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 1.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 . 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B . 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C . 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D . 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 2. (2022高二下·汉滨期末)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

    A . 均田制 B . 三长制 C . 租调制 D . 汉化政策
  • 3.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

    改革前的北魏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B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C

    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D

    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发动对南朝的征讨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农业生产恢复 C . 社会分工扩大 D . 民族交融加强
  • 5.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南宋浙东学派强调经世致用,主张积极改革时政。他们却否定王安石采用国家经营生产和贸易方式扩大财政收入的理财方法,尤其反对青苗法、均输法和市易法。这反映了( )
    A . 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自由的要求 B .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 C . 理学思想不再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 . 社会结构变化影响国家政策制定
  • 6.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北宋时期,王安石曾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太学生每人专攻一经,由主讲官定时考试,学生凭学业和德行由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每经成绩优异的前两名可以担任学正、学录、学谕等教导职事,称“职事生员”;上舍生学行优异者,委主判官,中书考察,即可特恩补官。这些做法( )
    A . 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B . 贯通了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C . 培养了务实的官员 D . 解决了科举取士的种种弊端
  • 7. (2022高二上·肥东月考) 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 B . 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C . 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 D . 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
  • 8.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学者黄仁宇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新法之重点,无非加速金融经济,使财政商业化……王安石新法用经济最前进的部门做财政的基础,技术上不能与大多数的小自耕农的低层机构融合,所以收效甚微。”据此可知,黄仁宇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 . 变法指导思想背离统治需要 C . 忽视了客观经济基础 D . 组织变法的机构不够健全
  • 9.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近代俄国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革,第一-次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还有一次是斯托雷平改革。后者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 . 废除了存在已久的农奴制 B . 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C . 破坏了村社的土地公有制 D . 成为了十月革命的导火线
  • 10.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1861年8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波尔塔瓦对村长们说:“风传你们等待着其他的自由,除了我给予你们的那种自由外,不可能再有别的自由了。”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俄国(   )

    ①社会关系出现了近代化转变          ②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③广大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剥削          ④社会矛盾得到了有效缓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1.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
    A . 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 . 农民需用高价购买份地 C . 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 . 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 12.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 .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B .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 . 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 . 废除了贵族特权
  • 13. (2021高一下·麻城期中) 明治维新期间,大久保利通说:“太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有赖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在于人民是否勤勉于工业。”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建立近代化军队 C . 大力发展教育 D . 推行“殖产兴业”
  • 14.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表是19世纪六七年代美俄等国的相关史事。据此可知( )

    国家

    重大措施

    美国

    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普鲁士

    宰相俾斯麦促成南德诸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合并

    日本

    明治天皇颁布“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等法令

    A .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趋同 B . 各国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C . 国家元首享有立法大权 D . 深化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
  • 15.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面对欧美列强要求开埠通商的压力,德川幕府多次派出留学生,引进欧美技术,但奉行避战缔约政策。明治政府加快了向欧洲学习的步伐,提出“挽回国威”的目标,并强调不平等条约应予修改。这表明日本向西方学习( )
    A . 存在着全盘西化的倾向 B . 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 C . 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D . 具有计划性与策略性
  • 16. (2022高一下·北流月考)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制定明治宪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不同于中国的清朝时期,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具有多元化,商人阶级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和更强的经济实力,日本的军人处于社会的最高层。这就意味着日本拥有一个比中国文人阶层更容易受西方军事技术影响、并对此反应更迅速的统治阶层。在此基础上日本推行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运动”。由此推测( )
    A . 明治维新有更广泛的基础 B . 日本军人主导了明治维新 C . 全盘西化使日本势力上升 D . 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18.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研究证实中国的政治学科发端于1899年,发轫之初的中国政治学研究以国家理论、宪法理论和制度理论为核心,人权、自由、民主等内容很少涉及。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
    A . 由器物到制度的学习西方之路 B . 学科设立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 . 学科研究与社会现状密切相关 D . 大学的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 19.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然以数千年前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段资料最有可能出自( )
    A . 洋务派大臣请更风俗的奏折 B . 康有为等请革服饰以开风气的奏稿 C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易服法令 D . 新文化运动时批判礼教的报刊文章
  • 20.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改革家通过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付出沉重代价。商鞅被车裂,王安石罢官归隐,六君子戊戌喋血,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改革措施不当,不得民心 B . 改革时机不成熟,用人不当 C .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D .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触动旧势力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 21.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
    A . 春秋战国 B . 秦朝 C . 汉朝 D . 唐朝
  • 22.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此举( )
    A . 实践了“春秋大一统”理念 B . 推动了青铜文明走向辉煌 C . 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 D . 有效抑制农民起义的发生
  • 23. (2021高三上·榆树月考)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 )
    A . 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 B . 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 C . 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域 D . 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
  • 24.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太宗初践咋,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 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诏勋贤三品以上 子孙为弘文学生。”《贞观政要》中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唐太宗(   )
    A . 虚心纳谏 B . 重视文化 C . 破格用人 D . 勤于政事
  • 25.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表是唐宋历史笔记中对唐太宗李世民形象的叙述,由此可见( )

    记载

    来源

    时期

    ⒈太宗虬须;⒉太宗令术士造延年药

    《酉阳杂俎》

    中晚唐时期

    ⒈太宗生日时感思父母;⒉太宗焚毯以自诫

    《封氏闻见记》

    唐代

    太宗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

    唐末

    记录了“虬须壮冠,人号“髭圣””的奇异外貌

    《清异录》

    北宋

    以“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的天象来强化李世民的天命之主,从而为玄武门事件提供了正当理由

