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的北魏 |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 |
A |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 |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
B |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
C | 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 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
D | 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 发动对南朝的征讨 |
①社会关系出现了近代化转变 ②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③广大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剥削 ④社会矛盾得到了有效缓和
国家 | 重大措施 |
美国 | 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俄国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
普鲁士 | 宰相俾斯麦促成南德诸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合并 |
日本 | 明治天皇颁布“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法令 |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制定明治宪法
记载 | 来源 | 时期 |
⒈太宗虬须;⒉太宗令术士造延年药 | 《酉阳杂俎》 | 中晚唐时期 |
⒈太宗生日时感思父母;⒉太宗焚毯以自诫 | 《封氏闻见记》 | 唐代 |
太宗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唐摭言》 | 唐末 |
记录了“虬须壮冠,人号“髭圣””的奇异外貌 | 《清异录》 | 北宋 |
以“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的天象来强化李世民的天命之主,从而为玄武门事件提供了正当理由 | 《邵氏闻见后录》 | 南宋 |
①都是教育家 ②都提倡中庸之道 ③都主张民主政治 ④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
①创办自己的学校 ②提倡因材施教 ③维护奴隶制度 ④对于中庸侧重于哲学思考
① |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他。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
② |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
③ | 他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 |
①反对黑人奴隶制度 ②同情社会底层 ③关心社会发展 ④重视教育
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三: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孔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材料:1834年,英国国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主要内容有: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严格禁止对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济贫院之外救济,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所有的受救济贫民必须被关进济贫院或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受助者必须接受三个苛刻条件:承认接受救济是不体面的、个人的人生自由要受到限制、失去政治权利。
——据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等
材料 李善兰(1811—1882)近代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少年时期就接触了《九章算术》,并自学了《几何原本》前六卷。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认识到:“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1845年,李善兰创造“尖锥术”,在对传统数学垛积术进行研究中,得出了国际著名的“李善兰恒等式”。后又同汉学家艾约瑟合作翻译《重学》,首次介绍牛顿三大定律,与伟烈亚力合译的《代微积拾级》,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微积分教科书,与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将“日心说”在中国传播开来。1861年秋,曾国藩筹建安庆军械所,将他“聘入戎幄,兼主书局”。几年后,又资助他出版《则古昔斋算学》。晚年,李善兰任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开展数学教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