) 
    A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 标志新文化开始中西文化交锋 C . 适应了深化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D . 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33.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便分裂成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再加上当地的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断增大,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这一状况根源于(  ) 
    A . 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 .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 . 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 D . 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 34.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 . 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 . 提出了由土地革命转向国民革命方针 D . 决定立即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
  • 35.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出席这次会议的“除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外,还有共产国际代表,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的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 .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 . 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 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D .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题6小问,共计30分) 
  • 36.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延续发展。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图示) 

             
     

     

     
     

     

     
     

     图1    金 南宋 西夏对峙图 

     
     

     图2    元朝形势图 

     
    1. (1) 结合所学,说一说远古时期在今天的北京附近有哪些著名古人类?这些古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2. (2) 北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呼,指出材料图1、图2中的“1和2”所标识的地点在当时各自名称是什么(顺序不能颠倒)?图1中金在治理国家时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本民族的管理系统,请指出该管理系统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内容?  
    3. (3) 材料中图2所示朝代,在管理地方上,采取了怎样的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37. (2021高一上·尖山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深度改编)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 (1) 根据材料一的观点,为什么说“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说明?(至少答出3个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四件晚清时期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3. (3) 依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上升”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