    《邵氏闻见后录》

    南宋

    A . 历史笔记所记内容较荒诞,不足为信 B . 历史笔记能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 C . 历史笔记是当时人的记述,史料价值高 D . 笔记情节的形成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
  • 26.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新唐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正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史之国。弄赞(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其,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客室以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的前身红山宫
    ②大昭寺墙壁所绘《文成公主进藏图》艺术再现了上述历史场景
    ③和亲使唐朝与吐蕃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
    ④“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说明了其对汉族文化的认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7.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清圣祖康熙传》中记载:“如粮尽,则取湖滩河朔之米,何虑之有?粮虽尽,朕必啮雪穷追,断不回师。”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康熙帝( )
    A . 平定三藩 B . 收复台湾 C . 抗击沙俄 D . 平定噶尔丹
  • 28. (2021高二下·乌鲁木齐期中) “千古一帝”并非历史学家对古代帝王的严谨评价,但却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所常用。假如你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史学顾问,那么,你会否定下列哪一编导的剧目策划( )
    A . 秦始皇——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纪元 B . 唐太宗——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带入鼎盛时期 C . 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D . 康熙帝——顺势而为,勇立世界历史发展潮头
  • 29.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
    A . 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 . 挥师入关,入主中原 C . 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 . 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 30.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蒜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说明( )
    A . 西方文化已被完仝接受 B . 康熙帝思想保守落后 C . 政治利益决定文化政策 D . 康熙帝实行文化专制
  • 31.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孔子哪一思想( )
    A . 仁者爱人 B . 与而不同 C . 中庸之道 D . 克己复礼
  • 32.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③②①
  • 33.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教育家   ②都提倡中庸之道   ③都主张民主政治  ④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 34.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城邦应由生产者、护国者和统治者三个阶层组成。这三个阶层的人们可通过受教育拥有相应的美德。初等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进行美德的培养,塑造正义的心灵,帮助青年人为履行国家所要求的军事职责做准备;高等教育针对成年人进行,意在选拔国家统治者。这说明柏拉图( )
    A . 继承发展智者学派思想 B . 对直接民主的失望 C . 强调个人绝对服从城邦 D . 力图维护城邦利益
  • 35.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表述中属于他们思想共同点的是(   )

    ①创办自己的学校  ②提倡因材施教  ③维护奴隶制度  ④对于中庸侧重于哲学思考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6.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致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牧渔猎,一种是经商,前者顺乎自然……事属必需,是可以称道的;后者在交易中损害他人的财货以牟取自己的利益……应该受到谴责。”该思想体现了(   )
    A . 古希腊城邦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 . 作者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 . 古希腊城邦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 . 古希腊城邦内部矛盾比较尖锐
  • 37.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是一些知名学者对近代世界某一杰出人物的评价性话语。这些学者评价的是(   )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他。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他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拿破仑 D . 甘地
  • 38.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狡猾而坚定,他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王权神授,不愿在该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1647年,查理一世出逃并发动战争,卷土重来。这次克伦威尔再也没有心慈手软。“克伦威尔再也没有心慈手软”的表现有( )
    ①平定了王党分子的叛乱 ②斩首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③结束了封建王权的统治 ④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39.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 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 B . 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 C . 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 D . 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
  • 40.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在遗嘱里,华盛顿解放了自己的贴身仆人威廉,并供给他30美元的养老金,并命令在其妻玛莎死后解放其他的奴隶,将存在亚历山大银行的股票赠给了一所为穷困儿童和孤儿建立的学校,这说明华盛顿( )

    ①反对黑人奴隶制度   ②同情社会底层   ③关心社会发展   ④重视教育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 41.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政策折射出古人的天下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三: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除具有“中国即世界”的地理特征之外,还浸透着古代中国人由衷的文化优越感和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纳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孔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1. (1) 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治理边疆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并分析这一风格形成的原因。
    3. (3) 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疆域空间,试从开疆拓土的角度,分析总结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巩固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践。②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侧重于思想文明,试分析儒家天下观的演变与新见。(任选1点讨论)
  • 42.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34年,英国国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主要内容有:接受救济的人应给予一种比独立的劳动者低的生活标准。在全国兴建济贫院,严格禁止对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济贫院之外救济,进入济贫院要经过严格审查。所有的受救济贫民必须被关进济贫院或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受助者必须接受三个苛刻条件:承认接受救济是不体面的、个人的人生自由要受到限制、失去政治权利。

    ——据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制度的特点。
    2. (2) 英国的新济贫法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和争论一直没有间断。有历史学家认为新济贫法或其中的部分内容是“残忍的”,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新济贫法是“有益的”。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43. (2021高二下·陕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善兰(1811—1882)近代著名的数学家、翻译家。少年时期就接触了《九章算术》,并自学了《几何原本》前六卷。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认识到:“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1845年,李善兰创造“尖锥术”,在对传统数学垛积术进行研究中,得出了国际著名的“李善兰恒等式”。后又同汉学家艾约瑟合作翻译《重学》,首次介绍牛顿三大定律,与伟烈亚力合译的《代微积拾级》,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微积分教科书,与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将“日心说”在中国传播开来。1861年秋,曾国藩筹建安庆军械所,将他“聘入戎幄,兼主书局”。几年后,又资助他出版《则古昔斋算学》。晚年,李善兰任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开展数学教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李善兰的主要成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善兰取得成就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